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沙特能源政策转向引发油价暴跌,全球石油市场格局或生变

2025-05-02 00:17:18
琳琳总总
商务主编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摘要:5月初,国际油价大幅下跌,WTI与布伦特油价双双跌破关键关口,源于沙特放弃稳价转向扩产保市占的能源政策。沙特拒绝继续减产,打压违规增产的OPEC+成员,并争夺市场份额。叠加全球贸易紧张、需求下调,油市面临持续下行压力。

5月1日,国际油价遭遇重挫。截至发稿,WTI原油期货价格暴跌近3%,报每桶56.53美元,布伦特原油也下跌2.62%,跌至59.46美元,跌破关键的60美元关口。回顾刚刚过去的4月,油价累计跌幅刷新三年多来的单月最大跌幅纪录——纽约原油期货下跌超过18%,布伦特原油则下滑超15%。

多方消息显示,导致这一轮油价急跌的核心原因之一,是沙特对其能源战略的重大调整。据财联社援引知情人士透露,沙特政府正在向盟友和行业人士传递一个明确信号:沙特准备接受长期低油价,并不打算通过进一步减产来支撑市场。这一表态标志着沙特可能正在从“稳价”向“保市占”策略转型。

作为OPEC+联盟的领导者,沙特过去五年来通过积极限产来维护油价稳定。然而,这种局面正发生根本性变化。业内普遍解读认为,沙特此举是对部分成员国(如伊拉克和哈萨克斯坦)长期超产行为的反制,同时也意图收复被美国、圭亚那等非OPEC产油国蚕食的市场份额。

更引人关注的是,此次政策转向也可能带有地缘政治考量。有分析指出,沙特的增产动作可能是对美国呼吁压低油价的回应。美国总统特朗普计划于5月访问沙特,并有望达成包含武器和核合作协议的一揽子交易。在此背景下,沙特扩大产量既可安抚盟友,又可巩固其在全球能源市场的主导地位。

与此同时,多个OPEC+成员国已宣布将在5月实施高于预期的增产计划,日增产规模扩大至41.1万桶,是原定目标的三倍。这一集体增产决定,加之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升级,导致国际油价迅速跳水。

PVM原油分析师指出,尽管OPEC+正努力维持内部团结,但实际操作中可能会继续向市场释放额外原油。此外,如果乌克兰危机和伊朗问题的外交斡旋取得进展,全球供应或进一步宽松。在需求端,受全球贸易战影响,原油消费预期正在下调,市场整体面临“供过于求”的双重打击。

从财政角度看,尽管沙特原油开采成本极低,但其国家财政高度依赖石油收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数据显示,沙特需油价在90美元以上才能实现预算平衡。相比之下,阿联酋等产油国对高油价的依赖程度则相对较低。消息称,为应对低油价的长期可能性,沙特已做好增加借贷、压缩支出乃至削减重大项目的准备。

不仅沙特,OPEC+中的另一重量级成员——俄罗斯,也可能在6月决定配合增产。当前俄罗斯预算平衡点约为每桶70美元,但受俄乌战争持续影响,其财政支出高企,亦需通过扩产缓解压力。

与此同时,全球能源需求预期也在不断下修。国际能源署(IEA)在4月发布的报告中表示,受贸易摩擦和经济不确定性拖累,2025年全球石油日均需求增长将较原预测下调30万桶,仅为73万桶;到2026年,这一增长将进一步降至69万桶/日。OPEC亦在最新月报中同步下调了对2025年和2026年的原油需求增长预测。

总体来看,随着沙特等核心产油国重新审视市场战略,全球石油市场正面临一场结构性重塑。油价的下行通道或将持续,而这背后的博弈不仅关乎经济利益,更关系到全球能源话语权的再分配。石油行业的“新常态”,或已悄然来临。

1. 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标明来源为FX168财经。商业性转载需事先获得授权,请发邮件至:media@fx168group.com。
2. 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FX168财经立场。我们提供的交易数据及资讯等不构成投资建议和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