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国特色上市公司估值体系”。 从资本市场角度来看,将市值管理纳入业绩考核将会提升企业对市场表现的关注,促使央企与资本市场加强沟通交流,引导央企通过市场化增持、回购、加大分红力度等手段提升可投资性,有助于推动央企的估值水平提升。 估值偏低 央国企估值水平整体偏低,具备提升空间。 横向对比来看,截至1月24日,中证中央企业(中证央企)和中证地方国有企业(中证地企)的最新PB分别为0.95和1.31,均低于中证全指和万得全A的1.35和1.37估值水平。 纵向历史来看,中证央企和中证地企PB估值分别处于近十年以来5.22%和0.08%的分位水平。 (数据来源:Wind,博时基金整理,截至2024年1月24日) 如何布局“中字头”? 从现有估值水平来看,央国企具备较强的安全边际。而展望2024年,国资委此前明确要求“净资产收益率同比改善”,并提出“提高中央企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在经济复苏阶段央企继续回升的确定性更强且有望实现领先。 主线一:科技创新 国企央企是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中坚力量。大国博弈背景下,国企以国家战略需求和产业升级需要为导向开展技术攻关,具有较强确定性,科技创新型国企有望受益。 主线二:国企改革 2013年以来,国企改革政策不断推进,目前已行至关键节点,后续将围绕“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的方向进一步发展,可关注央国企结构调整的相关领域。 主线三:高股息分红 高股息国企能够通过分红,既增厚分子端的现金流回报,又向市场传递企业价值向好的信号,进而推动估值重塑。高股息国企多集中在公用事业、能源、银行等领域,安全边际高且后续有稳增长政策及一带一路等政策催化。 围绕以上三条主线,目前市面上都能找到对应的指数来观察其行情表现,例如中证央企创新驱动指数、中证央企结构调整指数、中证红利指数等等。 从历史数据来看,这三类指数长期表现不俗。以央企创新驱动指数为例,自2012年12月31日基期起,截至目前,央企创新驱动全收益指数累计收益率为145%,年化收益率为8.68%,大幅跑赢同期沪深300指数65.28%的累计收益(年化收益率4.64%)。 (数据来源:Wind,博时基金整理,2012.12.31-2024.1.24)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相较于主动选股,通过指数ETF或基金的方式一键布局或许更为省心。 关注博时相关基金: 1、央企创新驱动ETF:515900 联接基金A/C/E份额:007796,007797,019066 2、央企结构调整ETF:512960 联接基金A/C:006438,006439 3、央企现代能源ETF:561790 4、电力ETF基金:561700 5、红利ETF博时:515890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