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不建议押注人民币单向升值”!美国结束加息、
中国
GDP
回升 兑美元“明年上看6.9”
go
lg
...
6.6,前提是在美国结束加息周期,并且
中国
GDP
同时回升下发生。高盛则更为积极,预测未来12个月将上看6.9水平。 中国分析师提到,当美国通胀回落后,美联储可能在2023年中期前后结束加息,同时继重新开放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将出现回升,预计明年人民币/美元将上涨约5%,触及6.6附近。 报道引述分析师所称:“2023年上半年,人民币可能会整理于7附近,原因是美国利率可能仍会得到上调,并提振美元指数。 ” “不建议投资者押注人民币单向升值,因为人民币也可能受到中美关系、全球地缘政治局势和国内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原司长管涛总结,今年人民币汇率大起大落。 管涛11日发表演讲指出,今年美联储开启了超预期的加息周期,在这种情况下,叠加其他因素的影响,中国遭遇了各种冲击,可以检验前些年中国金融改革开放发展的成果。 今年人民币汇率大起大落,年初还在升值,但3月初起冲高回落,8个月时间从6.3元跌到7.30附近,跌了13%以上。11月初人民币汇率触底反弹,到12月初又升回7.0以内。 在这一过程中,境内外汇市场供求基本平衡,没有出现抢购和囤积外汇的情况。外资今年2月开始持续减持人民币债券资产,到10月份已经连续9个月减持累计将近7000亿元人民币,约合1000亿美元,相关市场仍然保持平稳运行。 今年中国资本流出的规模大幅度增加,特别是短期资本的流出。短期资本外流规模创到2017年以来的同期新高,相比2015和2016年更好,但相比2017年以来的规模更大一些。 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国际收支保持了自主平衡。今年,很多亚洲国家抛售外汇储备干预本币汇率贬值。但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外汇储备不降反增,储备余额减少2212亿美元,其中,交易引起的外汇储备实际增加610亿美元,全球股汇债“三杀”引发的负估值效应2822亿美元。 他强调:“这些超预期的冲击是对前期中国金融改革开放发展成果是一个很好的检验。因为一个政策好不好不是看顺风顺水的时候,应该是看逆风逆水的时候,能不能经受极端市场情形的考验。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市场还是比较有韧性的。” 中国国家卫健委26日晚间公告《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明确指出,明年1月8日起,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取消入境后全员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亦取消划分高低风险区。 高盛将这个“方案”视为中国迈向全面重新开放的重要一步,但对当地医疗系统近期面临的更多挑战持谨慎态度。当前大城市是疫情的“震央”,而即将到来的春运会把疫情带到广大农村地区,届时医疗资源本就薄弱的农村地区将面临更大挑战,政府应尽快准备好ICU床位、药物和医护人员。 尽管卫健委已停止发布新冠确诊数据,但根据香港、台湾的经验表明,中国大陆每日新增病例可能会在12月下旬或1月达到峰值。因此,高盛更加笃定预测中国今年第四季的GDP为1.7%,这个数字低于市场预期。 但长期来看,重新开放将起到积极影响,高盛展望中国2023年的GDP增长为5.2%,高于市场预期,并将导致人民币升值。 高盛维持预计未来12个月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可小幅升值至6.9水平。#2023年前景展望#
lg
...
小萧
2022-12-29
恢复信心恐没那么简单!未来几个月中国经济前景黯淡 但明年或迎来强劲反弹
go
lg
...
有经济学家表示,中国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对经济和信心造成了的一定的损害,在中国完全解封之后,经济恐不会马上反弹,明年第一季度前景仍不容乐观。
lg
...
夏洛特
2022-12-29
北京、上海、广东“带头冲”!中国解封后全力拼经济 “4省市听命搞定混乱局面”
go
lg
...
中国解封后全力拼搏经济,中国国家发改委周二指出,北京、上海、广东与安徽领头,4省市听命搞定混乱局面。
lg
...
小萧
2022-12-28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经济恢复需要综合施策,首要是恢复信心和正常的经济秩序
go
lg
...
所增大。统计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
中国
GDP
为87.03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0%,比上半年加快0.5个百分点,呈现缓慢恢复态势。 经济增长乏力的重要原因是消费疲弱,2022年的多项消费支出低于趋势水平。李扬,中国消费疲弱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收入增长缓慢,消费的主体是居民,而消费的基础则是居民收入增长,遗憾的是,近几年来,居民收入增长不快。二是居民债务负担加重。据统计,2020年底,中国居民每年债务还本付息额相当于当年可支配收入的15%,这个水平比美国的高出一倍。三是疫情的反复,从根本上侵蚀了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长基础,抑制了居民的消费能力。 当前,国内的投资增速全面下降,其中的房地产投资下行尤其显著。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房地产市场从过去20余年的趋势性上升,近年来已开始进入趋势性下降通道。第三个问题是,国内的对外经济活动疲弱,受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速下行、美国消费需求从商品转向服务、东南亚对我国出口替代、国内出口企业因疫情发展的不确定性导致生产中断和谨慎接单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我国三季度出口走弱,8月出口环比增速已经转负。在内需疲软导致出口转内销难度较大的情况下,出口价格竞争加剧,加之进口价格高涨,我国贸易条件进一步恶化。 关于就业,李扬认为,我国出现了较严重的结构性视野,主要表现有四,一是16-24岁以及20~24岁的城镇青年调查失业率接近20%,二是大学生、年轻人所青睐的行业萎缩的比较厉害。三是已外出农民工劳动的饱和程度整体不高,建筑、房地产等行业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增多,就业饱和程度不高,再就业难度很大,结构性矛盾突出。四是人力资本流动通道变窄、灵活就业群体保障不足。在居民收入增长受限、城镇消费不振的环境下,可能形成“低消费/低就业”螺旋。 论及我国的金融财政状况,李扬表示了较大的担忧。 在金融领域,我国自2021年便已出现“宽货币、紧信用”现象,诸如企业和居民等广大实体经济主体广泛地转变行为方式:企业从利润最大化转向负债最小化,居民则从借钱购房和消费,转向少支出和增加预防性储蓄;金融机构则从过去的控贷、限贷,转向如今的推销贷款,中央银行则从控制银根转向鼓励银行贷款,如此等等,都表现出典型的“资产负债表冲击”。 在财政领域,“四本账”的状况均不理想。由于经济下行和疫情冲击,我国一般公共预算顺理成章地增支减收,进而导致赤字和债务增加。政府基金预算亦然,特别是其中的土地出让收入由于房地产市场不景气而减收较多,使得地方政府的财政状况恶化。 面对这些情况,今后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大方向便已清楚,这就是:财政政策要走向前台。李扬认为,借鉴2008年四万亿财政刺激计划的经验,借鉴日本在“失去的30年”中所采取的各类政策及其协调配合的模式,大规模动用政府财政手段,兴办公共工程,增加公共支出,可能是恢复经济的主要路径。不久前中央深改委关于“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安排,也为实施这一战略提供了条件和政策保障,达成这一目标,财政政策显然应当增加支出,政策重点则需要从过去几年的收入端,即大规模减税降费,转向支出端,即大规模增加公共支出。“二十大”报告在阐释未来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时惜字如金,但却凸显了“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和“着力扩大内需”的重要性。前者涉及宏观经济治理的体制机制建设,后者则涉及政策的重点。 应当清醒地看到,当前国际形势并不太有利,国内形势也有一些长期的积累的矛盾在逐渐显露。面对复杂的局面,我们需要多措并举。其中最重要的则是恢复信心和恢复正常的经济秩序。李扬指出,“我们要做好应对困难局面准备。中国经济的韧性和弹性仍然存在,因此,中国经济仍然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经济之一。”
lg
...
金融界
2022-12-27
哀鸿遍野!新冠疫情海啸席卷全国 中国经济前景黯淡
go
lg
...
随着新冠疫情席卷全国,各个行业都遭遇了冲击。彭博社8项早期指标的综合指数显示,中国12月的经济活动较11月已经疲弱的增长速度有所收缩,新的一年前景黯淡。
lg
...
夏洛特
2022-12-27
加大对民企支持力度!中国股市只要上涨1000点,社会财富就会增加20多万亿,缺钱、少资本问题迎刃而解
go
lg
...
证券化率。而中国股市市值12万亿美元,
中国
GDP
是17.7万亿美元,中国股市和GDP相比是0.7倍,所以中国的股市有相当大的潜力。 刘纪鹏举例,美国像马斯克那样的世界首富,均是靠资本市场叱咤风云,这就是市场大道至简规律所在。 同时,随着养老基金、企业年金进入,股市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利益。如今股市估值相对较低,仍然是最可行的选择之地,因此刘纪鹏建议推出积极的资本政策,使资本市场率先成为共同富裕的平台,并与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三策并举。
lg
...
金融界
2022-12-26
刘纪鹏:中国股市只要涨1000点 缺钱缺资本问题就都解决了
go
lg
...
证券化率。而中国股市市值12万亿美元,
中国
GDP
是17.7万亿美元,中国股市和GDP相比是0.7倍,所以中国的股市有相当大的潜力。 刘纪鹏举例,美国像马斯克那样的世界首富,均是靠资本市场叱咤风云,这就是市场大道至简规律所在。 同时,随着养老基金、企业年金、教师共同基金的进入,股市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利益。如今股市估值相对较低,仍然是最可行的选择之地,因此刘纪鹏建议推出积极的资本政策,与宽松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三策并举。
lg
...
金融界
2022-12-26
中国高官:中国经济已挺过最困难时刻 华尔街如何看待中国明年前景?
go
lg
...
中共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尹艳林表示,中国经济已挺过了最困难时刻,明年经济运行有望整体好转。
lg
...
夏洛特
2022-12-25
一定能度过最难关!美国务院担忧中国疫情 获得官方正面回应
go
lg
...
莱斯在国务院的每日简报会上说:“考虑到
中国
GDP
的规模和中国经济的规模,这种病毒造成的死亡人数令世界其他地区感到担忧。这不仅对中国在应对新冠方面处于更有利的地位有好处,而且对世界其他地区也有好处。” (来源:路透社) 他补充说,只要病毒传播,它就有可能发生变异并在任何地方构成威胁。他说:“在这种病毒的许多不同排列过程中,我们已经看到了这一点,这当然是我们如此专注于帮助世界各国应对新冠疫情的另一个原因。” 自12月7日解除限制以来的低死亡人数与其他国家采取类似措施后的情况不一致,据官方统计,在大流行期间,中国仅遭受5237例与新冠相关的死亡,其中包括最近的两例死亡,仅占其14亿人口的一小部分。 中国各地城市周二(20日)争先恐后地安装医院病床并建立发烧筛查诊所,因为当局报告又有5人死亡,国际社会对北京出人意料地放任病毒传播的决定越来越担忧。中国本月开始废除其严格的新冠清零封锁和测试制度,此前抗议遏制病毒传播三年但给社会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带来了巨大代价。 现在,随着病毒席卷这个拥有14亿缺乏天然免疫力且长期受到保护的国家,人们越来越担心可能的死亡、病毒变异以及对经济和贸易的影响。 “另一个国家的每一波新的流行病浪潮都会带来新变种的风险,而且爆发的规模越大,这种风险就越高,而中国目前的浪潮正在形成,” “另一个国家的每一波新的流行病浪潮都会带来新变种的风险,而且爆发的规模越大,这种风险就越高,而中国目前的浪潮正在形成,”该研究所负责研究的副院长亚历克斯库克说。新加坡国立大学苏瑞福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亚历克斯·库克(Alex Cook)说。 “但是,如果中国要达到流行状态,那么在未来没有封锁以及由此造成的经济和政治损害的情况下,中国不可避免地必须经历一大波新冠疫情。”#新冠疫情#
lg
...
小萧
2022-12-20
12月20日国内四大证券报纸、重要财经媒体头版头条内容精华摘要
go
lg
...
明年将现“V”形反弹?国际投行看好
中国
GDP
增速超5% 近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经济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部署,指向提振经济和重振信心。根据第一财经的采访和观察,目前国际投行纷纷对2023年中国GDP增速给出了超过5%的目标预测,这也超出了市场预期。 经济参考报 十一部门多措并举推动家政进社区 记者12月19日获悉,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等十一部门近日印发《关于推动家政进社区的指导意见》,旨在推动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进一步扩大居家养老、育幼服务供给,增加社区就业,创新消费场景,引导家政服务充分融入社区生态体系。 看好中国资产 海外机构纷纷加仓 最新披露的持仓数据显示,包括摩根资管、安本投资等在内的多家外资机构旗下中国股票基金产品11月出手加仓A股,涉及行业包括大消费、以及部分新能源个股。外资机构表示,2023年A股市场回报率将逐步提升,随着明年经济稳步复苏,消费、服务业等多个板块将随之受益。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lg
...
东方财富网
2022-12-20
上一页
1
•••
61
62
63
64
65
•••
7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美股收评】华尔街悲观情绪暂时缓解 美国股市三大股指持续反弹 标普500创20年来最长连胜记录
lg
...
单月关税收入破174亿美元!特朗普利用关税疯狂吸金 试图改写美国贸易战纪录
lg
...
工资增速放缓或为金价提供支撑 美联储下半年降息可能性加大
lg
...
【美股天天说】亚马逊(AMZN)引以为傲的AWS反而拖后腿 积极指引为何反而暗藏隐患?
lg
...
许浩:5.3非农引爆市场,黄金暴涨暴跌!后市黄金怎么看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2讨论
#链上风云#
lg
...
91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2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