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一个重磅消息引爆了工程机械圈——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施工工程正式开工,李强总理亲临现场宣布这一重要时刻。
这个总投资约1.2万亿元、装机规模相当于3个三峡工程的超级项目,究竟会给行业带来哪些影响?今天就来好好聊聊。
一、1.2万亿工程要“吃掉”多少设备?
光看数据就足够震撼:雅江水电工程总投资约1.2万亿,施工量接近5亿立方。这么大的项目,对工程机械的需求可不是小数目。为什么设备需求会这么大?首先,项目在高原环境,施工条件恶劣,设备在总投资中的占比可能接近20%,和三峡工程类似。按1.2万亿总投资算,这意味着设备端就有两千多亿的市场空间。
再看看具体需要哪些设备,不同阶段需求还不一样:
前期土方作业时,大挖设备、装载机、推土机是主力,需求量能达到“千台级”,还有刚性矿卡、矿用自卸车这些大家伙也少不了。到了主体建设阶段,搅拌车、泵送设备等混凝土机械就要挑大梁了,毕竟大坝建设离不开大量混凝土。另外,项目可能会用隧洞引水的“截弯取直”方案,所以盾构机、掘进机的用量也会很多。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考虑到生态环保和施工条件,新能源装备(包括无人装备)会是需求重点。国内龙头主机厂早就针对项目做了专门的定制化设计,看来是有备而来。
二、对行业来说,这是“锦上添花”还是“雪中送炭”?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得先看看工程机械行业现在的状态。
从国内情况看,行业周期正在往上走。自去年3月以来,挖机国内销量同比持续转正,虽然今年5月略有下降,但6月数据又好了起来,7月预计也能持平或略增,整体趋势是向上的。更关键的是,这种复苏已经从挖掘机传到了其他设备。二季度后,混凝土机械和起重机械的国内销量、销售额都转正了,6月重点公司这两类设备的国内销售增速甚至达到了双位数以上。在这个时候,雅江工程的开工就是“锦上添花”了。它总投资1.2万亿,建设周期要十年以上,体量不小,而且施工难度高,会给工程机械行业的国内需求带来重要增量。
不过要说明的是,行业周期向上的核心驱动力还是设备更新换代。从去年3月挖机销量转正开始,旧设备更新换代进入上行周期,再加上电动化、二手机出口的推动,这才是周期的核心。未来三到四年国内周期可能都处于上行趋势,雅江工程会让这个向上的趋势更确定,但决定因素还是设备更换需求。
三、出口+内需,行业“两条腿走路”更稳了
现在工程机械行业的业绩基本盘在出口。去年出口贡献了约52%的收入,70%以上的利润。
而且出口的势头还在向好。去年8月后挖机出口就转正了,今年一、二季度整体改善,二季度增速比一季度还好。6月挖机出口超预期,工程机械海关出口金额同比增长约11%,速度在加快。再看具体市场:新兴市场很给力,拉美、非洲、东南亚的印尼等地区,今年需求和增速都很强劲。欧洲市场也在好转,6月对西欧出口同比增长约29%,小松挖机在欧洲的开机小时数,除了今年3月降了约2%,从去年8月到现在10个月基本都在增长。
北美市场在去库存完成后,也可能慢慢见底。
这背后,是中国工程机械制造业的全球竞争力在不断提升。国内主机厂这些年加大了海外投入,建生产基地、搞研发、完善销售渠道和售后体系,为出口增长打下了好基础。
国内周期向上,出口又景气,再加上雅江工程的增量,现在工程机械板块的性价比挺高。5月估值回调后,基本处于历史中位数下限,这个时候布局,进攻性不错。
想知道哪些企业能在这场万亿级工程中抢占先机?哪些细分领域会成为最大赢家?
关注我们,提前锁定工程机械行业的投资风向标,不错过这波超级工程带来的红利!
注:文中所提个股和题材板块不构成任何推荐,仅为复盘和学习交流所用,投资决策需建立在自我独立理性思考和专业研判之上,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