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业迎来新一轮增长周期,多重利好因素共振推动行情持续升温。近期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双方大幅降低关税水平。这一政策变化直接激活了前期遇冷的美线航运市场。
国航远洋等龙头股表现强势,4天内股价翻倍。该公司表示,全球经济温和复苏背景下,国际海运市场需求呈现稳健增长态势。公司外贸航线覆盖已拓展至欧洲大西洋、澳洲、南北美洲、东南亚、东亚与南亚、非洲等多个区域,运力规模也在持续增长。航运产业链上的南京港、宁波海运、宁波远洋、连云港等个股纷纷连续涨停,成为市场焦点。
这波航运板块行情背后有多重驱动因素。首先是贸易政策转向带来的直接刺激。中美关税下调将直接带动美西、美东航线货量反弹,中金公司预计2025年美线运价提升10%。此外,欧美航线正迎来集装箱发运旺季,市场预期美国供应链库存需求将集中增长,带动货量需求超预期改善。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中美距离遥远,但90天磋商周期足以覆盖海运周期,美国采购商正在迅速行动,增加中美航线订舱量。这一点从物流行业已经能够观察到明显变化。上海最大报关公司欣海报关副总裁汪敏反映,前期暂停出货的客户已开始计划恢复,现在关键是先要拿到舱位才能正常出运。
国际航运巨头也正积极调整策略。马士基公司首席执行官克拉克表示,近两周已将中美航线20%运力移转至其他航线,但贸易紧张局势"降级"会导致"追赶效应","采购订单的大门会重新打开",可以按照客户要求尽快恢复运力。
运价方面,短期内或将大幅走高。Xeneta首席航运分析师桑德表示,发货商势必利用这90天窗口期集中出货,将形成显著的运价上行压力。有分析师预计,短期内中国至美国西海岸航线运价可能攀升20%。而据德鲁里世界集装箱指数显示,全球集装箱运费基准上周已滑落至每40英尺标准集装箱2076美元,是自2023年1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与高点相比下降幅度达到80%,目前正迎来反弹契机。
外贸企业也开始积极布局。上海中昊针织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宝霖表示,就在5月12日下午,公司收到了部分美国客户的通知,要求订舱发货,并重启之前搁置的采购计划。东方国际商业集团总经理金丹艳认为,未来90天"窗口期"内,中美进出口业务将再度繁忙起来,美国批发商库存仅有1个月,下半年将迎来圣诞节等重大节日,三季度是重要的商品订货期和发货窗口。
资本市场也给出了积极反应。道琼斯交通平均指数本周以来上涨超过7%,国际航运巨头马士基和赫伯罗特分别上涨近11%和12.5%。A股市场上,航运相关个股也出现集体上涨,中远海控、宁波远洋等龙头股获得机构增持,市场对行业前景普遍看好。
不过,也有专家提醒,当前的运输热潮可能受时间窗口限制。船队重组和航线恢复需要时间周期,将船只从其他航线调回跨太平洋航线平均需要40-45天,航运公司或将保持谨慎态度。克拉克森研究公司总经理幸月提醒,中美经贸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为航运业参与者提供了信心,但航运业长期基本面趋势仍存在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