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人的报道指出,俄罗斯在对外关系和经济上日益依赖中国,而这种不对等的关系使中俄“友谊”更像是一种中国主导下的现实利益安排。
当习近平与俄罗斯总统普京肩并肩站在红场,观看中俄士兵在5月9日阅兵时,他们看上去像是平起平坐的伙伴。
这场纪念纳粹德国战败80周年的活动,展现出这两个欧亚邻国联手抗衡西方及战后国际秩序的画面。
普京宣称,两国战略合作建立在“牢不可破的平等原则”之上。中国国家主席称赞两国友谊“长存”。
习近平首次出席这样的阅兵是在2015年,那时正值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并首次入侵乌克兰。这次访问清晰表明俄罗斯正向亚洲倾斜。
两人长期视彼此为对抗美国主导地位的战友,自从特朗普开始第二个任期以来,两国政策协调密切。在红场展示友谊,意在表明特朗普分裂中俄的设想注定徒劳。
但徒劳并非因为特朗普面对强大的联盟,而是由于俄罗斯对中国的彻底依赖。
事实上,俄罗斯如今对中国的依赖程度,前所未有。

这一点在两国4300公里边境线沿线城市体现得最为明显。中国满洲里满是中俄友好的象征。大街上,一只中国熊猫与一只俄罗斯白熊雕像牵手而立。
热闹的餐馆供应伏特加、红菜汤和黑面包等俄罗斯食物。金发的俄罗斯舞者穿着传统服饰,邀请中国顾客一起旋转起舞。
近年来,这座城市经历了贸易繁荣。
中国制造的设备堆放待运出境,卡车和火车装满了来自俄罗斯的木材和煤炭。两国贸易总额从2021年到2024年增长了66%,达到2450亿美元。俄罗斯向中国出口石油、天然气和其他能源,占俄罗斯出口中国总额的80%。作为交换,俄罗斯获得中国的成品消费品、汽车和技术设备。其中许多是“军民两用”产品,如机床和半导体,既可用于民用,也可支持军事。这些物资支撑了俄罗斯的战争机器。
但对俄罗斯而言,这些贸易远比对中国更重要。2024年,中国占俄罗斯贸易总额的34%,而俄罗斯仅占中国的4%。西方制裁使俄罗斯几乎找不到其他原材料买家,也无法找到替代供应商满足进口需求。而反过来的依赖正在减少。
虽然俄罗斯仍是中国最大的外国武器供应国,但如今中国大多数武器都能自主生产。根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数据,中国武器总进口额在2020年至2024年间相比此前五年下降了64%。
这些都赋予中国极大影响力。战争开始以来,中国大量买入打折的俄罗斯石油。从2019年起,“西伯利亚力量”管道开始将俄罗斯天然气以低价输往中国东北。但俄罗斯提出在更西部建设第二条管道的请求被搁置,因为中国官员认为可以迫使俄罗斯以更低价格出售天然气。
同时,中国也希望实现能源进口多元化。柏林智库MERICS的鲁德尼克在最近一篇文章中写道,俄罗斯对华商品出口“增长前景有限”。3月,有报道称一些中国国有企业因担心美国制裁加码,限制了对俄石油进口。
制裁也迫使俄罗斯减少对美元的依赖。2023年,人民币取代美元,成为莫斯科交易所交易最活跃的货币。去年,俄罗斯央行表示,除了人民币之外,没有其他现实的储备货币选择。如今,俄罗斯对中国的贸易大多以人民币结算。这使得俄罗斯的储备若与中国关系恶化,将面临损失风险。
尽管中国乐意购买俄罗斯的原材料,并向俄罗斯倾销消费品,但对邻国的投资仍然很低,也几乎无意帮助俄罗斯实现经济现代化或多元化。2024年,中国对俄罗斯的直接投资累计仅180亿美元,相当于俄罗斯GDP的1%,也只是中国对哈萨克斯坦投资的两倍左右,而哈萨克斯坦的经济体量远小。
相比之下,在普京转向中国之前,与欧盟的贸易占俄罗斯总贸易的37%。俄罗斯对欧盟出口中,能源产品仅占62%。在战争爆发前,欧盟是俄罗斯最大投资者。2019年,欧盟对俄罗斯的外国直接投资总额为3110亿欧元(3460亿美元),而俄罗斯对欧盟的直接投资总额为1360亿欧元。
维也纳智库Re-Russia指出,“中国对俄经济互动模式看上去比战前俄罗斯与欧洲的伙伴关系更像殖民模式。”
与此同时,中国在外交上保持一定距离。普京和习近平都喜欢批评“霸权主义”(即美国)。中国希望普京继续掌权、维持战争经济运转,但并不愿鼓励普京发动更多军事冒险。
卡内基俄罗斯欧亚中心的加布耶夫指出,对中国来说,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就像是“一个野蛮国王对他那个小野蛮弟弟发动战争”。
中国保持谨慎的一个信号,可以从联合国大会上看出,大多数涉战议题投票中中国选择弃权。
中国也正试图拉近与欧洲的关系。4月,中国取消了对几名欧盟议员的制裁,这些制裁自2021年起实施,起因是欧盟因人权问题对中国官员实施制裁。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研究学院的拉德琴科认为,俄罗斯减少对中国依赖的一个方式,是改善与美国的关系,特朗普政府比前任更友好。他说,与其完全没有伙伴,“普京可以说,我们有选择”。
但中国希望把俄罗斯牢牢留在身边。正如习近平5月7日在俄罗斯媒体上发表文章所写,“我们必须共同挫败一切破坏和削弱我们友谊与互信的图谋”。
普京的战争和中国的影响力深重,使俄罗斯转向西方几乎不可能。
俄罗斯与中国之间的经济不对等,与俄罗斯对自身重要性的认知形成鲜明对比。许多俄罗斯人仍将中国视为小弟。根据最近一项民调,56%的受访者认为本国在世界上更有影响力,仅27%认为中国更有影响力。中国仍被视为俄罗斯的朋友,但认为两国关系正在改善的人数比例,从两年前的63%降至如今的50%。
在满洲里,这种日益不平等关系的讽刺意味尤为明显。
1901年,满洲里由俄罗斯建立,当时俄罗斯迫使日渐衰败的清政府允许其进入这一资源丰富的地区。20世纪大部分时间,苏联是中国这个社会主义邻国的“老大哥”。
如今,当地中国人越来越多地以怜悯眼光看待俄罗斯人。一位店主说,这种兄弟关系“已经逆转”。小弟已经领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