智能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据了解,在中国制造业规模庞大、产业工人减少及政策推动下,工业机器人市场发展空间大,预计到 2030 年销量达 70 万台,国产机器人市场占有率超 50%。行业是确定性赛道,竞争激烈且洗牌仍在进行,龙头企业将凸显优势。 调研详情如下: 一、公司基本情况及2024年年度经营情况介绍 二、主要问题与回复 1、公司系统集成业务主要是指什么? 答:系统集成是指通过以工业机器人和自动化生产单元为基础,根据不同客户的实际情况、技术参数和工艺要求,利用机械、电子、控制、工业软件、传感器、人工智能等技术,将机器人、夹具、焊枪、移动装置、变位装置、电气装置等集成为能够实现焊接、机械加工、搬运、码垛、装配、分拣等功能的自动化生产线。公司的系统集成业务主要是由海外子公司为国外汽车主机厂客户如Stellantis集团、大众、宝马等提供系统集成业务及解决方案。 2、2024年公司工业机器人出货情况和下游行业分布? 答:2024年公司工业机器人出货量较上年同期增长超过30%,远高于市场整体增长水平。根据MIR睿工业统计数据,公司2024年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销售台数排名(含所有外资品牌)由2023年的第8位上升到2024年的第6位。从下游行业来看,2024年公司工业机器人出货量的增量主要来自于3C电子和通用工业,其中3C电子占比约30%,通用工业占比超40%。 3、公司产能情况和扩产计划? 答:目前公司产能达到2万台,公司会进一步改良优化和提升产能。基于对未来市场需求以及公司经营发展规划,公司需要为未来发展做好产能储备。公司正在推进建设超级工厂事宜,本项目分期建设,项目一期建成达产预计可实现年产5万台高性能工业机器人,全部建成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10万台高性能工业机器人。 4、公司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情况? 答:目前公司的关键部件国产化率已达到95%以上,其中控制器的自主化率已达99%以上,只有少量元器件会采用进口。 5、请介绍下启智机器人平台? 答:2024年上半年,针对具身智能在智能制造、家居服务等多个领域的巨大应用潜力,公司与国家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芜湖科创基金共同出资,共同设立了启智机器人,着眼机器人系统的智能化与开放性,致力于打造智能机器人通用技术底座。为此,公司与清华大学、启智机器人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分别成立了联合实验室,共同开展具身智能领域感知、决策、规划和控制相关前瞻技术和共性技术平台研究和探索。 6、如何理解公司的智能机器人通用技术底座? 答:智能机器人通用技术底座集成了开发工具链(墨斗IDE集成开发环境)、操作系统(OpenmindOS)及数据采集与处理平台(大衍数据平台)等核心组件,旨在通过提供标准化的开发工具和接口以降低智能机器人开发门槛、复用已有的场景模板和功能模块快速构建新的应用以提高开发效率、并支持多种细分场景应用、生态建设,通过唤醒集成商的开发意识,助力开发者生态形成,推动细分场景的覆盖和创新。 7、请介绍公司人形机器人的研发进展和量产规划。 答:2月28日公司举办了2025年合作伙伴大会,推出了人形机器人第一代样机Yobot W1/R1,后续进一步更新迭代,旨在验证智能机器人通用技术底座,推动通用技术底座的进一步优化,促进智能机器人在更多场景落地应用。公司技术研发重点关注提升机器人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将根据市场的需求和技术研发的进展适时推出适用不同场景的多种形态的智能机器人,并结合具体市场情况再进行量产规划。 8、公司与华为的合作情况? 答:2025年4月10日-11日,华为云生态大会2025在安徽芜湖举办,公司受邀出席大会并在现场与华为云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将携手在具身智能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具体为:一是共同开展具身智能底层技术研发;二是推动智能机器人产品升级;三是加强产业生态合作。 9、公司怎么看待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的竞争格局? 答:在中国制造业具有庞大规模和产业工人逐步减少的大背景下,工业机器人市场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根据高工机器人的市场预测,到203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预计将达到70万台;近年来,工业机器人行业在政策层面也受到了高度重视,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以推动工业机器人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国产机器人市场占有率实现了明显增长,2024年国产机器人品牌市场占有率超过50%。工业机器人行业是一个长期确定性的赛道,因此在确定性的赛道中会出现投资涌入进而竞争加剧的局面。从目前的市场情况看,工业机器人行业的竞争还在持续,行业洗牌仍在进行中。在目前的市场竞争格局下,行业龙头企业将能体现出产品优势,技术优势、市场优势、长期服务能力优势等。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