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对话StepN、Find Satoshi Lab联创Yawn; ABGA执行会长、Bitrise Capital创始人Kevin Shao
go
lg
...
下来行业都会更加坚强,未来持续看好。从
资本市场
角度,过去两年市场持续暴雷,大量投资人对于行情较为悲观,出手频次较低,金额也不高。部分投资人对于早期项目还是比较保守的,虽然大量热钱涌入、个人投资者入场的时机还未真正到来,但目前市场整体属于触底向上的过程,当下的周期环境对于创业者筹划项目比较友好,会是一个比较好做事的时期。 对于创业者的建议,首先,团队建设至关重要,我们经常能看到在牛市匆忙建立的团队在熊市土崩瓦解。目前牛市还未真正到来,尤其是近期的再一次市场回调,投机团队较少,市场竞争尚未激烈,正是团队磨合和产品打磨的好时机。其次,相比传统市场,Web3的市场周期相对较短,对于创业者来说没有太多时间去学习和试错。创业者应该关注周期性的影响,快速应对行业变化。因此,创业者需要寻找有行业周期应对经验的人加入团队或者找到好的投资人和辅导团队,帮助项目把握行业周期,摸准市场定位,捕捉行业机会。同时,创业者也需要审视融资定位和资金使用目的,思考怎样进行合理的项目估值,可以与投资机构多多进行交流,从而找准项目的定位,从业务模式、项目产品对标、团队能力对标等角度相对客观的给项目一个估值范围。 Yawn:首先,不像其他传统行业,Web3是一个不需要特别大量资金也可以产出好产品的行业,市场对于新产品相对很包容。其次,引入KOL轮次的投资和KOL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但很多KOL也会受到上一轮周期信用破产的影响,找到新的有影响力的KOL与项目共同成长很重要。同时,相比寻求机构投资,创业者更应该优先考虑KOL的投资。此外,在甄选机构投资人时,也不能盲目地、广撒网式地接触投资人,这样几乎是没有成效的。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是找到你能接触到的最高等级的投资人,并努力让他对你产生兴趣,这也要求你自身产品能力硬,赛道新,这将奠定你未来所有投资人的基调。最后,Web3整体还是一个注意力市场,我们需要倾注120%或者150%的精力和设计,保证产品在特定的时间段内成为市场的焦点,有了声量,后续的一系列问题就都好解决,一个产品在推出之后获得社交媒体关注的机会几乎只有一个。创业者要保证产品的推广和设计一定要有正面的影响。此外,在设计产品模型和做产品推广时,最重要的是要保证“车轻”,不要一下子给出太多资产,目前部分项目面临的很大问题是早期销售了太多资产,太多用户持有NFT资产等着回本,这个问题很难被解决。控制好早期的用户增长不仅能够帮助与早期社区支持者的有效交流,也能更好管理产品内部资产的释放。 主持人:最后请两位老师聊一聊对Web3游戏未来发展的预测和行业趋势。 Kevin:区块链行业有着广阔的前景,创业者应该坚定信心。时间将证明,行业会奖励有信仰的人。一旦认定这个行业未来有希望就不要轻言放弃。过去Web3游戏创业,对标传统产品,差距非常大,但恰恰是因为行业正处于早期阶段,产品成熟度不高,没能获得传统巨头的重视,Web3创业者们才能在夹缝中获取机会。从周期性角度看,虽然很多时候市场是不可预测的,比如过去众多的黑天鹅事件,但市场最恐慌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从比特币矿工相关的各类指标也能看出这一点。对于Web3行业的未来发展,我们看到了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比如不断迭代后易用的钱包工具,得到了极大提升的公链的性能等,游戏在Web3领域的可拓展范围非常大。Web3的大规模应用一直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就目前来看,游戏仍旧是最有可能为Web3引入大量用户的赛道,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游戏都会是一个很好的能给区块链带来附加价值的创业领域。 Yawn:强者不抱怨环境。从大周期来看,在熊市仍然会有一些好的产品跑出来。即使募不到资,一个好的产品即使成本低廉、画面劣质,依然能凭借有意思的模式迅速积累用户,获得市场关注,从而吸引到市场资金。不同的大环境下也会有不同的产品出现来匹配这个大环境。在创业过程中,我们要思考我们需要做出怎样的产品来符合这个环境的趋势,而不是我们要做什么产品。能聚集到用户,吸引到资金,就是一个符合当下市场的产品。StepN是符合全球大流行背景下的一款健身游戏,它符合当时的使用环境,现在要做一个跑步游戏,其实是不符合当下环境的,很难做起来。 我认为当下市场是乐观的,我们可以预期到几点,第一降息是一定会发生的,第二是比特币减半带来的利好。从长期来看,市场的发展态势向好,但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可能还会有黑天鹅事件的发生,比如美国的再融资,大选结果,降息预期等。很多外部的东西会影响市场环境、投资环境和参与市场内产品的心情。这些都是创业者需要关注的,但创业者其实很难踩准大环境的点,最重要要做的是做出符合时代的产品,有创意的产品。 主持人:感谢Kevin和Yawn的精彩分享!ICC Camp是一家致力于探索和促进Web3游戏行业生态的发展的加速营,得到了ABGA(亚洲链游联盟)与Web3Labs的重点战略支持。ICC Camp的使命是培养和支持未来Web3游戏行业的杰出创业者,将在未来赋能更多的优质Web3游戏项目,助力全球的Web3游戏创业者响应未来的链游增量市场,打造一个强大的全球Web3游戏生态网络。ICC Camp加速营现已正式开启学员报名,ICC Camp邀请到多位行业知名导师提供全方位的项目指导,入营的项目将会获得包括优秀学员奖学金、专项投资支持、公链Grant、审计折扣、免费Cloud Credits、定制化钱包服务等在内的各类资源支持。Kevin和Yawn也将作为ICC Camp的导师,为各位成功入营的项目方带来更多精彩的创业分享。欢迎感兴趣的初创团队扫码积极报名本期的加速营,获取更多的项目发展的支持和建议。感谢大家的参与,我们第二期大咖访谈活动再见! 报名入口:https://forms.gle/VsfoWxawGxhAi92d7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4-01-26
金融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或进一步强化,沪深300ETF基金(510360)冲击4连阳!
go
lg
...
.4%附近。相对充裕的流动性有助于稳定
资本市场
信心,改善市场预期。 沪深300ETF基金(510360),场外联接(C类:002987;A类:270010),助力投资者一键布局A股核心资产。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2024-01-26
药明康德跌停,港股药明康德、药明生物纷纷暴跌超20%,医药ETF(159929)跌超2%,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跌9%!
go
lg
...
高的市场要求,本身质地优良。同时丰富了
资本市场
融资融券标的品类,对流动性管理类、资产配置类、融券卖出资金等投资需求的投资供给提供了更好选择。 港股通创新药经过调整行业迎来多重拐点,内有政策面鼓励和加速创新药进医保,外有降息预期强化,投融资和流动性逐步改善。机构认为,头部药企的管线基本于近3年获批,后续处于申报上市和三期阶段的管线众多,2024年,创新药将进入收获期。全市场首只成立的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已上市交易,跟踪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987018),成分股精简至38只,创新药为31只,CXO为6只,疫苗为1只,权重占比分别为84.49%、15.16%、0.35%。与其他医疗指数基金比,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的创新药纯度和集中度是全市场最高的,弹性最大,在上涨周期中的表现预计将更加凌厉,对于港股通创新药感兴趣的投资者可以重点关注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 医药ETF(159929),场外联接(A类:007076;C类:007077)。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2024-01-26
跟踪指数冲击“四连阳”,全市场首只央企类ETF——央企ETF(510060)午后拉升已涨0.60%
go
lg
...
红比率、推动估值修复,短期也有利于稳定
资本市场
预期。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2024-01-26
艾比森(300389.SZ):公司实现净营业周期约27天,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
go
lg
...
市场地位及品牌影响力进一步夯实,公司在
资本市场
也受到更多的关注。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2024-01-26
611家公司业绩预告中近八成预喜,易方达沪深300ETF联接基金(A类110020/C类007339)一键布局市场修复机会
go
lg
...
.4%附近。相对充裕的流动性有助于稳定
资本市场
信心,改善市场预期。 易方达沪深300ETF联接基金(A类110020/C类007339),场内基金为沪深300ETF易方达(510310),“低费率”配置A股核心资产修复机遇。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2024-01-26
央企有望快步进入价值兑现阶段,港股通央企红利ETF(513920)一键布局A股港股高分红优质央国企
go
lg
...
级市场回报增加-资金流入-业绩改善”的
资本市场
投资正向循环有望推动央企实现盈利端和估值端的向好演绎,助推央企快步进入价值兑现阶段。 港股通央企红利ETF紧密跟踪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指数,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指数旨在反映可通过港股通买卖并且第一大股东为内地央企的香港上市且拥有高股息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月25日,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指数(HSSCSOY)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中国海洋石油(00883)、中国神华(01088)、中国石油股份(00857)、中煤能源(01898)、中信国际电讯(01883)、中国有色矿业(01258)、中国船舶租赁(03877)、农业银行(01288)、中国光大银行(06818)、东风集团股份(00489),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35.7%。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2024-01-26
张江高科上涨5.1%,报19.38元/股
go
lg
...
业投资业务的有机融合、协同发展,并对接
资本市场
进行价值发现。 截至9月30日,张江高科股东户数17.79万,人均流通股8707股。 2023年1月-9月,张江高科实现营业收入17.46亿元,同比增长7.11%;归属净利润7.64亿元,同比增长3.61%。
lg
...
金融界
2024-01-26
【午盘点评】科创100ETF基金(588220)盘中交投活跃,成交额超4.50亿元!
go
lg
...
济软着陆的预期增强。海外最新情况对国内
资本市场
整体而言较为有利。 目前推动市场上涨的主要是新增资金,这些投资者通常偏好低风险投资。大盘、分红、蓝筹、价值股可能近期持续的热点。成长股表现暂时相对不佳,但是目前并没有成长股的负面信息。反而是外围种种新闻、数据显示近期成长股的经济环境不错。随着低风险价值股板块估值上涨到相对高位,资金可能会开始溢出到其他板块。市场目前可能在期待一些更明确的经济增长好转的信息。 鹏华科创100ETF基金(588220)紧密跟踪上证科创板100指数,交投持续活跃! 科创相关产品科创100ETF基金(588220)。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科创100ETF基金(SH588220)$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2024-01-26
首席经济学家夏乐:中国退休人士的年龄从全球来看相对较低
go
lg
...
明年仍面临许多挑战。 2、如何看待当前
资本市场
表现? 股市下跌的问题比较复杂,有时可能找不到具体原因。我个人认为,从5.2%的成绩来看,它符合政府对经济的预期。但从市场的角度看,5%左右的增长率可能被认为较低。但我们要实事求是,我记得在2023年初,当政府公布5%左右的目标时,市场对此有所反应,认为目标定得较低。特别是与前两年相比,2020年只有2.2%的水平,而2021年超8%。现在又回到了5.2%,这引起了一些担忧。另外,这可能与政府部门对经济的预期的表述也有关系。政府部门的口径是设定了5%的目标,结果我们达成了它并稍稍超过,我们应该感到高兴。但市场对此不太买账,可能认为本来应该有更高的增长,而政府满足于5%,未来是否会设定越来越低的目标并满足于达成。 我觉得整个市场,无论是香港离岸市场还是国内在岸市场,都存在一定的市场情绪,这可能导致当天的调整。当然,目前外部环境存在不确定性,如美国较高的利率,原本预期3月份就降息,但通过对一些数据或者美联储官员的发言的分析判断,降息可能推迟,这不利于中国
资本市场
。此外,地缘政治问题也加重了中国投资者的担忧。综合多种原因,
资本市场
仍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市场情绪较弱,信心不足。在这样的背景下,负面的调整也是正常的。 3、如何看待当前房地产形势? 关于房地产问题,从价格和开工量两个方面来看,认为今年就能到底的想法可能有些乐观。近期我与其他的首席经济学家一起在上海开了个会,大家对房地产问题的困难有一定的共识。有人认为说上边可以出台一些比较有力的政策,就所谓的“大招”,也有人认为要单纯依赖房地产自己的市场机制来调整。尽管大家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普遍认为房地产问题可能在未来一到两年内无法完全解决,大家预计触底的最快时间是2025年,这之后才会有一定的反弹。但是,个别城市可能不一样,对于一线城市,比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由于之前价格过高,供给没有明显过剩,可能过一段时间,大家发现因政府卖地少,房地产商楼盘建得少,无法满足刚需,可能会提前出现反弹,在很多二三线城市,房地产确实存在供给过剩的问题,因此这些市场的出清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然而,由于我们是一个统一大市场,在很大程度上购房者的情绪是相互影响的。当看到北京、上海的房价下跌时,这些小城市的民众可能也会感到害怕,不敢去购房,这也是一个很麻烦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尽管房地产市场的已经调整很久了,但仍需要更长时间来解决问题。 此外,中国的房地产问题与海外有很大不同。很多开发商,尤其是民营开发商,现在面临资不抵债的问题。他们的欠款可能会影响上下游企业,这使得问题更加复杂,整个房地产市场的调整时间变得更长,过程也更痛苦,因此,我们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整时间不宜过于乐观。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讲,我希望在中央政府的层面上能够出一些“大招”,以快速解决房地产中的一些不必要的问题。当然,市场的部分可以慢慢调整,但有些问题不是市场可以自己解决的,例如,现在看来房地产开发商的旧有开发模式有很大的扭曲,需要外部强力进行校正,然后再让市场去慢慢调整。因此,我个人还是希望政府能够采取一些“大招”,特别是针对房地产市场。 4、如何看待产业链的转移? 现在产业链外移主要是由于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一些担忧,导致一些国际企业采取“去风险”或“近岸外包”等措施,将原本在中国布置的产业链外移。这种外移不仅涉及企业工厂的外移,还包括要求提供商将自己的部分产能、车间也一起迁移。例如,苹果要求其在中国的供应商跟随它前往印度,因为苹果有一个长远的目标,希望在印度显著提升其生产量。在方向上,大家讨论最多的是近岸外包,其中拉美的墨西哥、亚洲的越南和印度是比较容易受益的地区。然而,我们的研究发现,欧洲的一些国家,如波兰和西班牙,这些已经是相对高收入的国家,也可能从产业链外移中受益。 对于中国的影响是什么?我们都希望这些产业链能够留在国内,因为过去制造业的显著进步和今天世界级的制造业体系,主要得益于我们一直在做相关的工作,“learning by doing”,“干中学”,我们通过学习他人的东西,得出自己的技术,如此,我们在全球产业链上不断向上攀爬,这也是中国制造业过去成功的关键所在。如果说人家把部分工厂搬走,那对我们的未来发展进程确实有一定影响。此外,这对于就业也有重要影响。过去,许多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中国雇佣了大量工人,包括纺织和电子行业,比如说富士康,这些企业对于国内的就业问题起到了很好的帮助作用,如果产业外移,不可避免地会有所影响。最后,我们的一些技术也会受到影响。我们知道,当你会做一样东西时,周边的其他产业可能会慢慢兴起,形成了一个产业聚集的现象。这其中也包括我们自己研发的一些高精尖技术。因为我们有制造,所以会形成很多积累,包括管理技巧和经验。除此之外,“干中学”也会帮助我们形成很好的技术。然而,在产业外移的过程中,这些技术恐怕也会不可避免地向外转移,因为很多时候产业外移会带走中国的员工。 这些其实都是一些不利的方面,但目前从国内管理层对于产业外移的态度来看,还是比较宽容的。我认为这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很多时候产业外移并不是中国本身的问题,而是企业需要迁移,如果中国不允许多这些企迁移,那么这些企业可能面临没有工作的困境,而如果允许企业向外迁移,这些企业可能在海外开辟出新的天地。此外,很多时候企业并不是将所有生产线都转移出去,只是部分转移。 所以很多时候产业外移是无奈之举,但也有人认为这是有益的溢出。在这种情况下,明显还是有限的。我这里提个醒,看到产业外移时,要考虑到不同的背景,有些外移是海外的供应商要求,这是没办法的事,我们不应该加以太多限制。但同时,我们也要思考为什么有些中国企业要到国外发展,是否与环境有关。我和一些朋友讨论过这个问题,他们认为在中国搞创新后很快就有仿制者,所以花很多钱搞创新,开发出新品,如果在中国创新并推向国内市场,由于中国强大的产业聚集效应,竞品很快就会出现,如果专利和知识产权保护不够充分,就会导致价格被压得很低,企业利润微薄。所以有些企业采取这样的策略:开发出非常好的产品,不在中国发布和生产,而是选择在海外生产。因为在海外竞争较少,企业可以先赚一些利润。等到海外竞争加剧,利润下降后,再考虑回国与同行竞争。 大家说的所谓的“卷”,国内就非常卷,针对这样的问题,我觉得就需要好好考虑为什么会这样?政府到底能够做些什么?能够让这些企业不把自己的生产移到海外,让他们本土创新,本土进行生产,本土进行销售。我认为对于不同的情况,我们的政府需要有一个比较全面的研究,然后再推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就像我所讲的,它关系到就业、产业的升级、技术的不断进步,所以还是希望政府能够对这样的事情做更多的研究,然后再推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 5、如何看待2024年人民币外汇走势? 人民币在2023年确实面临了很大的压力,汇率一度贬值超7.3,接近7.4,这是疫情期间创造的历史最低点。政府不希望出现大规模贬值,形成恶性循环,导致资金大量流向海外,增加新的贬值压力。在这样的情况下,有关部门开始发力外汇市场,但介入的时间不是很长,随着市场对美联储货币政策预期的变化,压力得到缓解。从全球角度来看,去年影响各国汇率的最大因素是美联储的加息。一些国家跟随美联储加息,其货币表现相对较好。而中国、日本等执行独立货币政策的国家,由于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其货币在去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贬值,其中日本贬值幅度更大。 总体来看,贬值压力主要与美国的货币政策有关,因为汇率是相对价格,受到他国经济情况的影响。但是这个问题在今年应该会有所缓解,尽管市场对美联储的降息预期有所推迟,但已意识到加息可能接近尾声,降息只是时间问题,要看美国未来经济走势如何。去年11月开始,市场情绪有所恢复,人民币出现一波升值。 在今年,中国的货币政策变化将对人民币汇率产生更多影响,因为市场对美元的预期已经相对一致,对于中国,需要关注是否有意想不到的变化,这也是我参加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得到的感想。关于降息,大部分经济学家的预期是存在的,因为中国目前面临通货紧缩的风险,这还没有实现,但是风险在不断增大,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实际利率偏高,所以有必要对利率进行一定的调整。经济学家们的意见通常很难达成一致,但在货币政策上,大家普遍认为可以通过降息和其他货币宽松方式进行调整,这是一个难得的共识。因此,我认为今年实现降息的可能性非常大,这将对经济产生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降息可能会导致汇率受到负面影响,因为美国可能保持相对较高的利率环境,导致息差进一步扩大,资金外流压力加大。然而,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中国无论是汇率、股票市场还是房地产市场,信心不足是一个很大的影响因素。疫情后经济反弹不强劲,大家对经济前景比较悲观。如果降息能够有效,将有助于挽回经济下滑的压力,提升大家对经济未来的信心,这将支撑资产价格,对汇率、房价和股票价格都有正面作用。因此,这两种力量之间的拉扯将会持续存在。政府需要权衡这些因素,制定合适的货币政策,以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 我个人还是认为这种信心的正面力量会更强,原因在于美国的降息是可以预期的,它今年降了之后,明年还会降,所以在这样的大的环境下,我们判断人民币可能会有一定的升值,当然这个升值的幅度可能不会太多,我们到年底的预测是以美元来计,将到1:6.9,现在大概是1:7.2左右的水平,也就是说从现在到未来应该还有3个点的小幅升值,我们也猜想升值可能在下半年出现,原因在于上半年无论是中国的降息还是美国的降息,即便发生,次数应该也比较少,大势还没有完全确定。如果中国在降息之后,能够把自己的经济预期提升起来,那么下半年再配合美国的这种降息,应该说对于我们的汇率是有很好的支撑作用,这种升值绝大可能会发生在下半年。 6、从国际经验看一个国家如果进入人口负增长状态会有哪些影响?对刺激生育有什么建议? 从全球角度来看,许多国家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并出现了人口负增长的情况,包括日本、欧洲和韩国。以日本为例,虽然人口负增长对其经济产生了负面影响,但这种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可能被夸大了。除了人口负增长,日本还面临其他问题,如泡沫破裂和不正确的政策,这些都对其经济状况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不能简单地将经济问题归咎于人口负增长。相比之下,欧洲的一些国家也出现了人口负增长,但对经济的破坏程度没有日本那么大。 人口负增长对经济的影响主要来自两个方面。首先,随着老年人口不断增加,而年轻人口不足,会导致生产者数量减少。同时,消费者数量相对增加,给养老金系统带来巨大压力。因为工作人口减少,需要抚养的人口增多,现有的养老金体系可能会出现问题,这会给国家财政带来较大负担。这种影响在出现老龄化和快速老龄化的社会中是普遍存在的。 另外,人口负增长会导致社会创新活力不足。大家通常认为年轻人更具有创造力,当一个社会有更多老年人的话,就有一种所谓的“暮气”,整个社会的创新能力和活力可能会受到影响。此外,还可能有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但是我觉得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可以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来解决。但总体来说,人口负增长可能会对社会创造力带来影响。我们知道现在的经济最重要的发展动力是生产率的提高和创新性。中国制造业之所以发展得这么好,很大程度上是我们在“干中学”,在不停地创新,所以人口负增长可能对于这方面有很大的影响 目前也不能说人口负增长的趋势就确定了。我认为无论是2022年还是2023年,大家多多少少对于生育的选择是受到疫情影响的,那么到2024年我想可能会有一定的恢复。但是从长远来看,由于之前的这种独生子女政策,导致育龄妇女越来越少,这可能进一步加剧人口负增长的趋势。那么这对于未来的生育率肯定是会有一定影响。从政策角度来讲,如何能够对冲,或者说是如何来鼓励生育,我相信,不单单是对于中国,应该是对于全球都是很重要的话题。对于中国来讲,我觉得还是有一些空间的,比如说我们可以用智能化、自动化替代劳动力。在养老金方面也需要进行一定的改革。现在中国的退休人士的年龄在全球来讲是相对比较低的,特别是跟发达国家相比,美国退休年龄六十七岁,很多欧洲国家退休年龄也超过六十五岁。 在创新能力方面,中国的好处是人口基数大。有一千万人创新和有一亿人创新,这不是一个概念。我们参与创新的人数其实要远远高于其他国家,所以我们要提高个人的能力,增加人口的素质,增强他们参与创新的能力,如果外边再有好的环境,那么我相信中国应该还是有很多机会的,毕竟我们的人口基数很大,不到1000万的出生人口其实是很多国家人口的总数。 以日本为例,日本在2012年时,还是日本前首相安倍在的时候,就推出了一些鼓励生育的政策,比如说对于育龄妇女的补贴,建幼儿园等,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那么在政策这样的杠杆调节之下,至少抵御人口问题对于经济的冲击,让它最小化,应该说是非常有希望。特别是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是中等收入国家,那么还是有很多空间来发展经济。所以如果政策得当的话,我想人口问题对于我们中国经济的影响应该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 【备注:本文分享于2024年1月19日】
lg
...
金融界
2024-01-26
上一页
1
•••
991
992
993
994
995
•••
100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周评:中美贸易战突传劲爆消息!亚币罕见集体疯涨,中国降息降准大放水
lg
...
中国最新数据很危险!CPI连续三个月下降,PPI通缩加剧
lg
...
金市展望:黄金“疲态尽显”暂守3300!中美谈判这一幕恐暴击多头
lg
...
盛文兵:聚焦国际黄金,下周黄金走势及分析!
lg
...
夏洁论金:黄金还会跌?下周黄金走势解析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2讨论
#链上风云#
lg
...
95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46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