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突发!今日,亚洲货币延续上周五的涨势,集体向上脉冲!
新台币兑美元今日早盘一度飙涨4.6%至29.64,为2022年6月以来新高。新台币上周五已经创下1983年以来单日最大涨幅,全周累计升值5.5%。
马来西亚菲律宾比索兑美元涨0.3%至55.465,为2024年9月20日以来的最高水平。
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升穿7.20关口,为去年11月以来首次,两个交易日最大涨幅接近900点。
港元连续第二个交易日触及其允许交易区间的强端,盘中一度升至区间上限7.75。
"19个标准差的事件",意味着几乎不可能发生的事情,结果居然真的发生了。
亚洲货币的集体上扬背后,发生了什么事?
综合市场各种观点,背后推升的关键原因包括:
1.随着美国经济衰退概率上升、美元承压,未来利率可能走低;
2.出口商预期美元可能续贬值,开始大举抛售美元;
3.关税议题迎来转机,显著提振了亚洲市场情绪;
4.亚洲经济体基本面向好,如中国五一出行数据刷新历史新高,后续可能注入更多经济增长动能;
5.台寿险公司外汇对冲操作的力度进一步加大。
高盛分析师指出,美元贬值让亚洲出口商持有美元存款的风险和报酬结构出现明显变化,预测人民币、新台币和马来西亚林吉特等亚洲货币会继续升值。
大家一定要抓住高盛话中的一个关键词——“美元贬值”!
没有永远涨的资产,也没有永远跌的资产,美元指数也是如此。
拉一张美元指数的历史走势图可以看出美元指数的牛熊转换期。
大致划分一下:1978年10月-1985年2月是美元指数第一次牛市(历时6.4年),1985年3月-1995年5月30日是美元指数熊市(历时10.2年);
1995年6月-2002年3月美元指数迎来第二次牛市(历时6.75年),2002年4月-2011年4月美元指数进入熊市(历时9年);
2011年4月-2025年5月(历时14.1年),是美元指数的第三次牛市,这期间美元指数最高点出现在2022年10月,最高值点位是112。
如今美元指数已经跌破100关口,最新点位是99.6386,今年累计下跌8%。也就是说我们现在需要高度关注一个问题:
美元指数是不是要开启第三个熊市了?
如果美元指数真的要开启新一轮熊市,这将深刻影响全球的资产配置格局,因为过去14年的美元指数大牛市下,虹吸全球的流动性。
一旦全球共识被颠覆,现状将被毫不留情解构、重塑……
现实情况是,巴菲特直言:自己正在等待一个未来五年抄底的机会。
正如ETF最新文章《暴赚5.5万倍!刚刚,巴菲特最新洞见来了》所提到的:伯克希尔的现金储备增从2024年底的约3340亿美元上升至创纪录的3477亿美元,巴菲特仍在等待合适的投资机会。
这意味着美股今年的暴跌,还是吸引不了巴菲特。
他认为最近这一波美股的下跌不是什么重大波动,相比起过去的崩盘,还不算一场剧烈的熊市。
巴菲特真正担心的是什么?
巴菲特说:
“美国财政政策才是我真正担忧的根源。美国当前的财政决策机制及其背后的政治动机,正在系统性削弱货币价值。货币贬值就像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头顶。”
一则关于欧佩克+6月将增产41.1万桶/日的消息,导致WTI原油周一开盘就大跌5%,布伦特原油跌4.5%,截至发稿跌幅分别收窄至2.9%、2.68%。
布伦特原油六个月价差自2023年12月以来首次转为每桶11美分的正价差,反映出市场供应充足的预期。
这是继5月出人意料地大幅增产后,该联盟连续第二个月加快供应恢复步伐。
曾在欧佩克秘书处任职的Rystad Energy分析师豪尔赫·莱昂表示:
“欧佩克+刚刚向原油市场投下一枚重磅炸弹。沙特此举既是为了惩罚不守规矩的成员,也是为了迎合特朗普希望看到更低油价的愿望。”
华尔街投行也紧急集体下调原油预测目标价。
高盛预测,布伦特原油价格在2025年剩余时间内平均为60美元/桶,2026年为56美元/桶,较此前预期分别下调4.76%、3.45%。
巴克莱将2025年布伦特原油价格预测下调4美元至66美元/桶,将2026年布伦特原油价格预测下调2美元至60美元/桶。
荷兰国际银行预计今年布伦特原油的平均价格将从之前的70美元降至65美元,预计2025年全球石油供给将走向过剩。
目前A股与油资源相关的ETF共有9只,规模最大的两只ETF均是跟踪标普石油天然气上游股票全收益指数的ETF,今年累计跌幅均超14%。
公开资料显示,石油上下游产业链分为勘探-钻井-生产-精炼-储运与运输等环节,涉及6个标普石油天然气上游股票全收益指数主要涉及综合石油天然气、勘探与生产、精炼与营销3个石油子行业,偏重上游行业;
比较特别的是,该指数采用等权重加权的方式,成分股上限4.50%,均衡反映大中小市值公司的表现。
相比黄金,原油本身的交易属性就更强,整体投资难度更高。如今原油行业又迎来一场潜在的酝酿的价格战,后续的波动率会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