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平时大家打不打游戏呢?自去年《黑神话悟空》横空出世后,游戏板块也从此前的不温不火,逐渐进入了投资者的视野。而昨日游戏板块更是持续拉升,也让广大投资者瞬间有了兴趣。
纵观近几年国内游戏的发展史,我们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21-23年基本面比较差,除了23年受ChatGPT催化炒了一波,一直没啥太大的机会,主要原因有两个。
这其中原因有很多,一方面由于游戏版号严格监管,游戏公司获得的版号非常少,导致缺乏新品;另一方面部分游戏公司的产品都比较粗制滥造,在互联网平台“赚快钱”,导致游戏市场缺乏优质供应。
随着23年开始国内游戏版号发行逐步恢复,叠加《黑神话悟空》的火爆出圈,游戏行业终于在23年后迎来的积极的转变,这点也反应在了股价上。
中证动漫游戏指数走势
数据来源:Wind 截至:2025.6.30
三条主线带动千亿赛道
聊完了过去,我们在来展望一下未来。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游戏用户达6.7亿人,实际销售规模达3258亿元。这一数据背后,反映出游戏行业强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吸引力,也从侧面印证了其千亿级赛道的质地。
着眼未来,我们可以看到游戏行业当前的三大优势:
首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于精神层面的满足有了更高的追求,悦己消费正逐渐成为主流趋势。当投资者为泡泡玛特而疯狂之时,同时应该关注到游戏能够为玩家提供成就感、社交满足感以及逃避现实压力的途径,正是悦己消费很好的载体。
其次,近年来,游戏出海已成为国内游戏企业寻求增长的重要战略方向。全球游戏市场规模庞大且需求多元,为中国游戏出海创造了广阔空间。去年,中国自主研发游戏出海收入达173.67亿美元,也为后续提供了想象空间。
最后就是我们之前提到的版号问题,2025年6月游戏版号发布147个国产和11个进口游戏,数量创今年新高。上半年国产游戏版号已累计达757个。由此可见,上层对于游戏行业的发展态度明确,未来更多类型、题材的游戏得以进入市场。
看重收益还是要规模?场内相关ETF解析
市场中与游戏有关的指数并不多,中证动漫游戏指数就是A股中的“独一份”,游戏行业的上市公司高达80.52%,游戏纯度极高。
而看到行业十大权重股之中,不乏巨人网络、三七互娱、完美世界这样的网游巨头,同时也涵盖了一些动漫以及谷子经济的元素。可以说该指数完美契合了当下新消费的概念。美中不足的是腾讯、网易这些港股游戏巨头未涵盖其中。
中证动漫游戏指数前十大成分股分布
数据来源:Wind 截至:2025.6.30
值得注意的是游戏行业属于轻资产运营模式,运营成本占比低,产品边际成本趋近于零,更依赖技术迭代和内容创新,因此表现出高毛利率、高研发费用的特征,因此该指数整体弹性和波动是比较高的,比较时候能接受一定回撤的投资者。
看到具体基金方面,场内总共三只ETF,其中华夏中证动漫游戏ETF (1598691)规模超70亿,在规模和流动性方面体现出一些优势。而华泰柏瑞中证动漫游戏ETF(516770)这只尽管规模小,但是整体较为灵活,相对其他两只ETF在超额收益方面有一定优势。
跟踪中证动漫游戏指数的ETF
数据来源:Wind 截至:2025.6.30
那如果想要囊括沪港两地游戏巨头,有没有相关指数呢?
有的兄弟,有的!
中证沪港深动漫游戏指数简称SHS动漫游戏,发布于2020年7月8日,是一款非常年轻的指数。指数中既包括A股证券又包括港股证券,所以其样本空间分为两部分,其中A股部分与中证全指指数样本空间标准一致,港股部分与中证港股通综合指数样本空间标准一致。因此可较为全面反映我国游戏产业发展。
从前十大成分股中分析,该指数中囊括快手、腾讯等港股游戏娱乐巨头,这也让一种想要投资港股游戏产业的投资者有的新的方向。与此同时,成分股不仅覆盖游戏,还带影视、出版等“防御型”细分赛道。
中证沪港深动漫游戏指数前十大成分股分布
数据来源:Wind 截至:2025.6.30
看到具体基金方面,跟踪该指数的基金仅有浦银安盛中证沪港深游戏及文化传媒ETF(517770)这一只。整体规模不大,但其定位独特,因此场内并没有竞品。喜欢布局港股游戏传媒的投资者可以持续关注。
跟踪中证沪港深动漫游戏指数的ETF
数据来源:Wind 截至:2025.6.30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