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目录
市场概况:油价持续承压
根据 www.TodayUSStock.com 报道,油价近期持续承压,布伦特原油价格跌至68美元/桶,创2023年3月以来最大单周跌幅。Phillip Nova分析师普里扬卡·萨切瓦(Priyanka Sachdeva)指出,欧佩克+超预期增产与特朗普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是油价下行的主要驱动因素。欧佩克+决定自8月起将日产量提高54.8万桶,超出市场预期的41.1万桶。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宣布自8月1日起可能对部分进口商品征收10%至70%的高额关税,引发市场对全球经济放缓和石油需求下降的担忧。美元走弱为油价提供有限支撑,但不足以抵消供需失衡与贸易战风险的负面影响。
欧佩克+增产:供应过剩加剧
欧佩克+于7月5日宣布8月每日增产54.8万桶,延续5月至7月每月41.1万桶的增产速度,超出市场预期。包括沙特阿拉伯、俄罗斯、伊拉克在内的八个主要产油国表示,此决定基于“稳定的全球经济前景和低石油库存”。然而,实际增产效果有限,5月仅增产15.4万桶/日,远低于计划。增产旨在惩罚超配额生产的成员国(如哈萨克斯坦、伊拉克)并抢占市场份额,但加剧了全球供应过剩预期。国际能源署(IEA)预测,2025年全球石油供应将达1.03亿桶/日,超过需求,导致布伦特原油价格从4月初的76美元/桶跌至65.22美元/桶,创三年低点。
特朗普关税:需求前景黯淡
特朗普政府4月2日宣布的“解放日”关税计划对油价构成显著压力,尽管油气及成品油进口获豁免。针对中国商品的145%关税及对其他国家的10%至70%关税可能推高通胀并抑制全球经济增长。J.P. Morgan将全球经济衰退概率从40%上调至60%,预计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减少50万桶/日。关税还推高美国炼油厂的原料成本,尤其在钢铁关税影响下,页岩油开采成本上升,限制国内产量增长。对伊朗和委内瑞拉的“二级关税”威胁可能减少其合计240万桶/日的出口,部分抵消欧佩克+增产影响,但贸易战对亚洲经济(中国和印度)的冲击加剧需求担忧。中东局势缓和进一步削弱地缘风险溢价,油价下行压力加大。
以下为关税对关键行业的潜在影响数据:
行业 | 潜在影响 | 代表公司 | 预计影响 |
---|---|---|---|
能源 | 炼油成本上升,需求放缓 | ExxonMobil, Chevron | 成本上升5-10%,需求下降2-3% |
制造业 | 原材料成本增加 | General Motors, Ford | 成本上升10-15%,毛利率下降 |
消费品 | 价格上涨,销量下滑 | Walmart, Target | 价格上涨3-5%,销量下降1-2% |
美元走弱:有限的油价支撑
萨切瓦指出,美元走弱是油价的唯一支撑因素。美元指数(DXY)近期从高点回落约2%,因油价以美元计价,美元走弱降低国际买家的购买成本。然而,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当前4.25%-4.50%的利率政策“适度限制性”,短期内无降息计划,限制了美元进一步下跌的空间。市场对全球经济放缓的担忧盖过了美元走弱的支撑作用,油价预计在60-70美元/桶区间波动。
总结与投资展望
欧佩克+超预期增产与特朗普关税威胁的双重压力,使油价前景黯淡。布伦特原油跌至68美元/桶,创三年低点,全球供应过剩与需求放缓预期加剧。欧佩克+的增产决定加剧供需失衡,国际能源署预测2025年供应将超需求103万桶/日。关税政策推高企业成本,70%可能转嫁给消费者,引发通胀并抑制消费,全球经济衰退概率升至60%。美元走弱提供有限支撑,但不足以扭转下行趋势。短期内,油价可能在60-70美元/桶区间波动,投资者需关注8月1日关税实施情况及欧佩克+5月会议的产量调整。
从逻辑上看,能源板块(如ExxonMobil、Chevron)短期内面临下行压力,适合短线做空机会。长期投资者可关注新能源领域(如太阳能、风能),因油价低迷和全球电动车补贴(2024年达2400亿美元)加速能源转型。建议分散投资,结合技术分析(如布伦特原油RSI超卖信号)规避波动风险,密切跟踪全球贸易谈判、中东局势及美联储货币政策变化。
投行与机构点评
欧佩克+增产与关税威胁加剧油价下行压力,全球需求放缓是主要风险。
油价在60-70美元/桶区间波动,短期内缺乏显著上行催化剂。
美元走弱为油价提供有限支撑,贸易战与供应过剩主导市场情绪。
来源:今日美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