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0日,冠中生态披露接待调研公告,公司于5月20日接待浙商证券、中信证券、中邮基金、太平洋证券资管4家机构调研。
公告显示,冠中生态参与本次接待的人员共3人,为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张方杰,财务总监徐宏,证券事务代表田纳纳。调研接待地点为公司会议室。
据了解,资料先介绍了冠中生态的基本情况、生态修复技术及项目案例等,随后进行了问答交流。在交流中提及,2024 年全年新签及中标待签合同 15.2 亿元,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进度相对缓慢,回款约占该类项目应收账款的 88%,一般 1 - 3 年回款。公司预计 2025 年回款显著改善,当年实现营业收入 2 亿元 - 3 亿元,较上年度增长 40%-110%。
据了解,关于未来规划,公司在夯实生态修复主业基础上积极储备和布局相关技术和业务,谋求海外订单,将继续聚焦主业提升竞争力,注重投资者回报,加强与投资者交流。若开展收并购会立足主业寻求新业务,市场竞争需融合各要素高质量发展,在中亚地区主要自派人员拓展海外业务。
据了解,其他方面,公司一季度净利率下降因施工产值少且新增财务利息费用;工厂化育苗有诸多优势;转债 2024 年 2 月因市场低迷及希望投资者转股而下修,未来触发条款将再议;淄博、广西等地土地整治垫付资金包含多种费用;公司采取推进精细化和信息化管理等降本增效措施 。
调研详情如下:
一、 介绍公司基本情况、生态修复技术、项目案例等
二、 问答交流
Q1:在手订单数量?主要类型及分布区域?
回复:2024 年全年新签及中标待签合同 15.2 亿元(联合体中标的以公司分工比例计),其中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中标金额 6.55亿元,已签订合同项目金额 7.51 亿元(联合体中标的以公司分工比例计)。主要分布在山东、云南及广西等地区。
Q2:土地整治类项目实施进度如何?有没有预付款或者进度款?回款情况怎么样?
回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与公司实施的其他项目相比,实施过程增加了土地验收、报备入库、指标交易、拨付奖补或项目收益等环节,且项目体量一般较大,需分批、分阶段实施,因此项目实施进度相对缓慢。公司已签订合同的部分土地整治类项目,有根据施工进度进行款项支付的约定。截至 2024年末,土地整治类项目回款约占该类项目应收账款的88%。
Q3:土地整治类项目的回款快慢有明显区域规律吗?一般的回款周期是多久?
回复:与项目合同签约条款、实施区域土地验收入库手续和土地指标交易活跃度等实际情况相关。一般1-3年回款。
Q4:公司整体回款怎么样?受化债影响大吗?下半年回款规模有多大?
回复:公司对应收账款采取多手段催收,加大了诉讼清欠力度以及地方政府化债解决的跟进力量,预计 2025年回款会显著改善。化债政策对公司部分项目有积极影响,如公司部分待回款项目受益于专项债或专项扶持资金,回款进度明显加快。
Q5:有没有可能开展 ToC业务?
回复:近年来,公司在夯实生态修复主业的同时也在积极储备和布局零碳建筑、温室种植(设施农业)、污水和农林废弃物处理设备设施等相关的技术和业务,以技术拓展应用促进产业链条延长,积极促进已有研究成果转化应用、形成内生增长力。公司也将积极寻求第二增长曲线,适时通过外延并购、投资入股等方式拓展新的业务。此外,公司将在前期多年谋划布局海外市场的基础上,在中亚、中东等地区谋求上规模的海外订单落地实施,推进海外苗圃地建设与育苗工作等。
Q6:工厂化育苗技术在国内有什么优势?
回复:工厂化育苗是指人工可控,在一定的设施设备条件下,为植物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以草炭、珍珠岩、蛭石、秸秆等做育苗原料,通过机械化、智能化操作,一次成苗,周年供应的现代化育苗体系。具有种苗质量好,定植以后缓苗快、产量高,成本低、效率高,适于远距离运输和机械化移栽,利于实现规模化生产等优点。
Q7:公司一季度毛利率升高,但是净利率下降的原因?毛利率改善会持续吗?
回复:一季度净利率下降主要为施工完成产值金额较少,且对应付债券新增计提财务利息费用所致。在目前的营收规模下,单个较大项目的毛利率对公司整体的毛利率水平影响较大。
Q8:对公司 3-5年营收规模有预期吗?
回复:2025年,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2亿元-3亿元,较上年度增长40%-110%;实现利润总额 0-500万元,较上年度增长 100%-110%。
Q9:转债2024年2月份下修到底,当时的想法?未来是否会考虑下修?
回复:一方面 2024 年 2 月份前后整个 A 股市场极为低迷,公司股价最低下探至 7.03元/股,而可转债转股价格为 16.56 元/股,两者差距较大;另一方面,公司希望投资者能够认可公司的发展前景,通过可转债转股来分享公司经营发展的成果。若再次触发"冠中转债"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条款,届时公司董事会将再次召开会议决定是否行使"冠中转债"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权利。
Q10:淄博、广西等地的土地整治类项目垫付的资金主要是?
回复:主要为前期工作经费、新增耕地核定费、土地改良费、工程施工费、土地租金、青苗补偿费、农作物种植及后期管护费用等。
Q11:公司有什么降本增效的措施吗?
回复:主要为持续推进精细化和信息化管理,加强采购管理,实施管理层降薪,强化资金计划管理等。
Q12:公司对市值管理的规划?
回复:公司将继续聚焦主业,坚持全产业链的经营模式,提升公司在生态修复领域的竞争力,提高公司整体盈利能力;注重投资者长期持续回报,适时采用增加现金分红金额、股份回购等方式回馈投资者;公司将继续加强与投资者交流,定期参加券商交流会,以及其他多种形式的路演和推广活动,做好公司价值传播。
Q13:若开展收并购,公司倾向于业务协同还是完全跨界?
回复:公司目前在发展战略上还是要立足主业,借助资本市场进一步做大做强,推动募投项目加快实施,夯实生态修复主业的同时,促进已有研究成果转化应用、形成内生增长力。公司也将积极寻求第二增长曲线,适时通过外延并购、投资入股等方式拓展新的业务。
Q14:当前公司的市场竞争策略?
回复:当前行业内企业众多,项目监管日趋严格,对行业内企业而言,过去十几年粗放式以工程驱动的快速增量发展模式将面临转变,转而融合新技术、新设备、新模式、新能源、数字与信息等各要素进行高质量发展,才能适应"求持久"的市场增长新逻辑。
Q15:海外业务拓展是自派团队,还是与央国企合作?
回复:在中亚地区,公司主要通过派驻市场和技术人员深入拓展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