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莲花控股收盘下跌3.42%,滚动市盈率60.67倍,总市值121.63亿元
go
lg
...
以味精、鸡精为主导,以其他调味品系列、
小麦
面粉系列产品组合的绿色产品结构。涉及的产品主要有味精、鸡精和其他调味料、面粉、挂面、面包糠及其他面制品、大米、调味酱、食用油、淀粉、糖类物质、矿泉水等。莲花健康的中小包装味精在终端市场仍居于主导地位,同时,拥有国内最大的鸡精汤块出口基地。公司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研发平台,在味精、鸡精汤块及相关产品的生产和技术工艺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具有诸多国内领先的专有技术,很多技术在同行业具有领先水平。公司曾是国务院重点扶持发展的520家企业之一,被农业部等8部委认定为全国第一批151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确定为全国首批41家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企业。在中国食品行业率先获得IS0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是首家通过HACCP体系认证的调味品行业企业。“莲花”商标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被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审定为首批“中国名牌”,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近年来,通过深化改革、固本创新,公司经营发展持续向好,内生动力显著增强,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发展质量不断提高,已进入提速度、扩规模、提质量、增效益的新阶段。当前,公司正全面贯彻落实521品牌复兴战略,深入推进年轻化、数字化、国际化、智能化和场景化建设,加快新产品研发、新渠道建设、新机制实施、新人才引入,并在持续做强主业基础上,开辟第二增长曲线,进军智能算力、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领域,着力把公司打造成为一家综合优势更加突出、核心竞争力更强、市场占有率更高的绿色智能型制造企业,努力为经济社会和谐健康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最新一期业绩显示,2024年三季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35亿元,同比19.84%;净利润1.65亿元,同比74.58%,销售毛利率23.48%。 序号 股票简称 PE(TTM) PE(静) 市净率 总市值(元) 93 莲花控股 60.67 93.62 7.10 121.63亿 行业平均 39.70 39.07 5.08 133.28亿 行业中值 28.22 27.54 2.47 51.17亿 1 佳隆股份 -3410.66 -51.47 2.08 23.02亿 2 祖名股份 -434.48 50.51 2.02 20.44亿 3 品渥食品 -342.67 -41.04 2.90 30.11亿 4 骑士乳业 -223.67 -223.67 2.49 19.46亿 5 益客食品 -214.45 -30.83 2.88 52.71亿 6 广农糖业 -207.32 106.67 42.14 29.38亿 7 海欣食品 -92.26 1028.22 2.15 23.34亿 8 好想你 -61.34 -84.83 1.23 44.02亿 9 得利斯 -50.75 -82.98 1.19 28.21亿 10 华统股份 -36.25 -11.57 3.24 70.01亿 11 春雪食品 -33.70 -51.78 1.67 17.96亿
lg
...
金融界
03-21 19:00
60后夫妻回乡养猪,成为河南首富,传牧原股份将赴港二次上市
go
lg
...
元育种,还研发应用第四代猪舍,并设计以
小麦
为主要原料的多种营养配方。 随后几年,牧原的猪场越建越多,猪舍也不断升级,生猪出栏量持续增加,还从国外引进原种猪来改良种猪结构。 2012年公司出栏生猪超过91万头,还在湖北、山东成立公司,养猪事业走出河南。随着规模越做越大,牧原股份在2014年登陆深交所上市。 如今牧原股份已形成集饲料加工、种猪育种、商品猪饲养、屠宰肉食为一体的猪肉产业链。 公司自建饲料厂,自主研发营养配方及生产饲料,还根据原粮市场行情变化趋势及时调整饲料配方,应用低豆日粮技术降低豆粕使用量,从而有效控制养殖成本。 同时还自主研发新风空气过滤系统、独立通风系统、智能环控系统、智能饲喂系统等来提升养殖效率;并通过自养自宰的业务模式,保障食品质量与安全。 此外,牧原股份还联合各大高校与科研院所,开展种猪智能测定、种猪大数据遗传评估、种猪种质资源分子鉴定等关键技术研究,并开发生猪育种系统,挑选各项性能指标优良的种猪。 2022年河南农业大学120周年校庆之际,秦英林向母校捐赠10亿元,共建农大牧原畜牧产业联合研究院,用于提升养猪业全产业链发展水平,轰动一时。 秦英林夫妻创业多年,带领牧原股份发展成国内最大的生猪养殖企业,堪称传奇。牧原股份的发展壮大也让二人身家倍增,2024胡润百富榜显示,秦英林、钱瑛夫妇以1350亿元身家位列第16位,同时也是河南首富。 02 受猪周期影响,业绩存在较大波动 生猪养殖产业链上游包括提供饲料原料、疫苗兽药、种猪、养殖设备的企业,像新希望、海大集团、双胞胎集团、大北农等都是饲料生产商,天康生物、中牧股份等为疫苗兽药生产企业。 中游为生猪养殖企业,包括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新希望、巨星农牧等大型养殖公司,以及众多养殖场和农户。 下游主要是生猪屠宰、猪肉加工企业,包括双汇发展、龙大肉食、雨润等,以及通过农贸市场、超市、电商平台等销售渠道将猪肉卖给消费者。 牧原股份的主营业务为生猪的养殖销售、生猪屠宰,其主要产品为商品猪、仔猪、种猪及白条、分割品等猪肉产品。 具体来看,2024年牧原股份的营收全部来自于国内,其中养殖业务的营收占比超过98%,而屠宰、肉食业务及贸易业务的营收占比相对较小。 作为生猪养殖企业,牧原股份也难逃猪周期的影响。按历史规律,猪周期通常每四年循环一次,成为养猪人心中挥之不去的魔咒。 猪周期的循环轨迹一般为,当猪肉价格上涨时,养猪的赚得盆满钵满,于是在利益驱使下增加存栏母猪及生猪供应,随着市场供应增多,猪肉价格下跌,当跌破养猪成本价时,许多猪企出现亏损,进而大量淘汰母猪、减少生猪供应,当缩减到一定程度时,猪肉价格又涨了,如此周而复始。 受猪周期影响,近几年牧原股份的业绩存在较大波动。 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牧原股份的营业收入分别约788.9亿元、1248亿元、1109亿元、1379亿元,对应的归母净利润分别约69.04亿元、132.7亿元、- 42.63亿元、178.8亿元。 其中,2024年牧原股份实现扭亏为盈,主要原因为其生猪出栏量、生猪销售均价同比上升,且生猪养殖成本同比下降。 生猪供应波动是影响生猪价格的主要因素。随着前期的产能去化,2024年生猪供应量同比下降,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也同比有所减少。 值得注意的是,过去几年
小麦
、玉米和豆粕等主要原材料成本合计占牧原股份营业成本的55%至65%,占比较大,所以这些农产品价格波动对公司生猪养殖成本和净利润影响较大。 2024年玉米、
小麦
、豆粕价格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带动养殖成本下降。不过,随着2025年3月10日起,我国对原产于美国的
小麦
、玉米、大豆等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养殖成本。 在饲料价格下降之下,2024年底牧原股份的生猪养殖完全成本已降至13元/kg左右,全年生猪养殖完全成本约14元/kg左右,在同行中具备成本优势。 去年生猪均价同比上升,且处于行业成本线以上,生猪养殖行业扭亏为盈。据农业农村部数据,2024年出栏生猪头均盈利214元,同比提高290元。 图片来源于牧原股份财报 在猪价上涨的带动下,2024年温氏股份、新希望、唐人神等生猪养殖公司也和牧原股份一样,实现了扭亏,可见目前生猪养殖行业景气度已有所回升。 03 牧原股份2024年市占率约10%,为我国规模最大的猪企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收入的增长,以及养殖效率的提高,肉类的供应更加充足,价格也更加稳定和亲民,让普通人也能更轻易地实现每餐有肉,像猪肉、鸡肉、牛肉等都是人们餐桌上常见的菜品,尤其是猪肉占比最大。 据统计局数据,2024年我国猪肉产量为5706万吨,分别为禽肉、牛肉、羊肉产量的2倍、7倍、11倍以上。 可见猪肉已成为国人最主要的动物蛋白来源,即使在猪肉价格大涨的2020年,我国猪肉产量占全国主要畜禽肉类产量的比例也超过53%,更不用说在猪肉价格便宜的年份了。 图片来源于牧原股份财报 我国生猪养殖业长期以散养为主,有众多散养户和中小规模养殖场,行业集中度较低。 不过近年来,国内生猪养殖行业集中度有所提升。农业农村部预计2024年全国生猪养殖规模化率(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占比)超过70%。 随着规模化养殖占比的提升,以及政策调控的加强,未来猪周期可能会趋于平稳,大幅震荡及高价猪肉的时代或难再现。 据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生猪出栏量前十的上市公司合计出栏约1.56亿头,占全国生猪总出栏量的比例约为22%,同比有所提升。 按2024年生猪出栏量计算,牧原股份以10%的市占率位居行业榜首,温氏股份、新希望、双胞胎、德康农牧、大北农、新五丰等进入前十。 整体而言,经过多年发展,牧原股份已成为生猪养殖界的佼佼者,有“猪茅”之称,但在生猪养殖过程中,依然面临着非洲猪瘟、蓝耳病等疫病风险,同时生猪价格及原材料价格的波动也影响着公司的业绩。 财报显示,2025年牧原股份预计出栏商品猪7200万头至7800万头,仔猪800万头至1200万头,可见其出栏量还将继续增长,如果猪肉价格能保持稳定或小幅上升,那么牧原股份2025年的业绩也值得期待。
lg
...
格隆汇
03-21 18:11
百亿调味品巨头“零添加”翻车?股价5天蒸发11亿!
go
lg
...
等),但允许使用天然原料(如水、大豆、
小麦
、食盐)。部分品牌将“0添加”作为商标或营销概念,需结合配料表判断是否真正无添加。 业绩失速 值得一提的是,千禾味业在2024年的业绩表现呈现出明显的下滑趋势。 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的营收和净利润迎来“双降”。根据财报,2024年前三季度,千禾味业营业收入22.88亿元,同比下降1.85%;归母净利润3.52亿元,同比下降9.19%。 千禾味业业绩增速放缓似乎早有征兆。 2023年四季度,千禾味业营收下滑0.82%、净利下滑8.47%,相较于2022年四季度的营收54.92%、净利74.96%的双位数增速大幅下降。 2024年一季度,千禾味业营收8.95亿元,同比增长9.28%;归母净利润1.55亿元,同比增长6.66%,相较2023年同期涨幅增速明显放慢。到了二季度,千禾味业营收同比下滑2.53%,净利润同比下滑14.16%。
lg
...
格隆汇
03-21 12:29
千禾味业再跌3%!道歉、“澄清”不改股价颓势,315之后市值已蒸发超10亿元
go
lg
...
值”,且原料(大豆≤0.2mg/kg、
小麦
≤0.1mg/kg)均合规,但消费者质疑直指核心:零添加产品为何允许重金属存在? 事件升级的另一导火索是 “千禾0” 商标的合规性质疑。针对商标争议,千禾味业解释称,“千禾0”是经核准的注册商标,专用于标识生产过程中未添加防腐剂、香精等食品添加剂的产品系列。公司声明强调,该系列产品从原料筛选到加工环节均执行严格管控,配料表明确标注“未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存在混淆概念或误导行为。 然而,消费者对“零添加”的期待与行业现实存在落差。部分消费者误认为“零添加”等同于完全无人工或自然存在的化学成分,而企业定义仅指向生产环节的主动添加行为。此次检测中,标称“零添加”的酱油在钠含量、菌落总数等指标上与普通产品无显著差异,导致市场对“清洁标签”溢价合理性的质疑。 千禾味业承认前期沟通不足是引发误会的主因,并提出将开放工厂参观、推动生产可视化等措施重塑信任。但行业内人士指出,此类事件折射出企业需在技术创新与消费教育层面投入更多资源。 业绩失速 曾因 “零添加” 概念逆袭的千禾,正面临增长失速的现实。2023年,公司营收32.07亿元(+24.5%),净利润5.3 亿元(+54%),创历史新高。但2024年急转直下:前三季度营收22.88亿元(-1.9%),净利润3.52亿元(-9.2%),为五年来首次双降,酱油、食醋两大主业双双下滑。西南证券研报指出:“零添加市场渗透率已超 30%,行业进入红海竞争,千禾的渠道扩张与品类延伸(如复合调味料)未能对冲主业压力。” 千禾的困境折射出调味品行业的深层变革。一方面,消费者对 “零添加” 的认知趋于理性;另一方面,头部企业加速布局:海天推出 “0金标生抽”,李锦记升级 “薄盐生抽”,行业从概念竞争转向技术壁垒比拼。 中国调味品协会经销商分会副秘书长、上海至汇营销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戟指出,千禾味业业绩下滑的根源在于“零添加”红利的消退和海天味业的强势阻击。过去15年,千禾味业是“零添加”酱油红利的最大受益者,尤其是2022年的“食品添加剂双标”事件中达到了高峰。然而,随着整个调味品行业都在全面转向“零添加”的趋势,千禾味业“零添加”带来的市场优势逐渐减弱,边际效应递减,这就影响了千禾味业的增长空间。 千禾味业此次陷入信任危机,背后有着深层次的原因。首先,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和要求越来越高,任何食品安全问题都可能被放大,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其次,千禾味业在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中,过度依赖“零添加”这一概念,而忽视了消费者对这一概念的多样化理解和可能产生的误解。此外,企业在面对质疑时的沟通和应对能力也存在不足,未能及时、有效地消除消费者的疑虑,反而加剧了舆论的发酵
lg
...
金融界
03-21 11:59
“千禾0”是商标还是零添加?千禾味业深夜回应:“千禾0”就是零添加,微量“镉”来自原料
go
lg
...
镉”的限量为:大豆≤0.2mg/kg,
小麦
≤0.1mg/kg,食用盐≤0.5mg/kg。千禾味业表示,公司原材料均符合此标准。此外,GB2762对酱油中“镉”无限量要求,参考其他类别食品“镉”限量,如鱼类调味品≤0.1mg/kg、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0.06mg/kg,千禾味业产品“镉”检出值0.01mg/kg,远低于相近类别食品安全标准。 “千禾0”就是零添加 “千禾0”是千禾味业注册商标,按《商标法》规定在核准商品上使用,是零添加产品重要标识,有严格生产要求,生产中严禁使用食品添加剂。千禾味业强调,该系列产品不存在蹭热点混淆零添加概念的行为,商标设立旨在方便消费者选购,不存在误导,欢迎消费者监督。 为解决消费者担忧,千禾味业启动自查,检测在售、在库及在生产产品,严格检查生产流程、设备与环境。同时,公司承认前期与消费者沟通不到位,导致误会,对此深表歉意。未来,千禾味业将持续关注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安全的关切,常态化邀请消费者走进工厂,监督生产过程,推动生产可视化进程,让消费者“生产看得见、吃得很放心”。
lg
...
金融界
03-21 08:39
利润飙涨5倍!“猪茅”熬出头了?
go
lg
...
作为应对,我国也有可能对原产于美国包括
小麦
、玉米、高粱、大豆在内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这一定程度上可能会给今年的养殖成本造成冲击。 据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数据,2025年3月第1周,全国生猪出场价格为15.26元/公斤,较前期下降1.17%,刷新10个月低点,全国猪料比价为5.53,环比下跌1.07%。按目前价格及成本推算,未来仔猪育肥模式的生猪养殖头均盈利为16.56元。 相对于去年动辄几百元/头的利润水平,当前养猪行业的利润仍处于盈亏平衡的区间。 不过,这个数据随时都在变,截至3月14日,全国商品猪价格为14.57元/公斤,周环比+0.48%,自繁自养养殖利润为35.15元/头,盈利周环比+1.59元/头。 牧原股份作为自繁自养模式的“猪茅”,情况明显会好很多。 2月12日,牧原在接受调研时表示,2024年,公司共销售生猪7160.2万头,其中商品猪6547.7万头,仔猪565.9万头,种猪46.5万头。全年的生猪养殖完全成本整体呈下降趋势,从1-2月的15.8元/公斤下降至12月的13元/公斤,达成此前制定的成本下降目标。在不考虑饲料原材料价格波动的情况下,公司希望今年可以阶段性达到12元/公斤的成本目标。 1月份,牧原的生猪养殖完全成本在13.1元/公斤左右,环比略有上升,主要是春节导致销售天数减少,销售量环比下降,单位期间费用分摊增加。根据互动平台问答,公司2025年2月的生猪养殖完全成本回到了12.9元/公斤左右。 牧原的1-2月份销售简报显示,2025年1-2月份,公司销售商品猪1146.1万头,同比变动10.51%;商品猪销售均价14.76元/公斤,同比变动6.65%;商品猪销售收入204.22亿元,同比变动24.38%。 以此来算,牧原的出栏均重为120.72公斤。如果以1-2月平均完全成本13元/公斤,及平均售价14.76元/公斤来算,牧原的头均养殖利润达到了约212.5元,显著超过了自繁自养模式下净利润35.15元/头的行业水平。 同时,牧原的1-2月份累计商品猪销售利润将超过24亿元,也为一季度业绩大涨的开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03 尾声 由于猪周期具有很强的景气周期特性,每当猪企的利润出现由亏转盈时,往往也意味着行业投资信号的确定。自牧原股份在2024年一季度出现亏损收窄时,其股价就开始出现提前止跌反弹,一直涨到三季度猪价开始重新回落才跟随下跌,期间股价从34元涨到了约48元,涨幅超过40%。 当前养猪正处于行业的周期底部的“磨底阶段”,生猪养殖企业估值也处于底部区间。伴随头部公司已经出现利润端的持续改善,以及预期行业今年下半年生猪供应压力缓解等利好,行业后续的市场表现或值得期待。
lg
...
格隆汇
03-19 18:31
中美突发重磅!中国不续签1000多家美国肉类工厂牌照 可能限制市场准入
go
lg
...
税采取报复性措施,中国买家对美国鸡肉、
小麦
和玉米征收15% 的税,对大豆、猪肉和水果征收10%的税。 “我们的理解是,已经运输的产品……不会对该产品征收额外关税。该产品将按照已经实施的关税清关,”美国肉类出口联合会的乔·舒勒(Joe Schuele)表示。 但他表示,这会对市场心理产生直接影响。 他说:“每当你注入额外的成本或额外的不确定性时,供应商当然必须考虑......中国将在多大程度上继续占据他们的销售和出口组合的一部分。” 假如你是美国的玉米或鸡肉生产商,而中国买家已经同意以一定价格向你购买一定数量的产品,那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取决于你们具体达成的交易类型。 哈佛商学院商业与国际经济教授Jaya Wen表示:“很多此类合同都包含有关意外贸易政策变化的条款。这将决定买方或卖方是否支付意外关税,或者他们如何分担这笔费用——是50/50,还是70/30?” Wen表示,从长远来看,关税可能意味着出口减少。而对于某些产品而言,这将意味着国内市场供应增加。 “这些商品的美国买家将面临相对便宜的商品。但问题是,美国的需求远不足以弥补中国需求的下降,”她说。
lg
...
圈内人
03-18 07:19
CFTC:截止3月11日当周CBOT(芝加哥商品交易所)软红冬
小麦
期货和期权持仓报告
go
lg
...
当周CBOT(芝加哥商品交易所)软红冬
小麦
期货和期权分类持仓报告: 合约单位:(5000 蒲式耳的合同) 总持仓量:533200 基金 商业 总计 投机头寸 多头 空头 套利 多头 空头 多头 空头 多头 空头 103567 192956 200327 191419 105056 495313 498339 37887 34861 较3月4日当周总持仓量变化(6322) 2183 -2911 8344 -2784 -614 7743 4818 -1421 1504 各类交易商头寸占总持仓百分比(%) 19.4 36.2 37.6 35.9 19.7 92.9 93.5 7.1 6.5 (交易商总数:393) 120 127 140 119 104 316 302
lg
...
Elaine
03-17 00:00
CFTC:截止3月11日当周CBOT(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硬红冬
小麦
期货和期权持仓报告
go
lg
...
当周CBOT(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硬红冬
小麦
期货和期权分类持仓报告: 合约单位:(5000 蒲式耳的合同) 总持仓量:273914 基金 商业 总计 投机头寸 多头 空头 套利 多头 空头 多头 空头 多头 空头 51343 91030 64242 138410 96208 253996 251480 19918 22434 较3月4日当周总持仓量变化(15739) 2784 11304 4691 7424 -252 14899 15744 839 -5 各类交易商头寸占总持仓百分比(%) 18.7 33.2 23.5 50.5 35.1 92.7 91.8 7.3 8.2 (交易商总数:235) 59 66 66 91 87 190 179
lg
...
Elaine
03-17 00:00
CFTC:截止3月11日当周CBOT(芝加哥商品交易所)软红冬
小麦
期货持仓报告
go
lg
...
当周CBOT(芝加哥商品交易所)软红冬
小麦
期货分类持仓报告: 合约单位:(5000 蒲式耳的合同) 总持仓量:437310 基金 商业 总计 投机头寸 多头 空头 套利 多头 空头 多头 空头 多头 空头 120935 199008 118976 163477 86551 403388 404535 33922 32775 较3月4日当周总持仓量变化(9611) 4568 -2201 7786 -1605 2527 10749 8112 -1138 1499 各类交易商头寸占总持仓百分比(%) 27.7 45.5 27.2 37.4 19.8 92.2 92.5 7.8 7.5 (交易商总数:377) 118 113 108 103 91 280 265
lg
...
Elaine
03-17 00:00
上一页
1
•••
6
7
8
9
10
•••
112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特朗普突然“取消”中国关税豁免!彭博社:对中国大型零售商造成毁灭性打击
lg
...
突发!特朗普“终止”中国低价包裹关税豁免 取消大型零售商优惠
lg
...
中美突传重大消息!苹果从美国采购190亿枚芯片 在美销售iPhone不再来自中国
lg
...
中美重磅!彭博社:中国大型零售商“放弃”中国进口战略 特朗普关税施压转向
lg
...
【比特周报】三驾马车突变!中国、特朗普关税谈判传巨响 比特币牛回再战10万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2讨论
#链上风云#
lg
...
91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2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