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影局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电影票房达292.31亿元,同比增长22.91%。而《哪吒之魔童闹海》(《哪吒2》)一部影片就贡献了154.46亿元,占比高达52.8%。
这一数字超过了上半年总票房的一半,也超过了其余四部票房榜前五影片的总和。票房榜第二位《唐探1900》36.12亿元,第三位《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12.39亿元,与《哪吒2》的数字形成了令人震撼的落差。
这一现象不仅刷新了中国影史纪录,更将“赢家通吃”的逻辑推向了极致。回望中国电影市场近20年发展,从未出现过如此极端的票房集中现象。
中国影史从未见过的票房奇观
纵观中国电影市场发展历程,上半年292.26亿元的票房成绩其实相当亮眼,位居历史第三高位,仅次于2018年的320亿元和2019年的313亿元。但《哪吒2》的“一片独大”彻底改写了市场结构。
猫眼娱乐市场分析师赖力指出:“在高票房之下,电影市场同样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其中,《哪吒2》一部影片的票房占比超过了52%,电影市场的‘寡头现象’较为显著。”1这种现象的形成有特殊背景。
2025年春节档被誉为“史上最强春节档”,票房达95.1亿元,观影人次1.87亿,双刷新中国影史纪录10。而《哪吒2》正是这个春节档的绝对王者,于2月13日票房突破100亿元,成为中国及全亚洲首部过百亿的影片。
更为关键的是,春节档之后的市场表现乏力。赖力分析:“春节档之后,截至目前还没有一部影片取得5亿元以上的票房。头部大片相对缺乏,也使得电影市场自春节档之后始终处在‘不温不火’的状态”。
清明档、五一档等中小档期的表现均不尽如人意。当6月30日《哪吒2》结束最后一天上映,市场正式进入“下半场”时,暑期档(6月1日—8月31日)累计票房仅超19亿元,距离真正的观影热潮尚有距离。
娱乐多元化冲击下的电影市场挑战
尽管《哪吒2》创造了奇迹,中国电影产业仍面临严峻挑战。短剧行业的爆发性增长正在重构整个数字娱乐产业链。2025年短剧用户规模已突破6.62亿人,行业全年规模预计逼近700亿元,同比增幅高达30%-40%。
极光月狐数据显示,红果短剧平台用户单日使用时长飙升至67.47分钟,较年初暴涨41.1%,而长视频代表爱奇艺同期增速仅为17.3%。按此轨迹,2026年短剧日均观看时长将历史性超越长视频。
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2024年观众“去电影院看电影”的频率增速下降了9%。这种变化反映了娱乐消费方式的深刻变革——当观众习惯用通勤、午休的碎片时间沉浸式追剧,传统影视工业的叙事结构和商业模型正面临根本性挑战。
短剧平台凭借创新商业模式快速扩张。红果短剧凭借“春节7天免费剧”等策略,短短半年实现DAU激增37%,突破2630万。为绑定优质内容方,红果推出的“掘金计划”对符合要求的定制剧提供高达6倍的拉新奖励。
多元化能否拯救市场?
随着《哪吒2》结束上映,2025年电影市场正式进入“下半场”。截至目前,暑期档累计票房超19亿元,距离观影热潮的真正到来仍有一定距离。
不过,市场已显现多元化迹象。猫眼分析师赖力表示:“接下来的7月和8月,电影市场已经定档了多部值得期待、类型题材各异、体量相对较大的中外影片。”
目前已定档影片包括:《侏罗纪世界:重生》《恶意》《无名之辈:否极泰来》《超人》《长安的荔枝》《你行!你上!》《神奇四侠:初露锋芒》《南京照相馆》《东极岛》,以及动画片《聊斋:兰若寺》《罗小黑战记2》《浪浪山小妖怪》等。
短剧行业也在监管引导下走向精品化。广电总局实施微短剧“分类分层”审核管理政策后,行业积极响应。十月初五影视旗下短剧厂牌听花岛的内部人士表示,短剧将走向多元化、精品化,制作成本和周期也将相应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