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机构疯狂出逃!散户抱团逼空?

2025-05-11 13:06:30
格隆汇
格隆汇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摘要:太猛了!险资继续“扫货”
这场源于关税的突发暴跌,目前跌幅已经被抹平。4月2日-5月9日,纳指涨2.75%,标普500指数涨0.48%。

这轮反弹的主导者并非华尔街机构,反而是勇往直前、大举买入的散户投资者。

大分歧!散户抱团逼空大机构?

自4月7日盘中低点以来,纳斯达克指数已上涨15%。如果接下来几天继续上涨,纳指有望再次进入技术性牛市区间。

美国散户投资者和企业回购成为美股大逆转的强支撑,机构在疯狂出逃。

美国公司在4月份宣布了2338亿美元的回购,这是自1984年有数据以来的第二高金额。这与3月份宣布的391亿美元相比发生了巨大逆转。

年初至今,美股回购公告已达到创纪录的6651亿美元,已超过了2022年创下的5985亿美元的前高点。

散户投资者大举买入美股。根据美国银行的数据,个人投资者已连续21周成为股票净买家,这是有纪录以来最长的连续买入。在过去的4周里,美国银行的私人客户购买了创纪录的20亿美元股票。

美国散户和机构出现大分歧,对冲基金已经卖出了创纪录的15亿美元。美国银行的机构客户已经抛售了27亿美元,这是历史上第二大的金额。

高盛宏观交易员Bobby Molavi表示,如果说1月和2月是充满希望、期待与自负的时期,那么3月和4月则是充满绝望、失望与焦虑,在经历了一系列政策反复、新闻轰炸与市场剧烈波动后,股市又几乎回到了年初的位置;美国家庭储蓄率下降,但股票持仓上升,现金储备正在消耗,部分投向市场;若失业率从4%升至7%-8%,家庭/退休账户的股市持仓转为抛售,需警惕股市的顺风因素变为逆风。

2

知名分析师最新警告!美股反弹结束了

自特朗普宣布暂停部分关税以来,标普500指数今年跌幅收窄至3%,市场定价了对关税缓和的预期。

不过著名分析师发出预警,美股反弹即将结束。

近日,美国银行的首席投资策略师Michael Hartnett警告称,市场对二季度关税缓和预期强烈,投资者“买入预期”推动美股反弹,但随着积极因素被消化,投资者开始“卖出事实”,美股此轮反弹可能已经结束。

美银引用EPFR Global的数据,过去四周约有248亿美元从美国股票市场撤出,创下两年来最高赎回水平。

今年以来,Hartnett一直推荐投资者谨慎对待美股,逢低买入国际股票与黄金。

此前Hartnett认为,过去推动美国市场繁荣的几大支撑“低利率+超30万亿美元全球政策刺激+9%的美国政府赤字+人工智能浪潮”,正在走向消亡。

Hartnett还预测,美元资产持续贬值是最清晰的主题,黄金价格飙升正是这一趋势的明显信号,美元贬值趋势将有利于大宗商品、新兴市场和国际资产(中国科技、欧洲/日本银行)。

这位知名分析师指出,相比于美国以外的市场,美股正处于结构性熊市的后期。

在资产配置上,Hartnett继续维持预期。他认为2025年更倾向于选择债券而非股票,而股票配置上他更倾向于国际股票而非美国股票。

此外,高盛首席全球股票策略师Peter Oppenheimer也发出警告,美股或下跌20%。

他认为,如果美国的经济数据恶化,尤其是美国劳动力市场,市场进一步担忧经济衰退,进而导致美股下跌。

该策略师指出,美国股市已经回到20倍市盈率,估值并不便宜,如果经济衰退导致盈利下跌10%,估值水平也面临下调,那么标普500可能会跌到4600点。如果该事件发生,意味着有20%的下跌空间。

3

太猛了!险资继续“扫货”

险资又出手,再度增持银行股。

5月9日,港交所信息显示,平安人寿于5月6日增持招商银行347.55万股H股,持股比例由11.92%增至12%。

近一年以来,多家保险机构动作频频,不断增持入市。

以平安人寿为例,今年曾两次披露举牌招商银行H股,1月份增持招商银行H股达到5%触发举牌,3月再次发布举牌公告,达到招商银行H股股本的10%。

短时间两次举牌后,平安人寿再度加码,继续增持招商银行H股。

3月26日港交所披露信息显示,平安人寿对招商银行H股的持股比例由10.69%增至11.41%。5月份,该持股比例再度提升至12%。

除招商银行H股之外,自2025年开年以来,中国平安集团及旗下的平安人寿、平安资管等公司持续加仓银行股,增持工商银行、农业银行、邮储银行等银行H股。

截至一季度末,险资合计持股银行市值高达2657.8亿元,位居重仓股首位。

实际上,2024年险资就一直大手笔扫货。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披露,去年险资举牌达到20次,创近4年新高。

在险资等大机构的持续买入下,去年银行板块表现亮眼,2024年银行股板块全年涨42%,涨幅夺得所有行业排名中夺得冠军。

除银行之外,险资举牌的上市公司还集中在基建、环保、能源等传统行业,举牌公司主要特征为主高护城河、稳定的需求端和较为清晰的行业竞争格局,大多有高股息率、高ROE、良好现金流。

此外,险资还青睐于港股,此前中金公司测算今年南向资金流入空间还有约6000亿-8000亿港元,其中保险资金若港股配置占权益投资比例提升至20%,空间约3000-3500亿港元。

5月7日,国家“一揽子金融政策”集中发布,其中多项政策与险资投资有关,包括“进一步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调降保险公司股票投资风险因子”等。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增量政策的发布实施,险资等耐心资本入市的积极性将进一步提升,入市空间进一步扩大,将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

此外,推动完善长周期考核机制也有利于为保险资金长期入市创造稳定条件。一家险资投资负责人表示,长周期考核有利于提升资金对市值波动的容忍度,稳定持仓,长钱长投。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