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努力回报投资者;四是持续落实股份回购工作,积极维护公司价值和广大投资者的利益;五是严守市值管理红线底线,强化合规管理和内部控制,防范各类风险。未来,公司经营团队和全体员工将把握新阶段,奋进新征程,展现新姿态,全面完成 2025年各项目标任务,为上市公司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二、问答环节 1.【查询-004】高管您好,请问您如何看待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谢谢。 答:您好,感谢您对本公司的关注。公司预计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如下:(一)预计铜需求具有长期增长趋势。在未来能源转型与人工智能发展浪潮下,随着铜的应用愈发广泛,铜市场仍存在较大增长潜力。首先是数据中心建设。大型数据中心的建设需求急剧上升,大量的铜用于电力传输、存储和散热系统。其次是可再生能源领域。清洁能源技术正在迅速发展,如风电、光伏、储能等,不断推升铜的消费量。最后,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也成为铜需求的重要驱动力。(二)铜精矿供应紧张,进口矿加工费下行压力大。全球铜矿品位下降、资源限制、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使得铜矿稀缺性逐渐凸显,铜精矿供应较为紧张。相对于铜冶炼产能的增长,铜精矿供应面临较大缺口,冶炼厂竞争加剧,进口矿加工费下行压力大,冶炼厂利润承压。(三)铜材加工行业正加速向高端化制造与绿色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型升级。在政策引导与市场需求双重驱动下,行业头部企业正加快实施工艺革新与智能制造改造,推动产品结构向高性能、高附加值、绿色化方向升级,市场份额将进一步向技术领先、绿色生产能力突出的优势企业集中。 2.【查询-003】高管您好,能否请您介绍一下本期行业整体和行业内其他主要企业的业绩表现?谢谢。 答:您好,感谢您对本公司的关注。(一)2024 年公司所处行业情况如下:1.铜消费维持高景气度,铜价高位波动。2024 年铜消费需求持续增长,据ICSG统计,2024 年全球精炼铜消费量增速为2.9%,中国仍是全球铜消费的核心驱动者。电力行业是国内铜消费的主力,主要受益于特高压输电、电网改造的加速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速增长成为铜消费领域最大的增量。全球绿色转型背景下,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中用铜需求持续攀升。家电领域受益于消费补贴政策及出口回暖,铜材需求保持韧性。2.铜矿供应偏紧,冶炼现货加工费大幅下滑。根据统计数据,2024 年全球铜产量为 2,300 万吨,同比增长 1.77%,总体相对平稳。但全球铜冶炼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中国以外的地区,如印度、印尼和刚果等多个国家启动或增加了新的铜冶炼产能,使全球冶炼产能增加 160 万吨。相对于冶炼产能的增长,铜矿供应偏紧,导致冶炼厂铜精矿现货加工费大幅下跌。3.铜材加工稳中有进,供需呈现结构性波动。根据统计数据,2024 年中国铜加工材综合产量为 2,125 万吨,比上年增长 1.9%。行业结构性调整显著,传统黄铜产品需求因地产建材领域低迷而萎缩,而紫铜类产品(如紫铜带、铜箔)因新能源汽车、储能、光伏、电力电子等新兴领域需求激增,形成"黄减紫增"格局。技术创新成为关键驱动力,如高精度无氧铜带、极低轮廓电子铜箔等技术突破,推动高端应用领域发展。(二)行业其他企业业绩情况请查阅相关企业公告,如江西铜业、云南铜业等。 3.我提几个问题: 1、米拉多二期是否能按时在 6月正式投产,如果不是具体在什么时候;2、米拉多二期投产后,成本能否出现当时规划的下降 20%左右;3、大股东层面是否还有铜矿资源,大概多大量,长期是否能注入上市公司 答:您好,感谢您对本公司的关注。(一)按目前二期工程建设进度状况,预计 2025年6月米拉多铜矿具备试生产条件,具体投产情况请以公司信息披露为准;(二)二期项目按规划达产达标后,预计固定成本将会有一定摊薄,具体成本情况请关注公司定期报告;(三)公司未来如果有资产注入计划,将按相关规定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4.【查询-002】高管您好,请问贵公司未来盈利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有哪些?谢谢。 答:您好,感谢您对本公司的关注。公司未来盈利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有以下几点:(一)规模和技术优势。公司为国内主要阴极铜生产企业和铜箔生产企业,在铜矿采选、铜冶炼及铜箔加工等领域有着深厚的技术积累。公司是国内最大的阴极铜生产企业之一,阴极铜年产能超 170 万吨。(二)科技与人才优势。紧跟国际科技产业发展趋势,瞄准世界领先水平,聚焦铜基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取得了一大批科技创新成果,为公司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三)交通和区位优势。公司地处华东长三角地区城市群,江海港口、高速公路、铁路干线等交通网络畅达。从国外进口铜精砂到南通港等沿江港口卸货后沿长江水运到公司,运输成本处于相对优势。华东地区经济总量大,铜消费量占全国用铜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公司在销售市场具有较强的区域经济优势。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的持续推进,为公司业务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四)完整的产业链优势。公司铜产业集采矿、选矿、冶炼、加工于一体,体系完整,产业链得到横向拓展、纵向延伸。 5.【查询-001】高管您好,请问贵公司本期财务报告中,盈利表现如何?谢谢。 答:您好,感谢您对本公司的关注。2024 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455.31 亿元,同比增长 5.88%;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28.09 亿元,同比增长 4.05%。2025 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52.22 亿元,同比增长 7.65%;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11.29亿元,同比增长2.93%。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