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财经报社(亚太)讯 英国《金融时报》周二(5月6日)报道称,中国制造商正试图利用美国当局难以监管的一个机制,通过不实低报运往美国的货物价值来逃避特朗普(Donald Trump)政府的关税。
(截图来源:英国《金融时报》)
《金融时报》审查了中国化学品和包装供应商以“完税后交货”(Delivery Duties Paid)方式向美国小公司发货的报价。所谓DDP是指出口商负责支付所有关税与运费的一种方式。
供应商表示,这一流程将使他们能够大幅降低关税成本,因为他们可以故意低报所发运商品的价值,或修改商品类型以降低所需缴纳的关税。
物流平台Flexport首席执行官Ryan Petersen表示:“我们越来越常看到中国工厂提出替买家支付关税的做法,然后再将商品以低于应征关税的价格卖到美国。”
《金融时报》称,这种做法可能会破坏激励美国企业从国内制造商采购产品的努力,而这正是特朗普总统征收关税的目的之一。此外,它还可能暂时使美国消费者免受一些日常用品价格上涨的影响。
长期协助企业处理中国进口事务的美国律师Dan Harris表示:“这根本就是规避关税的手法。”
Harris补充道,虽然联邦检察官会追究参与此类行为的美国公司,但“对中国出口商本身却几乎无能为力”。
拥有物流公司ShipHero和武术器材经销商93 Brand的Aaron Rubin表示,他的中国供应商“已提出采用DDP方式支付(额外关税)。他们说‘我们将承担100%的关税’……我一毛钱都不用出。”
Rubin等企业主已向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CBP)报告这种做法,他们担心接受这类交易的竞争对手,会让守法的企业处于不利地位。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加州食品制造商老板表示,特朗普上调关税后不久,一家中国供应商就提出“可修改发票上的销货成本帮我逃税”。
一些与美国企业接洽的中国公司主动提出注册成为“外国进口商”,这将使他们对所欠关税负有法律责任。
在主要经济体中,美国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国家,它允许未在该国设立机构的外国公司缴纳少量保证金,以注册为进口商,这使得当局难以执行巨额罚款。
2008年的一份政府报告发现,美国司法部很少追究“外国进口商”的欺诈案件,因为“基于拖欠关税的追税行动不太可能在外国法庭成功提起”。
保守派智库传统基金会(Heritage Foundation)的“2025项目”报告也强调了这个问题,该报告已成为特朗普政府部分政策制定的蓝图。
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该部门“通过法定权力、先进系统与执法程序来执行关税政策”,并强调“因应近期总统行政命令,将依法采取最严厉的处罚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