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财经报社(亚太)讯 一项周四(7月3日)公布的民间调查显示,中国6月份服务业活动扩张速度降至9个月来最低,因需求疲软、在与美国达成脆弱贸易休战的背景下新出口订单下滑。
财新/标普全球服务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从5月份的51.1降至50.6,为2024年9月以来最弱扩张,但仍高于50的荣枯分界线。此外,财新中国综合PMI从上月的49.6升至6月的51.3。
这一数据大致符合官方调查结果,后者显示6月服务业活动略微放缓,从上月的50.2降至50.1。
财新PMI被认为更能反映沿海地区较小、出口导向型企业的走势,而官方PMI主要跟踪大型和中型企业,包括国有企业。
财新智库高级经济学家王喆表示:“近期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出现分化,部分领域消费超预期增长,而投资和工业生产的增长动能减弱。”
他补充称:“要认识到外部环境依然严峻复杂,不确定性上升,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尚未根本解决。”
持续的通缩压力和房地产危机继续削弱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需求和增长。尽管中美已达成框架性贸易协议,但分析人士预计美方关税最终仍将远高于历史水平,这将继续给出口商和政策制定者带来压力,促使他们寻找替代市场或刺激内需。
6月份供需两端扩张均有所放缓,新订单分项指数回落。外部不确定性打击服务出口,新出口业务连续第二个月下降,降幅为2022年12月以来最大。
服务企业在招聘上依然谨慎,就业分项指数在5月回升后6月再度下滑,导致未完成业务积压速度创一年新高。
平均投入成本升幅放缓叠加竞争加剧,令6月产出价格创三年多来最大降幅,显示市场竞争激烈。
尽管整体行业信心保持乐观,但6月的业务预期与5月基本持平。
6月制造业和建筑业改善的迹象让人对北京在美方提高关税的背景下进一步出台刺激措施的可能性产生怀疑。然而,房地产价格仍在筑底,拖累家庭财富和信心,而持续的通缩压制消费需求。
中国央行在最新货币政策会议后对经济做出了更乐观的评估。这让部分分析师认为,短期内刺激政策的迫切性有所下降,因为经济扩张步伐仍有望实现官方设定的二季度约5%的增长目标。
摩根大通的数据显示,服务消费在中国经济总量中仅占18%,不到美国的一半。摩根大通上月的一份报告称:“中国的低消费主要反映的是服务消费偏低,而不是商品消费疲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