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助力普惠金融“深水区”攻坚,商业银行成“主动破局者”

2025-05-16 17:47:42
证券之星
证券之星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2025年,普惠金融的浪潮已经席卷中国金融业的每一寸土地。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发展普惠金融”,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重申“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积极发展普惠金融”的战略部署,再到国务院总理李强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提升金融服务可获得性和便利度”,普惠金融正从政策蓝图加速转化为惠及亿万市场主体的现实图景。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我国普惠小微贷款余额为32.93万亿元,同比增长14.6%,贷款增速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平均增速;普惠小微授信户数超过6000万户,已经覆盖约1/3的经营主体;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4%,粮食重点领域贷款余额4.46万亿元,同比增长20%;2024年新发放的普惠型涉农贷款平均利率降至4.9%,同比下降0.51个百分点,较5年前下降2.49个百分点。

这些亮眼成绩的背后,离不开政策引领、银行实践、科技赋能三方的共同作用。

2024年,我国出台了多项措施,推动普惠金融量增、面扩、价降。例如,中国人民银行将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的支持范围由单户授信不超过1000万元放宽到2000万元,延续实施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适当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额度;金融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地方相应建立工作机制,从供需两端发力,统筹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和银行放贷难的问题。

同时,我国还采取了多项措施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例如,2024年,中国人民银行两次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共1个百分点,两次下调央行政策利率共0.3个百分点,推动贷款利率稳步下行;2024年12月,我国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约3.43%,同比下降0.36个百分点。

而在这场政策引领下的普惠金融攻坚战中,商业银行发挥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已逐渐从“被动参与者”转变为“主动破局者”。近年来,各大银行聚焦不同时代、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发展特点,主动在发展路径、服务模式、技术应用等方面探索创新,持续提升社会民生、小微企业、“三农”等重点领域的金融服务可得性。

例如,2015年5月,微众银行推出的“微粒贷”开创了银行业纯线上信用贷款先河,上线10年来,“微粒贷”累计服务客户超7000万,其中约18%为“首贷户”,超七成单笔借款成本低于100元。

而且,针对“微粒贷”存量客户中的小微经营类客户,微众银行还推出了用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全线上个人经营性贷款“微户贷”。截至目前,“微户贷”累计服务小微自然人客户超46万,76%的单笔借款成本低于200元,有效降低了小微群体的资金周转成本。

上海农商银行则敏锐捕捉到小微商户缺乏标准抵押物、金融资质较弱以及金融服务需求“短、小、频、急”的情况,一方面创新推出“微易贷”“微捷贷”两项信用融资产品,另一方面持续调整优化内部信贷流程,将贷款审批权限下放至各业务团队,提升贷款审批作业效率,一般三天即可完成贷款发放,充分发挥“小额、信用、高效”优势,以优质的服务提升微贷产品的广泛性和可得性,助力传统商户线上化转型。

另外,上海农商银行微贷中心还针对上海新市民的创业形式、收入特点和资金需求,重点聚焦自然人或企业实际经营状况,注重第一还款来源,探索多元收入认定方式,推进“信用为主”的小微信贷产品投放增量扩面,重点支持吸纳新市民较多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打通了传统金融模式的“最后一公里”。

当前,我国普惠金融攻坚已进入“深水区”,在此背景下,银行业持续增加对金融科技的投资力度,加速推动普惠金融迈向“数智化”。

微众银行与财新智库联合发布的《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报告》指出,作为数字技术驱动的新型普惠金融模式,数字普惠金融以共享、便捷、低成本、低门槛等特性,与传统金融服务形成有机互补。这一模式不仅拓宽了普惠金融的边界,更已成为促进经济结构优化、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和增强社会包容性的关键动力。

例如,2018年9月,中国建设银行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生物识别等技术,为普惠金融客户打造了综合化生态型服务平台“惠懂你”,打破了时间空间限制,将融资服务与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普惠客群的生产经营场景有机结合,为其提供了旅程化、多品类、智能化的信贷服务。截至2024年6月末,“惠懂你”App累计访问量超3.5亿次,下载量超4000万次,服务企业客户超1300万户。

2022年初,兴业银行创新性推出了“技术流”评价体系,从知识产权数量质量、发明专利密集度、科技创新成果奖项等15个维度近280个数据指标进行综合评分,给予科创企业“技术流”评级,更加精准地洞察和识别普惠客群的真实生产经营情况。

另外,该行自主研发的中小企业线上融资业务系统,以中小企业涉税数据为基础,结合工商、司法、征信以及行内相关信息、各类应用场景数据等多维数据,建立大数据风控模型,为中小企业提供从申请到还款的全流程线上化融资服务,形成了信用类、抵押类、供应链类、保证类等四大类“兴速贷”线上产品体系。

目前来看,全面推动科技赋能普惠金融已经成为业内共识。全国政协委员、恒银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江浩然表示,银行机构应深刻认识科技赋能的重要性,促进金融服务可获得性、金融资产安全性、机构财务可持续性之间的平衡。积极拥抱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前沿科技,打造更为精准、高效的信用评估新体系,以缩短贷款审批流程,提升审批成功率。同时,勇于创新,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精准对接中小微企业与弱势群体的多元化需求。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