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 Matt Hougan 在 X(原推特)上表示:“‘加密周’立法最深远的影响在于——有助于降低加密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和下行波动。” 如果加密货币过高的风险属性让投资者慎重,那稳定币作为介于美元和虚拟货币之间的链接,可能会得到投资者的青睐。《GENIUS法案》的若干条款允许私营机构发行稳定币,这一点尤为值得关注。沃尔玛(WMT)和亚马逊(AMZN)正考虑推出各自的稳定币用于购物支付。专家指出,这一举措若得以落地,有望重塑支付生态,使零售巨头在交易场景中绕过银行和信用卡清算巨头,如 Visa(V)和万事达卡(MA),从而节省每年高达数十亿美元的交易费用。 此外,美国国会还将审议《反数字美元监控法案》(anti-CBDC Surveillance State Act),该法案或将禁止美联储发行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以防止政府通过数字工具削弱公民的财务隐私与自由权。 本轮上涨有何不同? 与此前比特币牛市由散户热情所主导不同,本轮上涨背后更多源于机构投资者的持续买入力度。加密资产管理公司 Strategy 于本周一增持了4,225枚比特币,其总持仓量攀升至601,550枚。 此外,比特币现货ETF近期资金流入强劲。自7月10日至11日,现货ETF连续两日录得资金净流入总额超过10亿美元,再度刷新历史纪录。此前该纪录曾于2024年1月,即产品刚推出时创下。 其中表现最为抢眼的是贝莱德旗下的 iShares 比特币信托(IBIT),截至目前,其资产管理规模(AUM)已突破800亿美元,成为历史上首个在374天内达到这一规模的ETF——远远快于前纪录保持者先锋 S&P500 指数ETF(VOO),后者耗时约五年。 链上数据与技术指标强化乐观情绪 链上指标也一致印证了机构买盘的持续性。区块链数据公司 Glassnode 等来自链上分析报告称,大额地址正在分批吸筹,而非高位分批出货。这反映出主流买方将当前价格视为中长期合理入场点,而非离场良机。 技术面亦支持比特币后市看涨。Coinbase 溢价指数(CBI)已连续两个月维持正值,该指标衡量 Coinbase 与币安 BTC 报价的差值,常被视为美国本土资金活跃度的风向标,侧面印证美系机构参与度持续上行。 Cointelegraph 技术分析指出,132,000 美元至138,000 美元为短期阻力区间,突破后或加速上涨动能。从图形上看,比特币近期走势构成“牛旗”形态,这在传统技术分析中通常暗示强烈的延续性上行趋势。更重要的是,BTC 刚刚突破自2018年以来维持的七年下降趋势线。这一结构性突破被解读为极具说服力的技术看涨信号。 分析师重申比特币长牛逻辑 市场预测再度升温,主流机构纷纷上调估值中枢。尽管各家预测区间有所不同,但几乎一致认为除非发生重大全球性冲击,比特币在本轮周期內将刷新前高。 渣打银行即为其中代表之一。其加密货币研究主管 Geoff Kendrick 曾于2025年4月预测,比特币短期内将达到10万美元,而至2025年底则具备冲击20万美元的潜力。他亦提出了中长期“牛市路径”:至2028年触及50万美元,此路径建立于其“数字黄金2.0”的资产定位假设之上,并强调其在宏观不确定时期对机构战备型资金构成天然吸引力。 同时,以“坚定看多科技资产”著称的 Cathie Wood 及其 ARK Invest 队伍维持其长期乐观态度。根据其研究模型推演,若比特币在多个应用路径(如跨境汇款、企业配置、全球支付、大宗资管)中逐步渗透并被视作新型资产类别,则预计 BTC 2030 年基本场景价格为120万美元,高情景下甚至可达240万美元。 独立研究机构伯恩斯坦亦认同高估值假设。其分析师 Gautam Chhugani 领导的团队在“比特币黑皮书”中,详细论证了通胀与主权债务压力下,比特币作为抗通胀、抗稀释资产的逻辑。据其预测,BTC 到2025年底将达20万美元,并称该估算“保守但可实现”。 原文链接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