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财经报社(北美)讯 周二(7月8日),市场和经济观察人士在应对特朗普再度上演的贸易行动时,越来越关心一个问题:那些长期承诺的贸易协议到底什么时候才能落地?
本周伊始,特朗普承诺将会有一系列“信函和/或协议”,但到目前为止,几天过去了,人们只看到了“信函”,没有看到真正的协议。而在周一,他已单方面宣布对14个国家征收关税。
周二早上,特朗普继续强调“信函”,承诺“今天、明天以及接下来的一小段时间内”还会有更多信函,并再次重申他通过行政命令设定的8月1日最后期限的严肃性。
他在Truth Social上写道:“不会给予任何延期。”
特朗普已承诺在那一天对韩国和日本征收25%的关税,对其他一些国家征收的税率甚至高达40%,这些数字与他在4月首次提出时的关税水平几乎一致(当时曾令股市大幅波动)。
但人们关心的降税或缓和的“协议”公告目前还没有出现。周一晚间,特朗普的表态听起来也不像是短期内会有一连串降税协议落地,至少未来几天内不会。
特朗普在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共进晚餐时表示:“我们和印度的协议很接近了。”但他紧接着又补充道:“至于其他国家,我们也见过面,但我们觉得无法达成协议,所以就只好给他们寄封信。”
有分析认为,总统此番言论在某种程度上是谈判策略,因为从多个渠道来看,美国与印度及欧盟的谈判确实在推进中。
但这也让市场开始质疑:本周是否会因缺乏“胡萝卜”(即4月时承诺的降税协议)而更多被视为对市场不友好的举措,毕竟这波行动更像是“棒子”。
雷蒙德詹姆斯(Raymond James)的Ed Mills表示,总体来看,市场接下来几天很可能面临“短期贸易升级”,因为谈判时间表正在推到月末。
这将“持续带来与贸易相关的不确定性,因为最后期限不断变化”。
Wolfe Research的Tobin Marcus在另一份报告中补充道:“我们认为,特朗普反复强调解放日(8月1日)威胁,是一个鹰派信号。”
他还说:“投资者可能完全不把这些威胁当回事,但我们不难想象,这些关税最终真的会生效。”
两个焦点谈判:印度与欧盟
特朗普的最新表态,似乎与他的幕僚们唱了反调。财政部长Scott Bessent几小时前才在CNBC上表示:“我们将在未来48小时内公布几项协议。”但从各方信息来看,未来数小时到数天内,相关进展公布的可能性依然很大。
在美国前十大贸易伙伴(约占美国贸易总额的75%)中,本周有七个国家预计不会出现新的进展。
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国处于不同的时间线;越南和英国已经达成协议;韩国和日本本周已收到了信函。
剩下的就是印度、欧盟和台湾。其中,印度和欧盟最有可能率先达成协议。
彭博社援引多方消息称,周一和周二的报道都表明,欧洲距离达成一项协议已经很近,可能会将关税水平维持在10%,并对飞机、酒精等部分产品给予豁免。
另一场备受关注的谈判是与印度。据称印度方面表示已提出最后方案,协议是否达成就看特朗普的了。
曾在拜登政府贸易团队任职、现供职于Wiley Rein律师事务所的国际贸易律师Greta M.Peisch表示,从目前关于印度的消息来看,“确实取得了进展,但还不足以宣布达成协议。”
她补充说,印度与韩国、日本等国不同,它在谈判初期设置了更多贸易壁垒,所以在达成协议时“可操作空间更大”。
特朗普周一晚上的表态也无意间释放了积极信号,他先是说“我们已经达成协议”,随即又改口称“我们和印度很接近达成协议”。
本周和本月的谈判结果,对经济和市场都存在不小的影响。
周二上午,Yale Budget Lab对特朗普周一寄出的第一轮信函进行了测算,若他全面执行,平均有效关税水平将达到17.6%,是自1934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市场观察人士还指出,一旦协议宣布,有助于在周一股市下跌后稳定市场。
Pangaea Policy的Terry Haines周一表示,初期的市场下跌很可能会在中周前被多项贸易协议利好所抵消。
他写道:“这轮小幅回调后,很可能在本周中期迎来多项贸易协议的利好。”他还特别提醒道:“重点关注美印第一阶段协议。”
编辑点评
本周,随着特朗普政府对14个国家单方面宣布加征关税、同时持续放出“即将达成协议”的信号,全球贸易谈判的不确定性再度加剧。一边是以关税施压为谈判筹码,一边是对关键经济体如印度和欧盟释放缓和信号,特朗普的贸易策略在强化强硬姿态的同时,也留出了回旋空间。
对于市场而言,短期内关税威胁与潜在协议消息交织,叠加美股、汇市、商品市场的敏感度,或将带来阶段性波动。而特朗普选择在大选年重启贸易议题,也凸显了其以贸易政策撬动选票和产业格局的意图。
接下来,印度和欧盟是否能尽快交出“可视化的协议”,以及特朗普是否会在8月1日执行“零延期”政策,将成为市场观察的核心变量。无论最终结果如何,近期的关税博弈提醒投资者,全球贸易和供应链风险依旧需要密切关注,投资组合也需保持灵活和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