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银行板块午后震荡上涨,银行ETF龙头(512820)收涨0.52%,连续3日累计“吸金”超4500万元,近5日累计净流入近1亿元!港股红利ETF基金(513820)放量收涨0.32%,昨日小幅“吸金”超600万元。
银行ETF龙头(512820)标的指数成分股多数冲高,厦门银行、齐鲁银行等涨超3%,杭州银行、西安银行等涨超2%,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等收红。
【银行ETF龙头(512820)标的指数前十大成分股】
截至15:00,成分股仅做展示使用,不构成投资建议。
港股红利ETF基金(513820)标的指数成分股多数冲高,民生银行、海丰国际、国泰海通等涨超2%,中国联通、中国人民保险集团等涨超1%,兖煤澳大利亚等跌超6%,越秀地产跌超1%,中国移动、农业银行等跟跌。
【港股红利ETF基金(513820)标的指数前十大成分股】
截至15:34,成分股仅做展示使用,不构成投资建议。
南向资金方面,截至7月17日,南向资金近7日净买入前三活跃个股依旧以科技+红利为主,包括港股红利ETF基金(513820)标的指数成份股建设银行等。
【A股红利“缩圈”?关注银行、港股红利板块!】
去年以来,红利资产备受关注,作为哑铃策略的另一端深受资金追捧。但是,自2025年以来,A股红利开始跑输大盘,市场对于A股红利资产的拥抱出现“缩圈”,仅银行板块进入“决赛圈”。具体来看,以申万一级行业为例,高股息行业如煤炭、石油石化等在2025年上半年均录得正收益,仅银行板块录着显著正收益。平安证券表示,归因来看,红利缩圈至银行板块主要在于两方面:一是基本面预期的差异;二是险资等增量资金偏好。(来源于平安证券20250717《银行新高之后,A股红利策略如何配置?》)
与A股红利“缩圈”至银行板块不同,港股红利依然坚挺!从恒生综合行业来看,多数高股息行业如电讯、公用事业、地产建筑、金融等板块均取得显著正收益,“缩圈”效应并不明显。
【红利策略依旧有效,关注高股息板块】
展望未来,支撑红利策略的市场环境未发生根本性转变,银行、港股红利等板块值得关注:
(1)宏观环境来看,当前国内经济基本面延续结构性修复,低利率环境仍在持续,权益市场的红利资产仍具有高股息配置吸引力。
(2)资金环境来看,权益市场的中长期资金入市改革仍在持续深化,险资加速入市,ETF资金持续流入。
(3)分红增长预期来看,2024年A股上市公司年度累计现金分红规模达2.34万亿元,同比增长4.9%,港股上市公司(以恒生综合指数为代表)年度累计现金分红规模达2.18万亿港元,同比增长12.21%,反映出上市公司分红积极性在政策引导下进一步提升。
(4)综合海外对比和国内分红改革进展,继续看好市场股利支付率的提升空间。平安证券指出,一方面,当前市场综合股东回报率(不足50%)仍较美英日等海外成熟市场仍有差距(60%-80%),另一方面,国内资本市场分红改革效果仍在持续显现,2024年以来上市公司正在积极制定股东回报规划。(来源于平安证券20250717《银行新高之后,A股红利策略如何配置?》)
低利率背景下,跟随长期资金寻求配置线索,认准同类分红次数最多、纯度更高的港股红利ETF基金(513820),最新规模超30亿元,同指数ETF规模领先!其“100%纯粹”高股息选股策略更能应对复杂多变市场风格,堪称“港股红利经典之选”。基金已连续12个月月度分红(截至2025.6),为分红次数最多的港股红利类ETF!
港股红利ETF基金支持T+0日内交易,不占用QDII额度,有效避免QDII额度受限导致ETF限购。作为ETF两融标的,交易玩法更多元!场外认准联接基金(A类:501305;C类:501306),成立于2017年,是全市场第一只港股红利指数基金,堪称港股红利届资深元老,投资运营策略成熟稳健!
高股息领头羊,低估值价值王!看好长期资金入市、公募基金改革、被动指数扩容下,增量资金可期、估值加速重塑的银行板块,认准银行ETF龙头(512820)及其联接基金(A:007153;C:007154),一键把握“低利率”下银行板块的配置性价比!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本资料仅为宣传材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投资有风险,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的其他基金业绩和其投资人员取得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投资人应当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以详细了解产品信息。以上基金属于中等风险等级(R3)产品,适合经客户风险承受等级测评后结果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资者,客户-产品风险等级匹配规则详见汇添富官网。在代销机构认申购时,应以代销机构的风险评级规则为准。本产品由汇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本基金投资范围包括港股,会面临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本宣传材料所涉任何证券研究报告或评论意见在未经发布机构事前书面许可前提下,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所涉相关研究报告观点或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咨询,或任何明示、暗示的保证、承诺,阅读者应自行审慎阅读或参考相关观点意见。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