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嫌侮辱雷军、小米,小米公司告赢了!
5月14日傍晚,小米法务部发文表示,近日就小米公司与自媒体“民之力”(又名“网络一兵”)网络侵权责任纠纷一案,法院作出一审判决。法院认定被告存在侮辱、诽谤行为,侵害了小米公司的名誉权。判令被告删除在抖音、头条、哔哩哔哩、西瓜视频、快手、微信视频号、微信公众号平台账号内发布的侵权内容,发布声明消除给小米公司造成的负面影响,并赔偿小米公司各项损失共计6万元。
小米法务部还晒出了该博主签名的道歉信,该博主表示“这些视频造成公众对雷军先生及小米公司产生负面认知,对雷军先生及小米公司品牌形象均造成了严重的损害。经法院判决认定,我的行为严重地侵犯了雷军先生及小米公司的名誉权,对此我深感愧疚与悔恨!在此,我向雷军先生及小米公司致以我最诚挚的歉意!”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小米法务部在不到两天时间内,晒出的第二例胜诉案件。
5月13日上午,小米集团法务部官微发文称,关于公司诉聚好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商业诋毁一案,小米胜诉并获赔55万元。
小米集团法务部表示,2023年8月31日,法院做出一审判决,法院认为:聚好看公司通过其微博账号“Vidda官方微博”发布侮辱、贬损小米公司的虚假信息和误导性信息,损害了小米公司的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构成商业诋毁。法院判令:聚好看公司在“Vidda 官方微博”账号置顶位置,连续七日刊登声明,消除影响,另赔偿小米公司经济损失及合理开支共计55万元。
近日,小米集团收到法院终审判决,驳回聚好看公司的上诉,维持原判。
正值的雷军和小米的逆风时刻
最近正值的雷军和小米的逆风时刻。
在今年1月,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 CEO 雷军曾分享了他 2025 年的三个愿望,其中一个是“在健身房打卡 100 次”。
3月29日,一辆小米SU7标准版发生严重事故,车辆撞击后起火致3人死亡,引发巨大舆论,雷军的社交媒体随后便停更多日,仅在小米15周年当天简短发声,之后又进入“停更”状态,雷军本人也未再在公开场合露面,雷军的健身打卡便按下了暂停键。
5月10日,雷军恢复了健身打卡,他在个人微博发布动态,也是其停止互动一个多月后的明牌回归。
小米创办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在微博发文称,“过去一个多月,是我创办小米以来最艰难的一段时间,情绪比较低落,取消了一些会议安排和出差计划,也暂停了一段在社交媒体上的互动。过去这几年一直很忙,这段时间反而可以静下心来,仔细思考,确实有一些收获……最近看了很多朋友的留言,特别感动。大家的关心和支持,给了我莫大的信心,让我也逐渐找回前行的勇气和信心,状态开始逐步恢复。”
小米SU7 Ultra车碳纤维前舱盖被爆涉嫌虚假宣传
此外,小米SU7 Ultra车碳纤维前舱盖被爆出涉嫌虚假宣传。
有媒体报道称,该部件宣称的“复刻纽北原型车空气动力学设计”“双风道高效导流散热”等功能,在实际拆解中被证实仅为外观装饰。一位购买SU7 Ultra的车主用鼓风机测试时,前舱盖开孔处的纸巾毫无反应,证明风道设计并未形成有效气流;内部结构与普通铝制机盖无异,既未连接刹车系统散热,也未增加车辆下压力。
争议核心在于,小米官方此前曾多次强调该部件的性能提升价值。例如雷军在直播中明确表示“内部结构完全改变,双风道直接导向轮毂散热”,官网宣传更将其描述为“赛道级散热设计”,甚至宣称“提升刹车散热效率15%”。
面对舆论压力,小米官方于5月7日晚间发布《关于大家关心问题的回答》,首次就碳纤维前舱盖问题致歉,并提出补偿方案,未交付订单可免费改配铝制前舱盖,已提车用户获赠2万积分(约2000元)。
但这一方案被车主批为“缺乏诚意”,因为改配需重新排队30周以上,积分价值仅为选装费的4.7%,且未覆盖已提车用户的退车诉求。更关键的是,小米始终未承认虚假宣传,仅称 “信息表达不够清晰”,进一步激化了矛盾。
有车主组建维权群,要求无损退车并启动集体诉讼程序,部分车主已委托律师团队推进法律追责。
5月14日下午,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最新更改了微博设置,现在只允许关注100天以上的粉丝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