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国家医保局近期正式启动2025年医保目录调整工作,并首次开展商业保险创新药目录制定。医药赛道相关指数持续受关注,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16日,上证科创板生物医药指数2025年内涨幅达32.5%,优于其他同类A股医药赛道主流指数:中证医疗指数(+3.5%)、沪深300医药指数(+5.03%)等。
相关医药赛道ETF方面,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16日,科创医药ETF(588860)交投活跃;费率方面,科创医药ETF管理费率为0.45%,托管费率为0.07%,费率在同为跟踪上证科创板生物医药指数的ETF中最低。
科创医药ETF紧密跟踪上证科创板生物医药指数,上证科创板生物医药指数从科创板市场中选取50只市值较大的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农业、生物质能、其他生物业等领域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反映科创板市场代表性生物医药产业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上证科创板生物医药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联影医疗、百济神州、惠泰医疗、百利天恒、艾力斯、泽璟制药、君实生物、博瑞医药、华大智造、益方生物,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0.3%。(注:相关个股仅为指数成分股展示,不作为个股推荐。)
兴业证券认为,创新药板块景气度可持续,“创新+国际化”创新药产业趋势不变,始终是医药板块的核心方向,政策支持+全球竞争力持续加强+商业化盈利兑现。同时,可关注基本面开始改善的创新药产业链,海外业务方面订单和业绩已开始恢复,国内业务具备自主可控逻辑,上游业绩已出现复苏趋势。国内方面,2025年需求有望迎来复苏,若经济基本面预期转好,消费医疗领域(医疗服务、中药OTC与连锁药店等)基本面有望实现回升。同时,医疗器械2025年亦有望迎来改善。
港股医药板块方面,港股通创新药ETF工银(159217)也可以一键低成本布局。截至2025年7月16日,市场上共3只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港股通创新药ETF工银的管理费率+托管费率在同为跟踪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的ETF中最低,仅为0.47%;跟踪精度方面,港股通创新药ETF工银(159217)自4月3日上市以来相对于跟踪指数的误差为0.8978%(计算周期为周),表明该ETF能够高度精准地拟合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的走势,或为投资者提供更为贴合指数表现的优质投资工具。
注:上证科创板生物医药指数2020年至2024年近五年每个完整年度涨跌幅分别为42.33%、14.58%、-27.17%、-11.87%、-18.24%;中证医疗指数2020年至2024年近五年每个完整年度涨跌幅分别为79.69%、-14.71%、-25.10%、-24.25%、-17.16%;沪深300医药指数2020年至2024年近五年每个完整年度涨跌幅分别为55.42%、-16.68%、-24.67%、-14.35%、-13.40%。指数过往数据不预示未来,不代表基金表现,也不构成基金业绩的保证。
风险提示:基金管理人依照恪尽职守、诚实信用、谨慎勤勉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财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科创医药ETF与港股通创新药ETF工银属于股票型基金,风险与收益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两只基金均为指数基金,主要采用完全复制策略,跟踪标的指数市场表现,具有与标的指数以及标的指数所代表的股票市场相似的风险收益特征。港股通创新药ETF工银还将投资港股通投资标的股票,需承担汇率风险和港股通机制下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投资ETF将面临标的指数波动的风险、基金投资组合回报与标的指数回报偏离的风险等特有特征。投资于权益类基金存在较大收益波动风险。基金有风险,投资者投资基金前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及更新等法律文件,在全面了解产品情况、费率结构、各销售渠道收费标准及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品种进行投资,基金投资须谨慎。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