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5日,大叶股份披露接待调研公告,公司于7月15日接待国金基金、合远基金、丹羿投资、维科产投、中信证券等8家机构调研。
公告显示,大叶股份参与本次接待的人员共4人,为董事长、总经理叶晓波,董事会秘书吴军,财务负责人吴伯凡,证券事务代表王俊男。调研接待地点为浙江省余姚市锦凤路58号三楼会议室。
据了解,资料围绕大叶股份的投资者提问及回复展开,涉及公司多方面发展情况。公司明确锂电类、智能式产品为后续重点,通过研发提升用户体验;利用多个品牌完善全球布局,将自主品牌定位专业化和精品化以提高影响力;园林机械主要市场在欧美,目前以外销为主,也关注国内项目促进双循环 。
据了解,在应对各类问题上,公司提前布局海外制造基地分散风险;通过大叶供应链建立“按需采购”模式,预判价格低点增加备货;产能规划依环境和需求而定,人才培养引进方面制定全球规划完善机制;面对行业智能化、电动化趋势积极研发新产品,并完善人才机制。同时公司持续关注关税政策并积极应对保障稳定经营 。
据了解,资料还进行了风险提示,指出调研信息中的相关描述不构成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提醒投资者理性投资,注意风险。此外介绍了AL-KO上半年经营正常,与公司在多方面协同推进以增强核心实力。
调研详情如下:
风险提示:本次调研信息中如涉及对外部环境判断、公司发展战略、未来计划等描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投资者及相关人士均应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认识。敬请广大投资者理性投资,注意投资风险。
一、投资者提问及回复
1、公司在研发创新方面,针对锂电类、智能式园林机械产品,未来有哪些具体研发计划和投入安排?
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下游终端客户需求的不断提升,园林机械产品智能化、自动化、平台化水平也在不断提升,锂电类、智能式产品将是公司后续发展的重点产品方向。公司通过在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系统控制技术、电池组和电源管理技术、充电器技术等方面的研发,通过提升园林机械产品使用的舒适性、安全性、便利性和可控性等方式,提高用户体验和满意度。
2、公司如何利用 AL-KO 的四大中高端品牌及自有品牌,进一步完善全球品牌布局,提升品牌影响力,具体举措有哪些?
答:公司将专注于五大战略,分别是并购融合、全球化制造、创新产品、品牌运营及优秀人才的打造,其中品牌运营,公司通过"AL-KO"、"SOLO"、"Masport"、"MORRISON"等具有一定历史和良好声誉的中高端品牌,以及原有的"MOWOX"、"Green Machine"自主品牌及租用"Murray"、"Snapper"等国际知名品牌,完善公司品牌布局。未来公司将通过全球化制造和全球化营销渠道,将自主品牌产品定位为专业化和精品化,持续扩大自主品牌的营收占比,提高公司全球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
3、能否说明公司在开拓国内市场方面的策略,目前内销产品的销售情况和市场反馈如何,后续有哪些适合国内市场的新产品规划?
答:园林机械的主要市场在欧美,所以目前公司产品仍以外销为主。同时也一直在关注国内优质项目,促进公司业务国内、国外双循环。
4、面对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公司通过全球生产基地布局调整生产分配比例的具体操作方式是怎样的,效果如何评估?
答:今年 4 月的美国加税政策以及今年公司上半年的业绩情况,充分证明公司目前全球生产基地的布局是正确的。随着进口国政治经济、关税政策、贸易政策等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公司提前布局海外制造基地,尽可能分散海外业务风险,实施低关税制造基地替代,有利于公司快速、健康、全面发展。
5、AL-KO上半年的经营情况,与公司的协同情况?
答:AL-KO子公司目前经营情况正常, 公司已与AL-KO子公司在品牌建设、研发、供应链等多方面确立了协同计划并在按计划有序推进,从而进一步增强公司整体核心实力。
6、公司在原材料采购方面,如何应对价格波动风险,是否有长期合作的供应商及价格锁定机制?
答: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大叶供应链建立了"按需采购"的集中采购模式,对于市场价格波动频繁的原材料,为控制采购成本,公司根据年度预估采购量,结合市场价格走势和行业经验,在预判的价格低点适当增加备货。
7、请介绍下公司目前在全球各生产基地(国内总部、杭州湾、墨西哥、美国、奥地利)的产能分布和利用率情况,未来是否有产能扩充计划?
答:公司在国内有大叶总部和领越智能两大制造基地,在国外有墨西哥制造基地、奥地利制造基地和美国海外仓及组装工厂。公司产能是一个整体的战略布局,产能的规划将根据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客户需求而定,未来扩产计划敬请关注公司相关公告。
8、公司在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有哪些计划,以满足公司全球化发展和业务拓展的需求?
答:根据公司国际化发展战略,制定全球人力资源规划,应对公司全球运营整合所面临的多文化背景、多语种、多时区的复杂挑战,持续完善人才梯队建设管理机制,助力内部人才可持续培养,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促使人才快速成长和提高。
9、对于未来行业发展趋势,如智能化、电动化等,公司有哪些战略布局和应对措施?
答:公司利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积累的核心技术、设计能力和创新文化,加强了产品结构调整和新产品的开发力度,实时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并进行充分技术论证、市场调研和验证后积极投入资金和人员进行创新研发,及时推出行业领先的新产品,应用一代、开发一代、储备一代,以确保公司的行业领先地位;同时公司将继续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建立健全员工职业发展规划,持续引进高素质、专业型的优秀人才,继续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
1
0、关税对公司业绩的扰动情况?
答:公司会持续关注相关政策变化,研究外部不确定因素对公司造成的可能性影响,并通过加快海外基地建设、深化客户关系、加强品牌建设等多种举措积极应对,保障经营持续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