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从实验室到资本市场:麦角硫因抗衰神话下的技术瓶颈与监管风险

2025-05-20 11:56:34
金融界
金融界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摘要:随着科伦药业75岁董事长刘革新赤膊出镜为旗下麦角硫因胶囊代言,这一抗衰成分迅速成为资本市场焦点。多家上市公司在互动平台密集回应业务布局。然而,麦角硫因在国内尚未获批药品资质,其功效争议与市场泡沫风险并存。市场热度:科伦药业董事长代言推高概念股估

随着科伦药业75岁董事长刘革新赤膊出镜为旗下麦角硫因胶囊代言,这一抗衰成分迅速成为资本市场焦点。多家上市公司在互动平台密集回应业务布局。然而,麦角硫因在国内尚未获批药品资质,其功效争议与市场泡沫风险并存。

市场热度:科伦药业董事长代言推高概念股估值

科伦药业全资子公司科伦永年销售的麦角硫因胶囊定价1499元/瓶(60粒),每粒含30mg麦角硫因,宣称“清除自由基效果超VC与辅酶Q10的10-30倍”。董事长刘革新亲自代言并称已服用该产品三年,叠加“日本百年企业合作”“抗衰前沿成分”等标签,推动科伦药业及关联公司川宁生物股价短期大涨。目前该产品仅通过小程序及日本线下渠道销售,国内上市时间未定,但京东海外购、天猫国际计划于5-6月上线。

丽人丽妆因旗下“千金极光饮”含微量麦角硫因成分,5月15日、16日连续两日涨停,但其紧急声明称该成分对营收贡献不足1%。仙乐健康美国子公司Best Formulations已具备生产NAD+麦角硫因胶囊能力,并与Swisse等国际品牌合作,但其产品仍处市场推广初期,尚未形成规模收入。此外,诚志股份透露麦角硫因研发处于小试阶段,万邦医药则为干眼症洗眼液项目提供临床试验服务,显示出产业链上下游的多元布局。

审批现状与市场定位:保健品与药品的模糊地带

目前国内尚未批准任何以麦角硫因为主要成分的药品。科伦药业将胶囊定位为“膳食补充剂”,通过跨境电商规避国内药品监管。华东医药、嘉必优等企业则将其作为化妆品原料或保健品成分开发。例如,敷尔佳蓝肽安肤水中添加微量麦角硫因,但明确表示其非核心成分;力合科创参股企业瑞德林的产品通过Self-GRAS认证,主要面向海外市场。

学术研究显示,麦角硫因在抗氧化、神经保护等领域有潜力,但其体内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麦角硫因的功能、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指出,现有临床试验数据不足,尤其在口服长期安全性方面缺乏权威结论。科伦药业计划与医疗机构合作开展功效试验,但当前市场宣传多依赖“抗衰”“细胞能量”等概念,存在过度营销风险。

风险警示:技术瓶颈与监管不确定性

生产门槛与成本波动麦角硫因早期依赖生物提取,成本高达数十万元/公斤,合成生物学技术将其降至万元级,但近期原料纯度98%的产品报价回升至200万元/公斤。科伦药业依赖川宁生物供应原料,日本工厂完成生产,供应链稳定性存疑。若生物合成技术未能突破,企业可能面临成本攀升压力。

监管政策收紧可能性国家药监局尚未将麦角硫因纳入药品或保健食品原料目录,若未来将其列为需严格审批的成分,现有跨境电商渠道可能受阻。丽人丽妆、仙乐健康等企业均强调相关产品收入占比极低,侧面反映对政策风险的规避态度。

功效争议与市场泡沫天猫国际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麦角硫因相关产品销售额暴涨 60 倍,但口服产品的消费者反馈仅限于“体感改善”,缺乏临床数据支撑。科伦药业一季度营收同比下滑29.42%,净利润下降43.07%,其大健康业务能否支撑业绩存疑。

当前麦角硫因市场呈现“概念先行、产品滞后”特征,企业需在技术突破、合规经营与理性宣传之间寻找平衡,投资者则应警惕短期炒作后的价值回归压力。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