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5月28日消息,周三上午盘,港股小幅高开后震荡下行,截止午盘,港股恒生指数跌0.55%报23254.45点,恒生科技指数跌0.38%报5162.92点,国企指数跌0.37%报8438.48点,红筹指数涨0.3%报3976.14点。
盘面上,大型科技股分化加剧,快手绩后涨近5%,网易涨超2%,小米涨1.5%,阿里巴巴跌近2%,美团、腾讯、京东跌超1%;电动车内卷加剧行业情绪紧绷,汽车股延续下跌行情,理想汽车、比亚迪股份跌超2%;半导体芯片股走低,龙头中芯国际跌超2%;此前连续走强的生物医药股回调,教育股、手游股、内银股、SaaS概念股多数下跌。另一方面,机构指生育补贴政策有望带动乳制品消费需求的进一步复苏,乳业股、婴童概念股逆势活跃,油价走低叠加机票预订量上涨,三大航空股齐涨。
企业新闻
美团:5月27日耗资3.92亿港元回购301.87万股。
知乎:2025年第一季度的净亏损为人民币1010万元(140万美元),较2024年同期收窄93.9%。
快手:一季度收入326.08亿元,同比增长10.9%;经调整利润净额45.8亿元,同比增加4.4%。
腾讯音乐:韩国娱乐巨头HYBE将于本月30日收盘后通过场外大宗交易方式,向腾讯音乐娱乐集团(TME)旗下香港法人出售其所持全部SM娱乐股份,交易金额约2433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2.9亿元)。交易完成后,腾讯音乐将仅次于Kakao,跃升为SM娱乐的第二大股东。
小米集团:一季度收入1112.93亿元,同比增加47.4%;净利润109.24亿元,同比增加161.22%。
荣昌生物:用于治疗全身型重症肌无力药物泰它西普获批在中国上市。
君实生物:昂戈瑞西单抗注射液新适应症上市申请获得批准。
腾讯控股:于5月27日斥资5.003亿港元回购97.9万股。
宏华集团:附属四川宏华与中东客户签署合计金额超15亿元的智能钻机销售协议。
大快活集团:预计年度股东应占溢利下降不超过30%。
中国生物制药:TQB2102"HER2双抗ADC"I期研究数据在2025年ASCO年会公布。
机构观点
兴业证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也认为,中国资产有望在“东稳西荡”的格局下成为全球资本逃离美元资产的避风港。港股市场的生态环境已经开始发生质的变化,迎来了大量优质企业的上市潮,海内外的增量资金开始持续地流入香港市场。他指出,港股市场的深层逻辑开始发生变化,优质的中国资产是支撑本轮港股可持续走牛的基本面基础。
财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李美岑指出,2024年以来,南下资金涌入带动港股估值持续修复,恒生指数PE从7.5倍左右震荡上行至当前10.5倍,与近十年均值水平相当,仍称不上贵,相较2018年初、2021年初高位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港股的估值修复仍在路上。
中信证券发布研报称,本轮A股公司密集赴港IPO是出海战略、制度便利和港股流动性改善三重力量助推。优质核心资产在港股正式交易后,短期会活跃对应A股的交易,部分核心资产的定价权可能会逐步南移。这个现象的背后是港股市场的吸引力在系统性提升,一是资产供给结构和质量在持续提高,二是流动性在海外资金回流的背景下趋势性改善,从历史上看,港交所每一轮制度的改革突破都带来了顺应时代特征的牛市。未来,更多优质龙头赴港上市可能成为A股市场风格重新转向核心资产的催化剂。
国信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香港特区政府近年来出台多项港股支持政策,包括下调印花税、优化交易机制等,旨在提升市场流动性和吸引力。红利类资产凭借高回报、低波动优势,在ETF互联互通制度推动下,配置渠道持续拓宽。红利税改革预期叠加国际流动性改善,进一步增强红利策略吸引力;在全球地缘冲突与贸易摩擦加剧背景下,港股红利类指数以其抗压性与稳定性,有望成为中长期资金青睐的配置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