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纽约时报评论:这是习近平一直在等待的贸易战

2025-05-11 00:00:18
加美财经
媒体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纽约时报的分析认为。习近平多年来一直谋划让世界依赖中国的出口和技术。但这种战略也让中国经济付出了代价。

Shaleah Craighead, Public domain, via Wikimedia Commons

多年来,习近平一直在为这一时刻做准备。

早在2020年4月,远在特朗普发动一场震动全球经济的贸易战之前,中国最高领导人召开了一次与中共高层官员的会议,提出了他反制美国的设想。

当时,因上一轮关税和技术限制,中国政府与第一届特朗普政府之间关系已经紧张。

在新冠疫情暴发后,局势进一步恶化。疫情几乎令全球贸易陷入停滞,也暴露出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在从外科口罩到止痛药等众多物资上对中国的依赖。

面对华盛顿对贸易失衡的担忧,中国本可以选择向更多外国公司开放经济,正如几十年前承诺的那样。中国也本可以兑现在贸易谈判中对特朗普表示的承诺,购买更多美国飞机、原油和大豆。还可以停止补贴钢铁和太阳能板等行业的工厂和国有企业,这些低价商品让许多美国制造商难以为继。

但习近平选择了一条更强硬的路线。

“要强化国际产业链对我国的依赖,形成有力反制和威慑外部人为断供的能力。”习近平在2020年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上这样表示。

简单地说:中国要掌控全球所需关键物资的供应,使对手在使用关税或切断中国联系前三思而后行。

习近平扩大了中国出口,加强了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基地的地位。根据中国央行的数据,这部分是通过指示国有商业银行系统在过去四年、向工业贷款人额外提供约2万亿美元贷款来实现的。

他还为中国引入了新的经济战手段:出口管制、反垄断法以及用于打击美国企业的黑名单制度。

因此,当现任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商品征收高额关税时,中国能够迅速反击。除了以自己的税收措施进行报复外,中国还对大量关键矿产和磁性材料实施出口限制——这些资源的全球供应已经被中国掌控。

这些矿物是制造汽车、无人机、机器人和导弹等产品不可或缺的材料。

在美国,货架可能空置和消费价格上涨的威胁日益加剧,给特朗普政府带来压力。伦敦商品研究公司Argus Media表示,自从中国宣布实施出口限制以来,一些关键矿物的价格已经上涨了三倍。

“这就是为了扭转杠杆,让世界依赖中国,而中国不依赖任何人。这是在逆转令习近平一直感到不满的局面,也就是中国过去对西方的严重依赖。”美国国防部前情报顾问、现任中国事务咨询公司Asdal Advisory负责人克尔斯滕·阿斯达尔表示。

中国仍然在许多先进技术上依赖西方,比如高端半导体和飞机发动机。但中国将供应链武器化的意愿,可能是习近平如何重新定义中国与世界关系、挑战美国主导地位的最鲜明例证,前所未有。

让世界选边站

尽管中美正在开始一些据美国官员所说旨在缓和紧张局势的谈判,但两国似乎已注定将展开一场不留余地的竞争,特别是在人工智能等将塑造未来的关键技术领域。

这种竞争可能会使世界分裂为两个对立的势力范围。在美国敦促其他国家限制与中国贸易的同时,北京也警告称将惩罚那些响应美国的国家,选边压力正在不断加大。

“为了打击美国并对与美国结盟的国家施加代价,中国将动用一切可用的手段。”乔治城大学亚洲研究教授、前奥巴马政府亚洲事务顾问埃文·梅代罗斯表示。

“整个世界,”梅代罗斯接着说,“即将得到一个极为重要问题的答案,我们对与中国的贸易有多依赖,这种依赖对我们来说有多重要?”

事实上,特朗普政府已经显示出无法完全切断与北京的贸易关系,不得不将中国智能手机、半导体和其他电子产品排除在部分关税之外。

特朗普还撤回了对汽车制造商的关税。而中国方面,也已经低调释放信号,可能将部分半导体、救命药物以及其他医疗产品从对美商品征收的125%关税中排除。

尽管如此,密集的关税攻势击中了中国经济的核心引擎。出口是当前因房地产危机和消费信心低迷而疲弱的中国经济中少数的亮点之一。

分析人士估计,如果贸易战持续,中国可能会损失数百万个就业岗位。

“永不下跪!”

习近平多年来一直表示,美国一心想阻碍中国崛起,而这场贸易战似乎证实了他的警告。

分析人士指出,他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倾向于展示中国的强硬态度,把这场贸易战视为他这个毛泽东以来最有权势的中国领导人权威的考验。

他的战略,将体现出他认为中国已不再弱于美国的判断。

2012年上台时,习近平曾承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目标正是围绕习近平构建的神话核心:他是那个重塑中国辉煌、扭转百年屈辱的变革性人物。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习近平修改规则,让自己得以无限期执政。他将国家安全提升为全民优先事项。向战略性产业注入资金,比如他认为能帮助中国更好与美国竞争的半导体。

中国已扩大在电动汽车用锂电池、制造业高端机器人、太阳能板和风力涡轮机领域的主导地位。专家表示,在被视为下一次工业革命前线的人工智能领域,中国也在追赶美国。

习近平还加强了对庞大宣传体系的控制。近期官方宣传力度加大,号召公众准备打一场长期“斗争”。

外交部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段关于贸易冲突的视频,标题为“永不下跪!”

“贸易战最终验证了西方敌对势力确实在试图遏制、压制和包围中国。”阿斯达尔说,“习近平的意思是,我们必须够强硬、够有胆量反击。”

即便最后是习近平先作出让步,他也可以将一次战术性退却,包装成对特朗普的胜利。

“这种权力集中让中国领导人可以毫无阻力地做出大规模政策决定——也可以同样迅速地转向。”《外交事务》杂志最近一篇文章中写道。

中国面临的代价

习近平的长期战略是否足以让中国强大到超过美国,成为头号超级大国,目前还不明朗。对关键技术和经济自给自足的重视,已经加剧了中国与贸易伙伴之间的摩擦,也给许多中国家庭带来了代价。

过去,美国领导人常说,如果中国加强与西方的经济联系,将逐步走向政治自由化并全面拥抱自由市场。但中国按照自己的方式前进,把一党专政体制与资本主义结合,在不丧失政治控制的情况下变得更富有。

习近平在这一模式上更进一步,向国有企业和银行投入更多资本,以确保共产党对经济方向拥有更大话语权。企业家曾一度拥有发展空间,但在习近平领导下,官员们决定哪些行业兴盛,哪些行业倒闭。

一个更加开放、由市场需求而非政治指令驱动的经济,原本可以扩大中国企业和中产消费者的数量与影响力。但那可能会对党的社会控制构成挑战。

“这不是一个国家主义政府所期望的经济模式,这也是为什么即便在政府最高层,长期以来都承认内需不足是个问题。”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中国经济专家黄亚生表示。

他说,“并没有相应的改革。”

长期以来,专家一直认为,增加社会福利支出将使中国经济更加平衡,也更不容易受西方影响。中国经济学家也敦促政府投资医院和养老金,并帮助数亿生活在城市的农村移民获得城市福利。

这些措施被认为对于鼓励普通中国民众减少储蓄、增加消费,从而促进国家经济增长至关重要。

一些专家甚至质疑,习近平是否应该如此激进地挑战美国,而不是遵循前领导人邓小平的著名训示:“韬光养晦”。

“在尚未真正成为超级大国前,中国就已经变得如此雄心勃勃。”专注中美关系的上海学者沈丁立说。

沈丁立提到了北京在南海的扩张性主张、对香港自治的削弱,以及中国出口商品的泛滥使其他国家在贸易中难以竞争。这些因素加在一起,使得全球许多国家对中国疏远,加剧了习近平目前面临的全面反弹局面。

中国曾拥有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用于国家发展,但现在这一环境已经“恶化”。

沈丁立表示。“这非常令人遗憾。”

来源:加美财经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