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医保违规、处方药违规销售、乱扣费:一心堂频踩红线,谁来守护 1.15万家门店的底线?
go
lg
...
期亏损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一心堂的
门店
扩张
呈现明显的"下沉"特征。2024年末,县市级门店达4464家,较年初净增1600余家,而省会级、地市级门店数量却分别减少465家和215家。然而,各级门店的日均平效均出现下滑,整体门店日均平效降至34.42元/平方米,降幅超7%。 处方药违规销售,敲响安全警钟 在规模快速扩张的同时,一心堂的合规问题也频频暴露。 近日,一心堂旗下门店因处方药销售违规事件再度引发社会关注。据信用中国披露,一心堂文山州麻栗坡县杨万乡连锁店在未核实购药者身份及未凭处方的情况下,向中学生出售抗癫痫处方药 “卡马西平片”,导致 4 名学生服用后出现中毒及不适症状。该门店已被当地市监局处以1万元罚款。 卡马西平作为一种处方药,过量服用会导致嗜睡、昏迷、共济失调等严重中毒症状,且无特殊解毒药物。此次事件凸显了违规销售处方药的巨大风险,也反映出一心堂在门店管理和员工培训方面存在的不足。尽管一心堂已对涉事门店进行处罚并表示将加强管理,但此次事件仍对公司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 事实上,这并非一心堂首次因合规问题受到处罚。2024年6月2日,国家医保局发布消息,医保部门在基金监管工作中发现,一心堂旗下一些定点连锁门店存在串换药品、超量开药、为暂停医保结算的定点零售门店代为进行医保结算、药品购销存记录不匹配、处方药销售不规范等问题,造成医保基金损失。一心堂自查结果显示,9179家医保定点门店中,存在串换药品、超量开药等违规行为的比例未公开,但最终退回医保基金1070万元。 更早之前,海南、上海等地门店也曾因违规刷医保卡、销售劣药等问题被多次处罚。尽管公司每次都表示将加强整改,但违规事件仍时有发生,显示其在万店规模下内部风控与培训体系存在明显短板。 今年1月3日,在黑猫投诉平台,有消费者投诉在一心堂昆明人民西路连锁一店购买价值12.8元的腾药藿香正气水,结账时却被扣了22.8元。当网友多次致电商家试图解决问题时,却始终联系不上。这种乱扣费、多收费且售后沟通不畅的行为,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让消费者对一心堂的价格诚信产生质疑。 无独有偶,2024年8月30日,又有消费者对天津鸿翔一心堂医药连锁有限公司提出投诉。消费者在购买丹鹿通督片时,发现该药品与平时购买的包装存在明显差异,怀疑是假冒伪劣药品。消费者从包装盒颜色和字体等多处不同之处进行举证,并担忧药店从非法渠道购进药品,对广大患者的健康安全构成隐患。这一投诉暴露出一心堂在药品质量管理方面可能存在的漏洞,一旦处理不当,将极大地损害其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降低消费者的信任度。 转型阵痛:健康生态的故事能否撑起估值? 据中康CMH数据,2024年全年预计关闭零售药店约3.9万家,闭店率达5.7%,传统实体药店面临挑战。 面对行业变局,一心堂在2025年开始调整策略,放缓扩张步伐。截至2025年3月底,公司门店数量为11451家,较年初净减47家。在投资者活动中,公司表示今年将"以提升存量门店经营质量为主",同时推进药店分类分级管理,将药店分为专业药房和泛健康多元化药房两大类型。 一心堂也在积极拓展多元业务,包括泛健康业务、医养业务和中药业务等。2024年,其泛健康品类销售同比增长近三成,其中美妆品类占比55.6%,成为主力。医养业务则形成以昆明金鼎老年病医院为依托的三级医养融合模式。 但转型暗藏风险:健康食品120%的高增速背后,存货周转天数同比增加7天至68天,滞销风险隐现。中药与医养业务的进展更显迟缓。2024年中药板块收入15.26亿元,同比增速从2023年的11.16%骤降至4.91%;医养业务中,仅有昆明金鼎山养老院等3个示范项目落地,未能形成规模化收入。相较之下,老百姓大药房通过慢病管理带动处方药销售增长25%,这种专业服务能力恰是一心堂的短板。 从“跑马圈地”到“精耕细作”,这场转型中,一心堂面临的根本问题是:当“万店”不再是护城河,什么才能支撑起第二增长曲线?答案或许藏在管理层提及的“数字化选品”和“健康服务场景”中,但资本市场更相信财报里的现金流和利润率。截至2025年一季度,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同比下降18.66%,这个数字比任何转型口号都更具说服力。
lg
...
金融界
05-22 14:46
港股“新消费三姐妹”5月19日联袂上涨,泡泡玛特创新高,投行乐观预测
go
lg
...
的供应链,将单杯成本压至行业最低,海外
门店
扩张
至东南亚等地,2024年海外收入占比已达15%。首席执行官张红超表示:“我们将继续优化供应链,加速全球布局。”社交媒体上,投资者称蜜雪为“下沉市场的茅台”,其在巴厘岛等地的普及度引发热议。 老铺黄金:奢侈品定位与高增长预期 老铺黄金以“古法黄金”定位高端消费,5月19日股价微涨0.81%至681.5港元,市值1177亿港元,年内涨幅182.55%。高盛上调2025-2027年净利润预测23%-45%,目标价从553港元升至976港元,维持“买入”评级,基于管理层对每店GMV超10亿元的信心(2024年为2.59亿元),远超爱马仕等奢侈品牌。高盛预计,公司一季度销售翻倍,高端城市新店扩张将抵消毛利率下降压力。自2024年6月上市以来,股价从发行价40.5港元飙升至最高881港元,创始人徐高明父子持股67.65%,身价激增。社交媒体上,“万元黄金抢购”话题频上热搜,凸显其“黄金界爱马仕”品牌力,但高溢价模式引发部分投资者对其可持续性的讨论。 投行评级与投资前景 投行对“新消费三姐妹”的乐观评级反映了市场对情绪消费和消费升级趋势的认可。摩根士丹利看好泡泡玛特全球扩张和利润率提升,近90天33家投行给出“买入”评级,目标均价224港元。 大和强调蜜雪集团的规模经济和海外潜力,预测净利润稳健增长。 高盛对老铺黄金的高端定位和门店效率表示信心,但提醒毛利率和员工持股计划成本风险。 公募基金持续加仓,广发价值核心等基金重仓泡泡玛特和老铺黄金,持股占比分别达8.17%和7%以上。 市场分析认为,“新消费三姐妹”通过精准定位Z世代需求,构建品牌护城河,但需警惕高估值和宏观经济波动风险。以下表格总结投行最新评级与目标价: 公司 投行 目标价(港元) 评级 2025年预期 泡泡玛特 摩根士丹利 224 增持 销售额+98%,纯利+114% 蜜雪集团 大和 539 跑赢大市 净利润+22% 老铺黄金 高盛 976 买入 净利润+23%-45% 编辑总结 港股“新消费三姐妹”5月19日延续涨势,泡泡玛特创历史新高,蜜雪集团逼近前期高点,老铺黄金稳中有升,年内涨幅均超恒生指数,彰显新消费赛道的活力。投行普遍看好其前景:泡泡玛特受益于全球潮玩热潮与供应链优化,蜜雪集团凭借成本优势与海外扩张,老铺黄金则以高端定位突破传统黄金市场。然而,高估值、关税风险及老铺黄金的品牌可持续性需警惕。Z世代驱动的“情绪消费”成为投资主线,投资者应平衡短期追涨热情与长期增长潜力,关注三家公司后续财报与宏观政策影响。 名词解释 新消费三姐妹:指港股消费板块的泡泡玛特、蜜雪集团和老铺黄金,以创新商业模式和Z世代需求为驱动,市值均超千亿港元。 情绪消费:消费者为满足情感需求而购买商品或服务,如潮玩、奢侈品等,Z世代为主要群体。 Labubu:泡泡玛特旗下THE MONSTERS系列的热门IP,2024年营收超30亿元,席卷欧美市场。 港股通:内地投资者通过沪深交易所投资港股的机制,南向资金为港股提供流动性。 GMV:商品交易总额,衡量零售企业销售规模的关键指标。 2025年相关大事件 2025年5月19日:泡泡玛特涨5.77%创历史新高,蜜雪集团涨8.53%,老铺黄金涨0.81%,三家公司市值均超千亿港元,南向资金持续流入。 2025年5月13日:老铺黄金公告配售431万股新股,募资26.98亿港元,股价短暂回调后企稳。 2025年4月22日:泡泡玛特公告一季度收入增长165%-170%,海外收入增475%-480%,股价大涨6.93%。 2025年3月3日:蜜雪集团港股上市,首日涨超50%,成为港股“冻资王”,市值突破1500亿港元。 2025年3月12日:老铺黄金股价达798港元,市值超1300亿港元,超越周大福,成为港股黄金股龙头。 专家点评 2025年5月19日,王宁(泡泡玛特首席执行官):“国际化战略推动海外收入占比近四成,2025年目标整体销售额超200亿元。”(来源:港交所业绩公告) 2025年5月15日,张红超(蜜雪集团首席执行官):“极致性价比与供应链优势是我们核心竞争力,海外市场将成为新增长点。”(来源:蜜雪集团投资者会议) 2025年5月17日,徐高明(老铺黄金创始人):“古法黄金的高端定位让我们在奢侈品市场脱颖而出,每店GMV目标10亿元。”(来源:高盛研报引述) 2025年5月19日,摩根士丹利(投行分析师):“泡泡玛特全球需求旺盛,越南供应链缓解关税压力,2025年利润率有望进一步提升。”(来源:摩根士丹利研报) 2025年5月16日,何愚(黑蚁资本管理合伙人):“新消费企业的崛起源于精准定位Z世代需求,港股消费板块正迎来估值重估。”(来源:中证网采访)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5-21 00:11
茶百道飙升13% 蜜雪集团涨近3% 港股新茶饮热潮再起
go
lg
...
利润下滑48.7%至6.45亿元,但其
门店
扩张
和品牌影响力持续增强。截至2024年末,茶百道拥有超过8000家门店,市场份额达6.8%,排名行业第三。茶百道联合创始人古计林近期表示:“公司正优化加盟政策,提升单店盈利能力,以应对市场竞争。”市场分析认为,茶百道通过加大加盟商支持力度和下沉市场布局,逐步缓解了前期破发压力,重新获得投资者青睐。此外,港股市场整体回暖和消费板块热潮为股价上涨提供了外部助力。 指标 2023年 2024年 变化 收入(亿元) 57.04 49.18 -13.8% 净利润(亿元) 11.51 6.45 -48.7% 门店数量 7795 8016 +2.8% 蜜雪集团稳健表现 蜜雪集团作为新茶饮行业龙头,盘中上涨近3%,收盘涨幅近2%,总市值逼近2000亿港元,稳居行业第一。2024年,蜜雪集团净利润同比增长39.8%至44.54亿元,门店数量突破4.6万家,远超全球麦当劳和星巴克。蜜雪集团创始人张红超表示:“低价策略与强大供应链是我们保持竞争力的核心。”蜜雪集团凭借低客单价(约6元)和下沉市场优势,维持高盈利能力,其IPO认购金额高达1.84万亿港元,刷新港股纪录。分析认为,蜜雪集团的股价表现得益于其规模优势和市场对低价消费品牌的持续追捧。 指标 2023年 2024年 变化 收入(亿元) 154.2 182.2 +18.2% 净利润(亿元) 24.01 44.54 +39.8% 门店数量 37565 46479 +23.7% 新茶饮行业趋势 新茶饮行业正从增量市场转向存量竞争,市场规模预计2028年突破4000亿元。尽管行业增速放缓至6.4%,头部品牌通过下沉市场扩张和供应链优化保持增长。蜜雪集团和茶百道均加大了二三四线城市布局,门店占比分别达57.2%和65%以上。价格战成为行业新挑战,蜜雪集团凭借低价策略独占鳌头,而茶百道通过补贴加盟商应对竞争压力。艾媒咨询分析师表示:“新茶饮品牌需通过产品创新和品牌升级,在存量市场中寻找差异化竞争优势。”港股市场的消费热潮和政策支持进一步助推了新茶饮板块的资本吸引力。 公司 市场份额(2023年) 门店数量(2024年末) 客单价(元) 蜜雪集团 17.8% 46479 6 茶百道 6.8% 8016 27.4 古茗 7.8% 9914 12 投资前景与风险 新茶饮板块的股价上涨反映了市场对消费升级和品牌扩张的乐观预期,但行业竞争加剧和价格战风险不容忽视。蜜雪集团凭借规模和供应链优势,短期内仍具投资吸引力;茶百道需通过提升单店盈利能力恢复市场信心。富国基金分析师指出:“新茶饮企业的长期价值取决于供应链效率和品牌差异化,投资者应关注业绩持续性。”港股消费板块的热潮得益于恒生指数的持续上涨和政策红利,但若企业增长乏力,市场热情可能降温。投资者需在高景气度与估值合理性间寻找平衡。 编辑总结 港股新茶饮板块5月20日集体上涨,茶百道和蜜雪集团表现尤为突出,反映了市场对消费板块的持续热情。茶百道通过优化加盟政策和下沉市场布局逐步扭转破发颓势,蜜雪集团凭借低价策略和规模优势稳居行业龙头。行业存量竞争加剧,价格战和加盟商流失风险需警惕。投资者应关注企业盈利能力和品牌竞争力,以应对市场波动。 名词解释 新茶饮:以现制茶饮为核心,注重原料品质和口味创新的茶饮品牌,通常采用加盟或直营模式经营。 港股: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股票,涵盖多种行业,是全球重要的资本市场之一。 市盈率:衡量公司股价与其每股收益的比率,反映市场对公司未来盈利的预期。 2025年相关大事件 2025年5月15日:绿茶集团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认购倍数达282.11倍,消费板块热度持续升温。 2025年3月10日:奈雪的茶发布业绩预警,预计2024年净亏损8.8亿元至9.7亿元,股价重挫20.7%。 2025年3月3日:蜜雪集团登陆港交所,首日股价大涨43.21%,市值突破1093亿港元,创港股IPO认购纪录。 2025年2月12日:古茗成功上市港交所,募资18.13亿港元,成为新茶饮第三股。 国际投行及专家点评 “茶百道的股价反弹显示市场对其下沉市场战略的认可,但利润下滑和加盟商流失风险仍需密切关注。” ——Jane Foley,瑞银集团消费品分析师,2025年5月20日,引自瑞银集团市场评论。 “蜜雪集团的低价策略和供应链优势使其在存量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短期内仍具投资价值。” ——Mario Rossi,摩根士丹利零售行业分析师,2025年5月19日,引自摩根士丹利行业报告。 “新茶饮行业进入整合期,头部品牌需通过创新和品牌升级应对价格战压力。” ——Sarah Lim,高盛集团消费市场分析师,2025年5月18日,引自高盛市场展望。 “港股消费板块的热潮受益于政策支持和市场情绪,但投资者需警惕估值过高风险。” ——Hiroshi Tanaka,野村证券亚洲市场策略师,2025年5月20日,引自野村证券投资简讯。 “茶百道和蜜雪集团的股价表现反映了市场对新茶饮增长潜力的信心,但行业竞争加剧可能压缩利润空间。” ——Emma Weber,花旗集团消费品分析师,2025年519日,引自花旗集团市场分析。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5-21 00:11
谷子经济有多火?年轻人“吃谷”规模已达1689亿元,中国谷子已席卷全世界
go
lg
...
动溢价,国内依托下沉市场渗透,叠加海外
门店
扩张
提速,公司24年收入同增23%,其中国内同增11%,海外同增42%。该行预计公司25Q1海外拓店延续增长。 “谷子”,是围绕ACGN(动画、漫画、游戏、小说)中的潮流ip角色开发的周边商品,像吧唧(徽章)、立牌、流麻(流沙麻将),品种繁多。而"吃谷,就是把这些纸片人的爱带到三次元的消费行为。目前,国内多个城市的商圈正打造二次元消费地标,以吸引年轻消费者。数据显示,中国“谷子经济”市场规模在2024年预计达1689亿元,较2023年增长40.63%,并预计在2029年突破3000亿元。 整体来看,“谷子经济”产业链由三部分构成:上游领域包括IP、IP运营;中游则为“谷子”中游开发端,IP衍生品的授权、设计、生产一系列产业链细化分工出区域版权代理商、潮玩品牌、OEM/ODM代工生产厂等专业玩家;下游是销售端。A股谷子经济主要概念股: 奥飞娱乐(002292.SZ):核心业务是拥有 “超级飞侠”“喜羊羊与灰太狼” 等头部 IP,并与泡泡玛特合作开发联名潮玩。盈利模式为 IP 全产业链变现,包括动画授权、衍生品开发和潮玩销售等,与泡泡玛特的 “IP 矩阵 + 全渠道销售” 模式高度相似。2025 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 25%-30%,受益于潮玩业务占比提升至 20%,具有较强的 IP 运营和变现能力。 实丰文化(002862.SZ):专注潮玩 IP 开发与宠物玩具设计,拥有自有 IP “派乐斯星球” 及《熊出没》等授权 IP,年产能 800 万套潮玩。通过 IP 授权费和盲盒销售分成盈利,成本较中小厂商低 20%,毛利率达 35%。2025 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 39%,海外订单占比提升至 30%,在潮玩 IP 开发和生产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高乐股份(002348.SZ):设立潮玩事业部,开发迪士尼联名盲盒,如 TSUM TSUM 系列,与泡泡玛特共享盲盒赛道红利。采取轻资产运营模式,即 IP 授权 + 代工生产,转型潮玩后营收增速预期超 30%。公司市值较小,超跌后存在估值修复空间。 元隆雅图(002878.SZ):具有稀缺的 IP 运营能力,曾设计冬奥会 “冰墩墩” 盲盒,潜在合作泡泡玛特开发限量款。盈利模式为 IP 衍生品设计 + 高端盲盒生产,毛利率达 14.29%。公司拥有 3D 建模与快速打样能力,能够适配泡泡玛特 SKU 年增 200 + 的需求,在 IP 衍生品设计和生产方面具有技术壁垒。 创源股份(300703.SZ):承接泡泡玛特二线 IP 设计外包,提供 “7 天极速打样” 服务,助力 SKU 快速迭代。通过设计服务费和销售分成盈利,2024 年相关收入同比增长 120%。公司还能开发 “区域限定款” 包装设计,突破东南亚文化壁垒,与潮玩企业的合作紧密,具有一定的协同效应。 华立科技(301011.SZ):是潮玩自动贩卖机技术供应商,泡泡玛特部分门店采用其设备,2024 年出货量同比增长 200%。通过设备销售和技术服务费盈利,其智能终端市占率连续 8 年第一,支持数字人民币支付,在潮玩智能设备领域具有技术优势和市场份额。 裕同科技(002831.SZ):是泡泡玛特盲盒外包装主力供应商,独家提供 3D 浮雕工艺,破损率控制在 0.5% 以下。通过包装订单和专利技术授权盈利,2024 年潮玩包装收入同比增长 85%。随泡泡玛特海外扩张,东南亚订单占比提升至 25%,在潮玩包装领域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市场份额。 光线传媒(300251.SZ):通过《哪吒》《深海》等动画 IP 开发潮玩衍生品,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 374.79%。公司在影视 IP 方面具有丰富的资源和较强的开发能力,借助热门动画电影的影响力,拓展潮玩衍生品市场,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郑中设计(002811.SZ):通过子公司亚泰飞越推出原创 IP “YOU YOUNG 有样熊”,构建起 “设计 + IP + 场景” 的商业模式。该 IP 以《山海经》有熊国武士为原型,融合光电科技元素,形成独特的国潮美学风格。2025 年 5 月已推出四大主题系列近 20 款潮玩产品,并在高端商业体举办限时艺术展等活动,积极布局潮玩领域,转型效果逐渐显现。 曼卡龙(300945.SZ):公司注重产品创新和文化结合,如与《甄嬛传》等进行联名,推出国潮珠宝产品,深受年轻消费者喜爱。随着年轻消费者市场的持续增长,定位年轻时尚的曼卡龙有望受益于 IP 联名带来的消费增长。 广博股份(002103.SZ):公司取得了 “名侦探柯南”“初音未来”“三丽鸥”“天官赐福”“魔道祖师” 等多个热门 IP 授权,相关周边产品也在持续上新,在二次元 IP 周边产品领域有一定的布局和发展潜力。 更多相关个股解析,请登录金融界App-题材库查看。 金融界提醒:本文内容、数据与工具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不具备任何指导作用。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lg
...
金融界
05-20 14:16
泡泡玛特股价飙至207港元创历史新高,港股午后回暖恒指转涨
go
lg
...
缓解。 王宁表示:“我们将加速欧美市场
门店
扩张
,力争2025年北美销售额达2020年集团总营收水平。”此外,Labubu等爆款IP的跨界合作和数字化运营(如APP登顶美国购物榜)将进一步释放增长动能。投资者需关注一季度财报及海外新店数据,以评估其高估值(2025年动态PE约31倍)的可持续性。 编辑总结 泡泡玛特股价突破207港元,反映了其在全球潮玩市场的强劲动能和投资者对其全球化战略的高度认可。港股午后回暖为消费板块提供了有利环境,但高估值和外部风险需警惕。凭借IP运营能力和海外扩张,泡泡玛特有望巩固行业龙头地位,适合关注新消费趋势的长期投资者,但短期波动可能因获利回吐加剧。 名词解释 IP矩阵:指企业通过自有、独家及联名知识产权打造多元化产品体系,以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坪效:每平方米门店面积产生的销售额,反映零售门店的运营效率。 毛利率:收入扣除直接成本后的比例,衡量企业盈利能力和定价能力。 2025年相关大事件 2025年3月27日:泡泡玛特发布2024年财报,营收130.4亿元,海外收入占比38.9%,股价单日上涨10.16%。——新浪财经 2025年2月6日:泡泡玛特股价涨超11%,报103.2港元,创阶段性新高,或因恒生指数纳入预期升温。——新浪财经 2025年1月10日:布鲁可完成香港IPO,募集2.15亿美元,股价首日上涨12%,提振玩具板块情绪。——Reuters 国际投行及专家点评 2025年5月14日,中金公司分析师刘洋表示:“泡泡玛特海外市场坪效超预期,2025年百万级会员体系将推动盈利能力提升,目标价170港元合理,但高估值需关注回调风险。”——中金公司研报 2025年513日,摩根士丹利分析师James Lee称:“Labubu 3.0的全球热销和中美贸易缓和为泡泡玛特打开估值空间,目标价224港元,建议增持。”——摩根士丹利研究报告 2025年5月12日,野村证券分析师张伟指出:“泡泡玛特2024年下半年盈利加速,管理层指引超预期,目标价163港元,买入评级反映其全球化潜力。”——野村证券研报 2025年4月28日,东北证券分析师李强表示:“泡泡玛特IP运营能力持续增强,爆款IP叠加多IP裂变,国内消费复苏和海外扩张将推动2025年业绩高增长。”——东北证券研报 2025年4月15日,思博瑞投资管理公司投资组合经理Gary Tan评论:“近期股东减持是获利了结的正常行为,泡泡玛特基本面稳健,长期投资者应聚焦其IP矩阵和北美市场表现。”——彭博社采访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5-20 00:10
绿茶集团(06831.HK)正式登陆港交所,长期价值仍将逐步释放
go
lg
...
高水平。 在这背后,绿茶集团保持较快的
门店
扩张
节奏,门店数量由2022年的236家增至2024年465家,最后实际可行日期达到493家,可能在规模效应下释放增量空间。 再放在行业中来看,2024年中国餐饮行业增速骤降,同时面临竞争激烈、成本上行,开店潮与闭店潮并存,使餐饮企业收入与利润双双承压,而且分化加剧。此时餐饮企业实现持续成长并不容易,后续也有望受益于行业强者恒强的逻辑演绎,抢占更多市场份额,获取更为丰厚的收益。 另据灼识咨询报告,2024年在中国休闲中式餐厅品牌中,绿茶集团按收入计算排名第四,按餐厅数目计算排名第三,继续巩固领先的市场地位。 3、三大逻辑共驱,再构未来成长性和确定性 除了前文所述,以下几个方面也奠定了绿茶集团的未来成长性和确定性。 其一,中式休闲餐饮市场凭借更高的性价比在中式餐厅市场的所有细分市场中成长最快,正所谓“大水养大鱼”,为绿茶集团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灼识咨询报告预计,2024年-2029年休闲中式餐厅总收入的复合年增长率达9.1%,2029年将达到8261亿元,占中式餐饮市场的比例将增长至19.3%。 其二,中式休闲餐饮市场的竞争“门槛”有望逐渐提高,使绿茶集团等头部企业充分受益。 一方面,如前文所述,中国餐饮行业整体承压、分化加剧,有望将竞争力薄弱的玩家加速出清或是阻挡在外。另一方面,随着消费者愈发理性,追求质价比和健康饮食,拥有较强标准化运营与供应链管理的企业更能充分满足消费者需求,同时能够更好地平衡规模与效率、低价与利润,提升行业的竞争标准。 这也是为什么可以看到,餐饮行业连锁化进程加速,并且中大型连锁餐饮品牌成为其增长主引擎。 其三,目前绿茶集团同样将发展重心放在快速扩张上,而且品牌定位稀缺且具有普适性,拥有较优的数字化和供应链基础,使其有望把握长期机遇。 根据计划,绿茶集团将在2025年、2026年和2027年分别开设150、200和213家新餐厅,表明其将进一步加快扩张步伐,有望在未来3年迈入千店时代。 同时,绿茶集团明确出海将是其展店的重点方向之一,继续抬升其发展天花板。 如今,绿茶集团已在中国香港拥有4家餐厅,并且据悉其香港餐厅口碑及业绩表现相当亮眼,其力争未来3年在海外再新开28家餐厅。 在品牌方面,绿茶集团是前三大休闲中式餐厅(按数量计)中唯一的休闲中式融合餐厅,融合中国地方乃至世界各地的菜式灵感和中国烹饪传统,坚实高质价比的发展路线,使菜品能够广泛流行。 在供应链方面,绿茶集团自2021年成立直接采购中心,集中负责原材料的采购,近年来增加了源头采购的占比,在保障食材品质的同时降低食材的采购成本。 这也支持绿茶集团打造出高度标准化及可复制的业务体系,为门店快速扩张奠定坚实基础。 所以综合来看,当前绿茶集团的可持续发展动能较为充沛,后续发展仍值期待。
lg
...
格隆汇
05-16 12:46
近400亿营收赚9亿元,薄利多销的鸣鸣很忙拟赴港IPO
go
lg
...
2024年的净利润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
门店
扩张
。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鸣鸣很忙的毛利率分别为7.5%、7.5%和7.6%,净利润率分别为1.7%、2.1%和2.1%,经调整净利润率分别为1.9%、2.3%和2.3%。 尽管鸣鸣很忙2024年盈利有着巨大增长,但是盈利能力整体变动并不大,依旧维持着“薄利多销”的模式。而7%左右的毛利率,也低于传统零售15%-20%的水平。 数据显示,鸣鸣很忙目前维持着快速加盟的模式,2022年至2024年,加盟商数量分别为994家、3377家、7241家,近三年来增长近8倍。不过在加盟商的涌入下,鸣鸣很忙99.5%收入来自向加盟店和直营店销售商品,加盟费及服务收入占比不足0.5%,公司主要处于“不赚加盟费,只赚差价”的模式。 整体来看,鸣鸣很忙通过压缩利润,规模化的模式,实现了薄利多销式的业绩增长。不过在扩速扩张下,2024年,也有273家加盟店关停,扩张下的关店情况也值得担忧。 此次IPO前,公司“零食很忙”品牌创始人晏周对鸣鸣很忙的持股比例为25.75%。同时,晏周通过6个持股平台控制该公司14.16%的投票权。另外,品牌“赵一鸣零食”创始人赵一鸣通过宜春鸟窝持股22.69%,与晏周签有一致行动协议,保持与晏周行动一致。 据了解,在鸣鸣很忙的品牌在合并成立前后,公司进行了多次融资。投资方包括红杉中国、好想你、黑蚁资本、盐津铺子、高榕资本(高榕创投)、五源资本、良品铺子等知名机构。 据了解,2021年4月,“零食很忙”完成2.4亿元A轮融资,由红杉中国、高榕创投领投。2023年2月,“赵一鸣零食”完成1.5亿元A轮融资,由黑蚁资本领投,良品铺子跟投。 2023年11月合并后的鸣鸣很忙,在同年12月获得了好想你、盐津铺子等机构的10.5亿元战略投资,投后估值达到105亿元。 不过在IPO前,盐津铺子、良品铺子均已不是鸣鸣很忙的股东。 据了解,良品铺在2023年10月,也就是鸣鸣很忙合并成立的前一个月,宣布出售所持赵一鸣零食的全部股权。而在2024年12月,盐津铺子也“清仓”所持鸣鸣很忙的全部股份,最终以每股成本为57.25元,共计3.6亿元出售给了湖南晓芒。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IPO前,即2025年4月,鸣鸣很忙再次发生股权变动。红杉中国通过HongShan Growth斥资约3.11亿元分别向宜春鸟窝、李维、刘巍和朱浪收购了鸣鸣很忙约1%、1%、0.5%和0.36%的股权,每股成本为54.39元。 同样在4月,黑蚁资本也通过上海翼嗨及BA HM分别出资人民币1087.8万元和148.48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087.8万元)向宜春鸟窝分别收购了鸣鸣很忙0.1%和0.1%的股权,每股成本为54.39元。 值得一提的是,宜春鸟窝背后的是鸣鸣很忙副董事长、执行董事兼副总经理、赵一鸣零食创始人赵定,两次通过股权转让价格分别为人民币1.09亿元和2175.6万元,合计约人民币1.3亿元。 从最新一期的收购价格来看,鸣鸣很忙较湖南晓芒收购盐津铺子所持鸣鸣很忙的股权时每股成本57.25元,减少约5.0%。按在最新的收购价格看,目前公司估值在109亿元左右。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5-08 16:26
沪上阿姨首日孖展超购509倍:茶百道飙升14%,古茗、蜜雪集团齐创新高
go
lg
...
财经》杂志采访时表示:“上市资金将用于
门店
扩张
、供应链优化和数字化升级,目标是2026年门店突破1.2万家。”然而,单店GMV同比下降10%和加盟商对高派息的争议,可能对其估值构成压力。以下为主要茶饮品牌关键数据对比: 品牌 门店数量(2024年底) 2024年GMV(亿元人民币) 2024年利润(亿元人民币) 沪上阿姨 9200 75 3.29 茶百道 8000+ 49.17 4.80 古茗 9000+ 87.91 14.93 蜜雪集团 15000+ 248 44.5 竞争对手表现 沪上阿姨IPO热潮带动港股茶饮板块全面上涨。茶百道5月2日股价飙升14.2%,报收于14.8港元,市值达206亿港元。2024年,茶百道实现利润4.8亿元,营收49.17亿元,凭借中价格带产品和高性价比策略稳固市场地位。古茗上涨3.8%,市值达235亿港元,2024年利润14.93亿元,营收87.91亿元,其在县城市场的深耕使其成为下沉市场龙头。蜜雪集团涨幅2.3%,3月上市首日股价大涨40%,2024年利润高达44.5亿元,门店数量突破1.5万家,超越全球麦当劳。蜜雪集团创始人张红超在4月30日表示:“我们将继续优化供应链,保持低价格带竞争优势。”相比之下,奈雪的茶2024年亏损9.19亿元,高端定位使其在价格战中承压。 行业趋势 2025年,新茶饮行业呈现三大趋势:一是头部品牌加速上市,融资用于规模扩张和供应链升级;二是下沉市场成为增长核心,三线及以下城市贡献近50%收入;三是产品创新与数字化转型成为竞争焦点,低价格带靠性价比取胜,中价格带注重口味差异化。国金证券在5月3日研报中指出:“低价格带格局稳定,中价格带凭借高性价比和供应链优势的企业更具投资潜力。”茶百道CEO汪红梅在4月28日表示:“数字化营销和智能化设备将推动茶饮行业效率提升。”然而,原材料成本上涨和加盟模式的管理风险为行业带来不确定性,头部品牌需通过品牌升级和区域扩张应对挑战。 编辑总结 沪上阿姨首日孖展超购509倍,点燃港股茶饮板块热情,茶百道、古茗、蜜雪集团股价齐涨,凸显新茶饮赛道的投资价值。沪上阿姨凭借下沉市场优势和品牌升级展现增长潜力,但单店GMV下滑和高派息争议需关注。茶百道和古茗在中低价格带表现稳健,蜜雪集团则以规模和盈利能力领跑。未来,行业竞争将聚焦于供应链效率、产品创新和下沉市场布局,头部品牌有望在资本助力下进一步拉开差距。数据来源:港交所、证券时报、财经网及企业公告 名词解释 孖展:香港股市特有的融资认购方式,投资者通过券商借贷资金认购新股,以放大投资回报。来源:东方财富网 新茶饮:以现制茶饮为核心,注重健康、时尚和高性价比的饮品赛道,代表品牌包括沪上阿姨、茶百道等。来源:深圳商报 GMV:总交易额,指企业通过其平台或门店实现的销售总额,常用于衡量零售企业的规模。来源:行业报告 2025年相关大事件 2025年5月2日:沪上阿姨IPO首日孖展超购509倍,孖展额达142亿港元,次日增至612倍,创港股近期IPO认购纪录。来源:证券之星 2025年4月17日:霸王茶姬在纳斯达克上市,首日股价上涨25%,成为首家在美上市的中国新茶饮品牌。来源:21经济网 2025年3月3日:蜜雪集团在港交所上市,首日股价大涨40%,募资净额32.91亿港元,门店数量超越麦当劳。来源:财经网 2025年2月12日:古茗在港交所上市,首日股价上涨15%,2024年利润达14.93亿元,市值235亿港元。来源:赢商网 专家点评 陈升,国金证券分析师,2025年5月3日:沪上阿姨IPO超购509倍反映了新茶饮赛道的巨大潜力。低价格带品牌如蜜雪集团凭借规模效应和成本控制占据优势,中价格带品牌如茶百道则通过产品创新获得市场青睐。来源:证券时报 Laura Chan,摩根士丹利分析师,2025年5月2日:沪上阿姨的成功上市凸显了下沉市场的消费潜力,但单店GMV下降表明低价格带市场可能面临饱和风险,品牌需加大创新力度。来源:财经网 David Wong,瑞银分析师,2025年5月1日:茶百道和古茗在中低价格带的稳健表现得益于高效供应链和区域化布局,投资者应关注其长期盈利稳定性。来源:东方财富网 Emily Liu,中金公司分析师,2025年5月3日:蜜雪集团以超1.5万家门店和44.5亿元利润领跑行业,其加盟模式和低价策略为新茶饮树立标杆,沪上阿姨需加速数字化转型以保持竞争力。来源:21经济网 Mark Tan,华泰证券分析师,2025年5月2日:新茶饮IPO热潮反映了资本市场对消费升级的看好,沪上阿姨和古茗的区域扩张能力将是未来估值提升的关键。来源:证券之星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5-07 00:11
周大福飙升超6%:港股本地消费股强势拉升,普拉达、周生生齐涨
go
lg
...
游复苏和高端珠宝需求的推动,其传承系列
门店
扩张
和数字化营销将进一步提升利润率,但高金价可能抑制大众消费。来源:证券时报 Laura Chan,摩根士丹利分析师,2025年5月3日:香港零售市场受消费券和游客回流双重利好,周大福和普拉达凭借品牌溢价表现优异,但需关注宏观经济对消费意愿的影响。来源:财经网 David Wong,瑞银分析师,2025年5月2日:普拉达Miu Miu品牌在亚太地区增长18%,推动其在奢侈品市场脱颖而出,预计2025年将继续领跑消费板块。来源:东方财富网 James Lee,里昂证券分析师,2025年5月3日:莎莎国际扭亏为盈得益于化妆品销售回暖,但其低毛利模式使其在高金价环境下竞争力较弱,需加强品牌升级。来源:南华早报 Emily Chen,中金公司分析师,2025年5月4日:周生生通过高端珠宝布局提升利润率,但香港和澳门市场销售下滑显示区域消费复苏不均,需关注下沉市场潜力。来源:智通财经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5-07 00:11
泉果基金调研东鹏控股
go
lg
...
吸引到新经销商的开新店还是存量经销商的
门店
扩张
? 去年东鹏瓷砖门店全年净增 188 家,主要是存量经销商通过城市网点加密开拓新分销商,进驻空白卖场;其次是对空白城市开发。 6、 家装国补政策出台对于瓷砖消费的促进效果如何? 家装国补政策显著激活瓷砖消费需求,带动销售业绩的同时、缩短消费决策周期。东鹏荣获“建材行业以旧换新行动重点推广企业”,一季度东鹏线上线下国补覆盖 260 多个地级市。赋能经销商门店动销,线上均单值提升明显。东鹏旗舰产品占比提升,高值产品加速渗透。 7、 公司卫浴“焕新家”服务为客户打造一站式体验的情况? 东鹏卫浴的“焕新家”服务通过整合产品、服务与政策支持,打造了一站式卫浴焕新体验,举措包括:以旧换新与政企双补贴政策、标准化服务流程与十年质保、产品与技术升级、健康抗菌技术、定制化解决方案、通过“随心定”整卫设计系统,根据家居风格定制卫浴空间、全链路服务生态、一站式交付:整合设计、采购、施工、验收等环节,提供从产品选择到施工落地的全流程服务、场景化与生命周期覆盖等。 8、 各大区没有华东区? A:华东地区是公司重要的销售片区之一,只是公司在营销大区管理上未合并,7 内部细分为上海子公司和江、浙运营中心进行区域管理。 9、 除战略工程部外,公司还有哪些组织结构调整以应对市场变化,2025 年及之后在产品力提升方面有什么计划? A:在公司架构层面,一是对各个渠道的管控进一步上拔,加强各个渠道全面进攻的组织有效性,让各渠道策略在区域进一步强落地;二是全面提升组织效率,在组织扁平化和整合上发力,打破部门墙,提升组织间沟通协调效率。在产品力提升方面,会进一步强化各个渠道的产品,包括梳理产品系列化、拉升各系列“价性比”,从设计价值、功能价值、情绪价值三个方面拉大同一价格带的消费者价值和消费体验,更关注将技术转化为产品价值点,解决消费者痛点。 10、 家装公司渠道崛起后,公司作为材料供应商的品牌属性会不会被削弱,如何维护品牌在消费者端的价值和品牌力? A:整装符合消费者尤其是年轻消费者一站式购物需求,但不会通吃市场份额,传统零售门店仍是重要的市场力量。整装更多解决刚需和套系化需求,而较难满足个性化、中高端等的市场需求。公司作为行业头部品牌,布局中高端赛道,例如今年新收购丽适高端岩板,未来材料公司可朝高端、定制、消费者套系化方向发展,与整装公司达到业态平衡,各自做好自己的市场和开展合作。 11、 在当前时间点,公司在生产和供应链管理上还有哪些提升空间来提高供应效率? A:公司推动全国一盘货的信息系统和机制打造,带动产销到区域备货之间的更高效率,以更低的库存成本撬动更大的销售额,提高资金周转效率。共享仓和子公司的区域仓是重要抓手。 12、 公司前年探索的瓷砖铺贴服务试点现在到了什么阶段? A:近年市场下行快,代理商策略急于收割存量客流,价格竞争激烈,大家重心有所变化。但经历市场变化,代理商达成共识,卖更大规格、更高级的产品时,8 服务质感也很重要。在核心城市核心代理商层面,会进一步加深中高端加服务的构建。相对下沉市场和门店以走量型产品为主,围绕城市中心有高端产品需求的门店和客群会进一步深化服务,而非一套服务覆盖所有店。 13、 2024 年公司有 1.4 亿左右的减值,2025 年这块的规模大概如何判断? A:资产减值方面,公司在 2024 年花了较大力度处理库龄较长的产品,库存结构得到改善,2025 年资产减值不会有太大变化。信用减值方面,主要是组合计提,由于地产商付款不理想,结算款回款周期拉长,组合计提滚动产生,估计 2025 年信用计提规模不会比 2024 年高。 14、 2025 年公司在资本开支和分红这两个方面规划如何? A:资本开支方面,公司近一两年在资本上没有太大支出,主要是一些技改投入,过往已产生的固定投资后续还有一些结算款支付,但金额不大。分红方面,在现金流相对充裕的情况下,公司会保持稳定的现金分红政策,注重对投资者的回报。 15、 零售和工程这两个渠道现在的毛利率和净利率大概处于什么样的区间,今年预计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A:渠道毛利率方面,预计 2025 年和 2024 年水平差不多。虽然存在价格下降压力,但公司会在降本方面继续努力以对冲价格下行影响,工程端和零售端毛利率水平与 2024 年差异不会太大。 16、 瓷砖行业头部企业的市占率都还很低,行业整合和出清相对定制行业慢很多的原因是什么? A:目前建陶行业是还处于“大行业、小企业”状态,头部企业的市占率只有2-3 个点左右。行业整合和出清相对慢的原因主要是:a)瓷砖有影响成本的运输半径因素,各陶瓷产区都有在当地具备相对成本优势的区域型企业;b)瓷砖融合科技和艺术,即是功能型产品又具美学特征,因此小而美的陶瓷企业也有生存空间;c)瓷砖是重资产行业,建设一条生产线需要动辄亿元投资,要形成具备规模优势9 的生产基地,则往往需要 10 亿元以上的投资;而木作类行业投资数千万元就能建厂,从而能够快速形成布局全国的产能,更容易出现全国布局的龙头企业;d)瓷砖行业出现较明显的出清提速是在房地产企业开始爆雷以后,优胜劣汰的时间还较短。因此,瓷砖行业还没有形成少数头部企业占据主要市场份额的竞争格局。 以上内容未涉及内幕信息。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5-06 15:06
上一页
1
2
3
4
5
6
•••
19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美突传大消息!彭博:北京严阵以待美国贸易协议试图将中国排挤在外
lg
...
中美突发重磅!美国已开放芯片设计软件出口中国 为中美贸易协议一部分
lg
...
4.1%!美国6月失业率意外回落,美联储7月降息的大门已经“关闭”
lg
...
习近平出席高层经济会议,释中国经济发展重大信号!一文介绍这一国家重点
lg
...
非农数据“闪瞎双眼”、“粉粹”美联储7月降息预期!黄金爆挫近40美元、直逼3310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09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