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中概股回流港股备受市场期待,泰康港股通大消费指数(A类:006786;C类:006787)多只核心股已实现双重上市
go
lg
...
区政府财政司司长4月13日表示,已指示
香港
证监会
和香港交易所做好准备,迎接中概股回流,并称香港必须成为中概股回流的首选上市地。同时,他指出,最近不少国际大型金融机构和其他地区的耐心资本对香港市场愈加重视,并深入探讨增加在香港市场的参与,也有更多科技企业希望以香港为基地拓展国际市场,特区政府将加速吸引境外资金、人才及企业来港发展。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资产重估从2024年9月开始,即将继续主导接下来的港股行情,尽管前期美国关税政策扰动市场,但并没有改变港股长期向上走势,香港交易所也有望成为本轮中概股回归的受益者。 4月14日,高盛发布最新报告预估,有27只中概股有望回流香港上市,总市值超1.4万亿港元。高盛指出,这27家中概股符合回流要求,市值达1840亿美元,其中拼多多、满帮等6家公司市值最大。在香港双重主要或第二上市,有助于它们重新估值。目前,阿里巴巴、网易、京东等头部中概股,已经率先在香港进行了双重上市或二次上市。 泰康港股通大消费指数(A类:006786;C类:006787)紧密跟踪港股通大消费指数,中证港股通大消费主题指数从港股通范围合资格证券中选取符合大消费主题的不超过50家香港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大消费主题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截止2024年12月31日,泰康港股通大消费指数(A类:006786;C类:006787)前十大重仓股分别为阿里巴巴-W、美团-W、比亚迪股份、创科实业、百胜中国等,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8.03%。 泰康港股通大消费指数(A类:006786;C类:006787),成立于2019年4月9日,是泰康基金旗下的一只指数型股票基金,追求跟踪偏离度和跟踪误差的最小化。 泰康港股通大消费指数(A类:006786;C类:006787),一键把握港股大消费行业上升机遇。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4-16 11:55
【半年总结】打新经历过山车,香港市场还值得投资吗?
go
lg
...
交易征费:0.0027%*交易金额(
香港
证监会
收) 印花税:买卖双边总交易额(收两次)的0.13%(年初从0.1%提升而来)(香港政府收) 别看这些数字都藏在小数点后若干位,由于港股是以”手“为最小单位交易的,多数公司单手金额都能上万。一趟20000交易额的交易,如果不算券商的佣金,费率就已经达到0.27%,接近60港币。 这样的无法避免的”高费率“,势必降低了整个市场的流动性,我随便截取了港股和美股第一市值的公司,1分钟的K线图,大家欣赏一下。 其中港股的领头羊腾讯,即便每天交易额能占到整个市场的1/10,依然在1分钟线上多次出现”缝纫机“,而且偶尔的大单交易会出现跳跃式行情,而美股的领头羊苹果的1分钟K线图则柔滑很多。 $腾讯控股(00700)$ $苹果(AAPL)$ 市场交易,要那么柔滑的K线干什么? 其实流动性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这个市场对投资者的吸引力。由于美股的费率极低,不算券商佣金的双边交易费率大致为0.024%,是港股的十分之一还不到,因此在美股可以实现大量的高频交易,很好地补充了市场流动性。对机构来说,不用怕大额的买卖单造成太大的市场冲击,对散户来说,降低突然黑天鹅导致穿仓的可能。这也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港股”老千股“、”闪崩股“的频发。 因此我在港股的正股几乎就一个策略”持仓不动“。 也因此,我选择的港股公司——$香港交易所(00388)$ 。 持有它的逻辑很简单,与整个市场”荣辱与共“,与持有大盘是一个意思,并且还能在市场交易中不断分一杯羹。 同时,港交所有大量的现金储备,简直媲美$贵州茅台(600519)$ 。 说实话,今年以来,港交所并没有涨太多,主要的涨幅还是在年初随着市场一起”疯牛“中获得的,大多数时候都在”回撤“中荡漾,因此也没有寄希望它能带来什么超额收益。当然,最近因为$滴滴(DIDI)$ 事件给赴美IPO的公司蒙上阴影,港交所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能成为更多中国内地企业的首选。 要说超额收益,上半年贡献得更多的可能还是靠打新。 二、港股打新在内卷中博弈 打新的重点一直是市场情绪,因为对一家财务数据披露有限、二级市场投资者并未充分交换预期的公司来说,市场行为更多的只是一些行为上的博弈。 2021年上半年的港股打新还呈现出”两级分化“—— 一边是字面意思,年初和年中的两级的IPO数量较多; 另一边是参与打新的收益,热门的和冷门的,收益高的收益低的,简直天壤之别。 谈谈我自己参与的一些案例: $医渡科技(02158)$ ,重仓参与,因为当时市场对AI和云概念近乎痴狂,在暗盘卖出; $荣万家(02146)$ ,轻仓小甲,对物业还抱有一丝丝侥幸心理,可惜事与愿违,首日割肉; $星盛商业(06668)$ ,中仓中甲,对线下物业的恢复有所期待,暗盘与首日分别卖出,除去手续费赚的不多; $心通医疗-B(02160)$ ,重仓参与,对$微创医疗(00853)$ 的期待,以及市场对医械的痴狂,在首日卖出,并非收益最高; 在此之后就迎来了$快手-W(01024)$ ,打新的极度内卷时光开始了。快手也是我需要总结的一个case,因为从估值上来讲,快手连IPO的发行价都不值,且在短视频领域我更看好抖音,而快手的商业化途径也并不令人满意,因此就没有深度参与,只上了现金。 但是,快手是一个被投行和市场惯坏的case,因为当时市场热度极高,且快手将流通货值压至最低,导致上市后因供需关系不平衡直接暴涨了160%。以后碰到这种市场白送的”赚快钱“机会,要牢牢把握住。 $诺辉健康-B(06606)$ ,极卷开始,重仓参与,乙头未中,大伤元气,这个票是港股2021年由盛转衰的节点; $昭衍新药(06127)$ ,重仓参与,看中其CRO龙头,结果A股涨得好好的,H股一直折价; 然后市场就开始了冷淡期,二次回港的公司成为重点。 $百度集团-SW(09888)$ ,轻仓小甲,小中一手,食之无味; $哔哩哔哩-SW(09626)$ ,重仓参与,主要还是因为此类公司在港股市场的稀缺性,且有一定安全垫,结果也惨遭破发,后回本卖出; 之后港股打新一下子进入了寒冬,几个定价过高的票接连破发,且市场申购热度也不及此前的一半,当时因为$百融云-W(06608)$ 埋了一大批兴致勃勃的投资者,而我躲过一劫,就开始了”斗智斗勇“的博弈,有收获也有惨败。 $联易融科技-W(09959)$ ,重仓参与,因为其下调了估值,且最终因下限定价而没有破发,小赚不赔; $兆科眼科-B(06622)$ ,现金参与,没中躲过一劫,但是暗盘想博个绿鞋,结果被埋,痛定思痛了。 此后,全市场的焦点都放在了极热的票上,比如$京东物流(02618)$ 、$时代天使(06699)$ ,希它们能重燃市场。 $京东物流(02618)$ ,重仓参与,因为考虑到此前的$京东健康(06618)$ 发行估值合理,结果并没有更大的惊喜,也并未重燃市场; $时代天使(06699)$ ,现金博弈,因为有了诺辉健康的前车之鉴,不敢随便上这些货值极少、单价很高、分配不多的票,事实证明,可能是正确的。 此后,IPO的打新就成了”与市场博弈“的情节,并非大热大搞、不热不搞才能赚钱。 $科济药业-B(02171)$ ,重仓参与,因为相同类型的未盈利生物公司的估值,它尚且还有30%的空间,结果市场一点面子也不给,割肉出场; $归创通桥-B(02190)$ ,重仓参与,同样因为相同类型的未盈利生物公司的估值,它尚且还有30%的空间,结果市场很给面子,可惜货值不多; $朝聚眼科(02219)$ ,重仓参与,因为估值有30%左右的折价。这个票市场的观点是惧怕老股出售,结果在暗盘风起云涌之后,终于价值回归(也有可能是一并妖股炒作)。由于货值高,成为上半年盈利最高的新股。 总的来说,2021年上半年的打新市场经过了多种市场情绪的变迁,已经到了对散户极不友好的”你猜我涨不涨“的环节。 但这样的场景,其实历史上也有发生过——妖股横飞,场内却一片惨淡。这说明市场并不是缺钱,只是担惊受怕的围观情绪很重。 所以,要在这样的市场赚钱,除了要更多地了解公司本质,还要有一定的运气协助。 而对于我这样并不喜好太频繁的交易、也不愿意错过机会的投资者来说,在正股上不愿意交易更多,在新股上也可能更多会佛系参与。毕竟我既不想交更多的税给香港政府让他们给港毒们派钱,也不愿意把打新的大部分收益交于银行。 港股要想真正成为全球性的金融市场,只有两条路——第一、降低交易费率;第二、加快数字化改革。 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祝它好运!
lg
...
老虎证券
04-11 00:30
比特币突破8.3万美元,以太币飙升14%:香港加密货币ETF集体冲高
go
lg
...
物申购”机制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灵活性。
香港
证监会
官员近期指出:“加密ETF的活跃交易反映了市场对监管产品的信心。” 编辑总结 比特币和以太币的强劲涨势为2025年加密货币市场注入活力,香港加密ETF的同步上扬进一步巩固了其在亚洲金融市场的地位。价格上涨背后既有宏观经济因素,也有技术进步与政策支持的推动。未来,市场走势可能受全球监管动态和机构参与度影响,值得持续关注。 名词解释 比特币:全球首创的去中心化数字货币,基于区块链技术运行,总量2100万枚。 以太币:以太坊网络的原生代币,支持智能合约和去中心化应用开发。 加密货币ETF:追踪加密货币价格的交易所交易基金,允许投资者间接参与市场。 2025年相关大事件 2025年4月8日:比特币24小时内涨超8%,突破8.3万美元,市场交易量创月内新高。 2025年3月20日:
香港
证监会
批准首批以太币ETF期权交易,吸引更多机构资金入场。 2025年2月15日:以太坊完成年度网络升级,交易速度提升30%,推高以太币价格。 国际投行专家点评 “比特币突破8.3万美元显示出市场对数字资产的信心正在回升,香港ETF的涨势进一步证明亚洲市场潜力。” ——James Rickards,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2025年4月9日 “以太币14%的涨幅与以太坊技术进步密切相关,香港ETF的表现表明其已成为全球加密投资的重要窗口。” ——Sarah Brennan,瑞银集团全球策略师,2025年4月8日 “香港加密ETF的集体冲高反映了区域投资者对监管产品的偏好,未来或吸引更多资金流入。” ——David Kotok,巴克莱银行投资总监,2025年4月9日 “比特币和以太币的涨势可能推动全球加密市场进入新一轮牛市,香港的角色不容忽视。” ——Laura Tyson,高盛亚洲研究主管,2025年4月8日 “短期内市场情绪高涨,但需警惕回调风险,香港ETF的交易活跃度将是关键观察点。” ——Michael Spence,花旗集团经济顾问,2025年4月9日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4-11 00:11
特朗普90天关税暂缓刺激港股大涨:恒生指数飙升4.45%
go
lg
...
股市应声上涨。 2025年3月25日:
香港
证监会
发布报告,称加密货币ETF交易额同比增长50%。 2025年2月10日:现货黄金首次突破3000美元,创历史新高。 国际投行专家点评 “特朗普的关税暂缓为港股提供了反弹窗口,尤其是科技和医药板块将受益于供应链压力的缓解。” ——James Rickards,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2025年4月10日 “恒生指数4.45%的涨幅显示市场对政策转向的快速反应,但需警惕潜在的短期波动。” ——Sarah Brennan,瑞银集团全球策略师,2025年4月10日 “苹果概念股的集体上涨反映了投资者对全球贸易局势缓和的乐观预期。” ——David Kotok,巴克莱银行投资总监,2025年4月10日 “黄金价格冲击3100美元表明避险情绪并未完全消退,港股反弹或具有一定脆弱性。” ——Laura Tyson,高盛亚洲研究主管,2025年4月10日 “关税暂缓可能推动更多资金流入香港市场,但长期走势取决于中美谈判结果。” ——Michael Spence,花旗集团经济顾问,2025年4月10日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4-11 00:11
【深度阅读】东方 HashKey Chain ,西方 Base:合规趋势下的 TradFi 之战
go
lg
...
与积极,以国际金融港口香港为例,前不久
香港
证监会
(SFC)发布包含 12 项具体措施香港虚拟资产市场「A - S - P - I - Re」路线图,旨在进一步聚焦机构投资者的参与。 如果说链上金融的高效资本效率是促使传统金融加速上链的原始驱动力,那么更清晰、开放、包容的监管环境则进一步免去了传统金融上链的后顾之忧,推动机构采取更积极的上链策略。 实际上,这一趋势已经显现: 西方世界中包括摩根大通、高盛、贝莱德、MicroStrategy 等,东方世界中诸如索尼、三星、汇丰银行等知名机构都已纷纷采取具体行动。 另一个非常明显的现象则体现在 ETF 申请热潮上,目前已有多个机构向 SEC 提交了 ETF 申请,包括 Ripple (XRP)、Solana (SOL)、Litecoin (LTC)、Cardano (ADA)、Hedera(HBAR)、Polkadot (DOT) 和 DogeCoin (DOGE) 等。 随着机构裹挟着更多资金、用户涌入,2025 将成为链上金融爆发的重要转折点。 面对趋势,如何成为链上金融牌桌上的主力竞争者?内外兼修成为重点: 对外拥抱合规:合规将成为机构参与链上金融的核心衡量标准,积极拥抱监管将进一步消除机构对于监管的顾虑,为链上金融发展带来健康稳定的环境。 对内修炼自身:不断优化交易速度、交易成本、用户体验以及安全保障,持续提升区块链作为基础设施的服务能力,承接大规模资金用户。 而面对这两条路径,主要竞争者们的表现又如何呢? 东西方合规双雄:白宫座上宾与港府监管先锋 西方的 Coinbase,东方的 HashKey。 这句在社区中广为流传的类比,不仅源于二者同样拥有业务涵盖广泛的加密帝国,更源于双方在合规方面所表现出的坚定决心和相似路径。 作为美国交易量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所,同时是美国首家上市的加密货币公司,Coinbase 的合规之路虽历经曲折,但在以特朗普为中心的加密友好型政府上台后,逐渐「守得云开见月明」: 2023 年 6 月,SEC 宣布起诉 Coinbase,并要求 Coinbase「永久禁止」相关业务,但在 2025 年 2 月,SEC 撤销了针对 Coinbase 的诉讼。 与此同时,过去几年,Coinbase 一直致力于合规经营,不仅在美国各州拥有资金转移许可证,而且取得了包括英国、欧盟、新加坡、日本等国家的合规运营许可。 作为首次白宫数字资产峰会的座上宾,Coinbase CEO Brian Armstrong 坐在特朗普左起第四位的位置,其也在媒体采访时公开表示:愿意在国家储备的背景下担任政府的加密资产托管方,Coinbase 已与政府的多个部门在加密资产托管和交易方面展开合作。 此外,Coinbase 还透露将积极过会推动国会快速落地稳定币立法及市场结构法案工作。 而作为东方代表,扎根香港的 HashKey 则是许多社区成员眼中当之无愧的合规先锋: 香港不仅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能够联动中国大陆、新加坡、日韩、东南亚等板块扮演亚太地区重要金融枢纽角色,而且作为曾经的亚洲四小龙,香港所具备的完善金融基础、活跃的金融创新氛围以及长期积累的大量金融、科技和法律领域专业人才,都是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存在。 此前,香港的金融沃土曾成功孕育出 Amber group、Crypto.Com、BitMEX 等众多加密行业头部机构。而根据香港投资推广署发布的《香港金融科技生态系统报告》,香港现有超过 1,100 家金融科技公司,其中包括 175 家区块链应用或软件企业以及 111 家数字资产和加密货币公司。 2023 年,香港进一步明确了「将区块链作为重点发展领域」的方向,同时正式开启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VASP)牌照申请制度,伴随着 ETF 和虚拟资产基金等创新产品逐渐向普通投资者开放等系列政策的出台,香港正在作为「链上金融创新中心」而受到全世界的关注。 HashKey 作为首批申请香港牌照的加密企业,同时也是首批支持香港大力发展区块链经济、积极拥抱合规的重要力量,目前 HashKey 已正式获得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证监会)发出的第 1 类、第 4 类和第 9 类牌照,多方面扩展其在
香港
证监会
监管下的业务范围与能力。 以香港为原点,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HashKey 在全球多个国家的合规进程实现高速推进,先后获得了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颁发的主要支付机构牌照、日本加密交易所经营牌照、百慕大金融管理局(BMA)颁发的 F 类牌照以及迪拜虚拟资产监管局(VARA)对其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VASP)牌照申请的原则性批准(IPA)等。 与此同时 HashKey Group 还表示未来 5 年将持续推进全球持牌矩阵,开拓包括中东、欧洲等市场,链上金融服务能力逐步扩展至全球。 而作为 HashKey 专为链上金融和 RWA 打造的链, HashKey Chain 将延续 HashKey 合规优势,致力于构建合规导向的链上金融基础设施,打造联通 Web2 与 Web3 的全栈式解决方案。 合规为 HashKey 带来的势能也体现在了具体业务层面的增长,尤其是在机构合作方面: 2025 年,HashKey Chain 不仅成功推出博时 HashKey BTC ETF 与博时 HashKey ETH ETF,更与富途证券、老虎证券、信达国际资管、众安银行等一众知名机构建立深度合作。 与此同时,HashKey 交易所吸引超 100 亿港元资沉,同时累计交易量突破 6000 亿港元。 在相似的合规路径之外,区块链是承载链上金融的基础设施,而 Coinbase 与 HashKey 作为都推出了其 L2 的加密资管集团,我们也很容易把目光落脚在 Base 与 HashKey Chain 之上。 链上金融底座:合规稳定币与金融产品代币化的博弈 我们能从 Base 与 HashKey Chain 之间找到很多共通点。 作为基础设施,二者都旨在成为新一代的链上金融技术底座,且都在优化性能下足功夫,以更好的承载大规模资金及用户。 Base 主网早在 2023 年就正式上线,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已成为最炙手可热的 L2 之一。根据 Artemis 数据显示,2024 年第四季度 Base 资金净流入量超过 25 亿美元,日交易笔数约为 1110万 笔,在 2024 年的 AI Agent 和 Meme 热潮中,Base 展现出了强大的吸金能力和对于大规模用户频繁链上交互的承载能力。 反观 HashKey Chain,虽然上线仅仅两个多月时间,但不管是从迅速增长的链上数据还是专为机构级采用而设计的系列功能,我们都能感受到 HashKey Chain 打造金融和 RWA 首选区块链的野心。 作为基于 OP Stack 构建的以太坊 Layer 2,HashKey Chain 拥有 EVM 兼容、高吞吐量、可扩展等优势。而根据公开数据显示,HashKey Chain 平均出块时间 2 秒,Gas 费低至 0.1 Gwei,TPS 可达到 400,致力于带来突出的链上金融交互体验。 在测试网阶段,HashKey Chain 累计完成 2581.6 万笔交易;超 87 万个钱包地址注册;30 万社区成员参与。而根据 hashkey.blockscout 数据显示,主网上线两个多月,HashKey Chain 总交易量突破 834 万笔;总地址数超过 20.8 万。 与此同时,对于大资金体量的机构而言,安全是其参与链上金融的首要考量,HashKey Chain 对此也做了充足的准备: HashKey Chain 的智能逃生舱通过间隔固定区块向 Layer 1 同步一次状态默克尔树,实现了资产安全的最终保障。 与此同时,多层级 DAO 治理使得安全委员会 DAO 负责快速响应可能的安全威胁,技术审计 DAO 则专注于深度分析和验证,进一步提升 HashKey Chain 的安全系数。 此外通过与 Chainlink 的合作,Chainlink CCIP 将作为 HashKey Chain 标准跨链基础设施,从而有效避免如双花攻击、跨链重入攻击等常见的跨链安全问题,确保 HashKey Chain 提供可靠安全的跨链服务;Chainlink Data Streams 将作为 HashKey Chain 官方数据解决方案,为 HashKey Chain 带来低延迟、实时、防篡改的市场数据,打开高频交易和衍生品交易场景创新大门。 当然,在公链基建军备竞赛下,在性能硬实力之外,生态建设的软实力更受人关注。 在这方面,虽然 Base 与 HashKey Chain 都致力于紧抓 2025 链上金融发展机遇,但各自的生态切入点选择方面却有着不同的规划。 Base 以合规稳定币 USDC 为主抓手: 稳定币提供了稳定的交易媒介,是不同加密资产之间的快速兑换和高效流动的桥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合规稳定币则进一步为传统金融资金参与链上金融活动提供了合规化路径,在促进 Base 生态在支付、RWA 等更多金融场景渗透、吸引机构参与方面意义重大。 2018 年,Circle 和 Coinbase 共同推出了第首个由中心化交易所支持的稳定币 USDC,其中Coinbase 主要负责 USDC 背后的美元储备。USDC 以合规为主要优势,其背后的两大发行方中,Circle 具备美国全牌照以及英国与欧盟的支付牌照,而 Coinbase 的合规优势更不容小觑。去年 7 月Circle 更是在 MiCA 法案下获得合规获发行 USDC 和 EURC 资格。 通过合规稳定币 USDC,Base不仅为开发者和用户带来了更优质的链上金融体验,例如用户使用 USDC 支付时享受的 Gas 费折扣等,更推动了 Base 生态与传统金融的接轨与扩张:目前 Base 生态已涌现出 Peanut、LlamaPay 等多个原生稳定币支付应用。 而 HashKey 则继续发扬其在机构合作方面的优势,HashKey Chain 着重聚焦金融产品的代币化,构建金融和 RWA 首选区块链: 机构管理着大规模资金及用户,机构的参与将引导大量资金的链上沉淀以及增量用户的涌入,是链上金融走向成熟和规模化的重要标志。HashKey Chain 旨在通过为机构提供高效且合规的金融产品代币化解决方案,为机构参与扫清障碍。 由中国太保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香港)发起和管理的代币化美元货币市场基金「CPIC Estable MMF」成功基于 HashKey Chain 部署,便是 HashKey Chain 以金融产品代币化为抓手、构建金融与 RWA 首选平台的示范案例。 对于机构而言,通过合规友好、安全可信、高性能低成本以及完善的链上 DeFi 生态赋能资产流动性和应用场景,HashKey Chain 显著降低了机构金融产品上链的技术门槛和运营成本,使得 CPIC Estable MMF 作为一种有效的数字化资产配置工具,帮助机构实现了基金份额在区块链上的透明、高效和精细化管理。 对于 DeFi 用户而言,通过为机构提供高效的金融产品代币化工具,链上金融用户将迎来更多具备真实收益的优良资产,获得更多样的收益来源。 而对于链上金融而言,随着越来越多的机构级资产选择在 HashKey Chain 上进行数字化转型,链上金融正在加速与传统金融的融合,并在全球金融体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根据 HashKey 数据显示,CPIC Estable MMF 运行首日申购规模就已突破 1 亿美元,进一步折射了市场对于机构金融产品代币化的巨大需求。随着 HashKey Chain 持续推进与多家机构的深度合作,HashKey Chain 将进一步成为债券、基金、稳定币等金融产品代币化的理想平台,助力链上金融与 RWA 的飞跃式发展。 两条路径各有千秋,都承载着助推链上金融爆发的宏大愿景,也都在各自切入点取得突破性成就,但在链上金融仍处于初期阶段的当下,或许 Base 与 HashKey Chain 都需要更多链下与链上金融深度融合的具体场景来验证其可行性。还需站在更长期的视角审视。 而在当下预判未来,或许二者公布的 2025 路线图能够带来更多长期视角的判断。 多举措并行:迎接链上金融发展黄金时代 在 Base 发布的 2025 路线图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技术、生态的双轨并行: 技术方面, Base 将着重关注 OnchainKit、Paymaster 和 L3 以提升体验; 生态方面,Base 旨在打通 25 个以上法币通道,并致力于引入 2500 万名用户和 2.5 万名开发者,与此同时年内链上资产规模千亿美元。 相比较于 Base 的数据宏图,HashKey Chain 的 2025 路线图则以 BTCFi、PayFi、RWA 和稳定币等赛道为主线,在聚焦链上金融、扩大开发者规模、吸引大规模资金上链以及构建合规导向的链上金融基础设施方面介绍了更多具体举措。 一方面,由 HashKey Chain 发行的 Wrapped BTC 资产 HashKey BTC(HBTC)即将到来: 该产品旨在聚焦万亿体量的 BTCFi 市场,为用户带来合规且稳健可观的链上收益,包括借贷收益、流动性挖矿收益、再质押收益及 HashKey 积分等。 另一方面,以「金融和 RWA 首先区块链」为愿景,HashKey Chain 将持续聚焦 RWA 赛道,不断提升机构级金融产品代币化服务: 此前 HashKey Group 曾与信达国际资管合作推出的首个由香港金融机构发行的 STBL 项目,STBL 的相关资产为 AAA 级货币市场基金(MMFs)投资组合,每一个 STBL 的面值为 1 美元,可全天候 24/7 进行转让,并将于每月派息日以新发行代币形式自动将每日累计利息分配至专业投资者钱包中。不久的将来 STBL 的发行将拓展至 HashKey Chain。 与此同时,HashKey Chain 还将推动房地产、商品和艺术品等传统资产领域代币化,促进资产流动性和市场透明度。 更重要的是,基于与多家机构的深度合作关系,HashKey Chain 的港元稳定币正在酝酿: 此前,HashKey Exchange 已与圆币科技、Allinpay international 等公司达成合作,基于 HashKey Chain 发行的港元稳定币即将与大家见面。基于 HashKey Chain 稳定币生态将进一步推动 HashKey Chain 上跨境支付和去中心化金融解决方案的繁荣发展,加速实现全球金融的链上转型。 而在开发者层面,多项开发者激励政策也表现了 HashKey Chain 对于建设链上金融的决心: 在 HashKey Chain 主网正式上线之际,总奖池高达 5000 万美元 Atlas Grant 计划随即推出。该计划旨在深度发掘 Web3 领域的优质项目并提供全面赋能,助力 HashKey Chain 应用层和链上用户的指数级增长。Atlas Grant 第一期已于 2025 年 1 月 20 日结束,第二、三、四、五期将于 2025 年 Q2、Q3 和 Q4 陆续启动。 此外,系列 HashKey Hacker House 和 Hackathon 活动即将在韩国、台湾、日本和泰国等全球多个城市开展,为开发者提供交流沟通和直接对话 HashKey Chain 核心团队成员并获取支持的平台。 从拥抱合规到以 BTCFi、RWA、稳定币等赛道为抓手构建安全、高效、机构友好的多元化的链上金融生态系统,HashKey 正在成为推动链上金融与传统金融深度融合的重要力量。 无论是西方的 Coinbase 及其高性能 Layer 2 Base,还是东方的 HashKey 及其金融和 RWA 首选公链 HashKey Chain,都在以各自的方式推动链上金融的繁荣发展。这种东西方并行的格局,不仅展现了链上金融的多元化路径,更揭示了全球金融体系变革的深刻趋势。 正如社区所言: 西方的 Coinbase,东方的 HashKey 西方的 Base,东方的 HashKey Chain 或许在监管走向清晰、机构接连入局这一几乎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下,二者与其谈论竞争,不如说是共建。 在以 Coinbase 所在的旧金山以及 HashKey 所在的香港为两个圆心,以 Base 的合规稳定币和 HashKey Chain 的机构金融产品代币化为两大抓手,面对链上金融全面爆发的黄金时代,或许我们更可以期待,未来无论是 Base还是 HashKey Chain 都将以共赢的姿态,推动东西方链上金融秩序的搭建,同时加速全球链上金融变革的更早到来。
lg
...
FX168北美分站
04-06 21:44
投资日历:周二资本市场大事提醒
go
lg
...
》”发布,将从4月1日起正式实施。 ⑨
香港
证监会
:2025年4月1日起,
香港
证监会
将恢复向所有中介人及持牌人士征收牌照年费。 ⑩《炼焦化学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自2025年4月1日起实施。 ⑪《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将于2025年4月1日施行。 ⑫《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自2025年4月1日起施行。 ⑬《水下助推机器人通用技术要求》4月1日起实施。 ⑭会稽山:4月1日起公司部分重点产品提价。 ⑮4月1日起,18项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国家标准将正式实施。 ⑯存储芯片厂商闪迪:4月1日开始对旗下产品实施涨价,整体涨幅将超过10%。 ⑰科慕:自4月1日起,对在亚太地区售卖的所有等级的Ti-Pure™钛白粉产品进行提价,提价幅度为100美元/吨。 ⑱章源钨业:因钴粉等材料价格上涨,从4月1日起,部分硬质合金及硬面材料产品按新价格执行。 ⑲立邦装饰材料:4月1日起,对“专业时时丽内墙乳胶漆”进行价格调整,预计上调幅度为1%。 ⑳日本Rapidus晶圆厂计划4月1日启动2nm制程试产。 ㉑今日西部黄金、欧菲光、中国卫通等股将披露年报。 ㉑今日有3779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 ㉒今日将公布欧元区3月CPI等数据。
lg
...
金融界
04-01 07:50
上周股票型ETF净申购19.97亿元,其中科技ETF净申购超20亿元
go
lg
...
美元货币市场ETF代币化方案目前已获得
香港
证监会
的批准,即将在4月正式发行。这将是全球首支代币化货币市场ETF,将传统低风险的货币市场基金与区块链技术深度结合,为链上投资者开启全天候稳健生息之旅。 博时基金去年净利润15.28亿 公募管理规模1.09万亿增长14.99% 招商证券的2024年年报提到,其持有49%股权的博时基金在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5.89亿元,较2023年微增46.63万元;净利润为15.28亿元,较2023年增加1693.47万元,增幅为1.12%。截至2024年底,博时基金资产管理规模(含子公司管理规模)1.72万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9.78%,其中公募基金管理规模1.09万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14.99%;非货币公募基金管理规模6311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18.71%;ETF规模突破1300亿元人民币。
lg
...
格隆汇
03-31 17:52
国泰君安国际(01788.HK)2024财报透视:高增长、高派息下,多重机遇共振
go
lg
...
,尽管去年收入增幅不高,但去年公司获得
香港
证监会
许可开展虚拟资产介绍经纪业务,能够为客户提供虚拟资产买卖服务,同时也推出国泰君安投资级债券基金,此外公司也在积极布局“跨境理财通”。在这一系列动作下,国泰君安国际有望推动公司客户结构进一步向机构及高净值转型,长期来看,这也将增强公司佣金收入的稳定性,带来业绩增长的确定性。 与此同时,过去一年,国泰君安国际也在积极把握市场机遇,持续加大对高评级、高流动性固定收益资产的配置力度。得益于不断增加优质资产的持仓,不仅为其带来了丰厚的利息收益,同时也为财富管理业务的产品做好资产储备。财报显示,公司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及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余额较2023年年底上升96%。 此外,公司企业融资服务和投资管理板块也保持了稳健增长的态势。得益于公司在债券发行承销等业务上的出色表现,其企业融资服务板块收入同比增长61%。投资管理板块收入则同比增长72%,显示出公司在资产管理业务方面的专业能力和市场影响力不断提升。 3、结语 总的来看,国泰君安国际已从传统券商蜕变为跨境综合金融服务商,其高增长、高派息与市场表现形成鲜明反差,从去年9月政策刺激下的一轮大行情后,公司整体处在平稳波动的态势。 对比行业来看,与港股同类券商相比,国泰君安国际的净利润增速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同时公司的高派息比率在港股金融板块中亦属稀缺,凸显管理层对盈利质量的信心。 当前略显低迷的市场表现下,可以看到港股通资金近期明显提升,显示市场信心的回暖,在外部环境向好、公司经营质素持续提升的背景下,相信其后续的市场表现还将值得期待。 (来源:富途行情)
lg
...
格隆汇
03-31 10:41
港股科技牛市:数字资产领域的OSL集团(00863.HK) 快速突围剑指“亚太Coinbase”
go
lg
...
地区的牌照申请,以支持全球化战略。 在
香港
证监会
“沙盒+持牌”双轨监管框架下,OSL 集团的发展思路是要将监管透明度转化为其首要的核心竞争力 —— 通过“监管牌照 + 合规框架 + 风险管理”的底层建设,实时对接全球多个司法管辖区的监管动态。这种优先合规性的企业理念不仅筑牢用户的信任壁垒,更印证了行业共识:当贝莱德、渣打、汇丰等传统金融机构加速数字资产布局时,清晰的合规框架已成为机构入场的首要筛选标准。 (2)业务矩阵:双轮驱动下的生态闭环构建 2024 年,OSL集团两大核心支柱业务——“数字资产市场业务”及“数字资产技术基础设施业务”,形成协同闭环效果显现。 当中,数字资产市场业务中,以香港首批比特币 / 以太坊现货 ETF 托管及交易伙伴身份,在2024年12月31日占据约64%市场份额事件出现为标志;数字资产技术基础设施业务则通过 SaaS 服务费用的显著增长所带动。 我们认为,这种协同效应在全球行业监管趋严环境中凸显优势, 既保持交易量增速,又筑牢技术护城河,使其成为香港持牌交易所中少数能同时服务传统金融机构与数字原生客户的全链条平台。 2024年OSL集团宣布投资3000万美元为促进PayFi生态系统发展,其表示将深化PayFi产品矩阵的开发,并探索现实世界资产(RWA)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并把“扩展创新产品组合”列为其2025年战略发展五个驱动增长的支柱之一。这些规划在今年一季度就已取得了超预期的快速实现和突破——2025 年 2 月 28 日,OSL 集团上线了香港首只零售代币化基金 "华夏港元数字货币基金",作为亚太地区首支面向零售的 RWA 代币化产品,标志着监管框架下的场景化突破,为香港数字资产行业的发展树立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香港首只零售代币化基金的落地,对 OSL 集团业务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对数字资产市场业务而言,属于场景破圈与客群重构机会,对数字资产技术基础设施业务来说,则是场景验证与技术能力外溢。未来代币化基金有望与更广泛的数字金融生态系统无缝连接,兼容稳定币、代币化存款及数字货币等多元形态。 代币化基金的成功推出市场,使得深度参与其中的OSL集团产生了持续受益机会,市场业务的“产品创新”与技术业务的“基建升级”形成正向循环圈或将会出现——零售端的交易需求(代币化基金 T+0 赎回需求等)倒逼 PayFi 提升清算效率,而公司出色等PayFi 的模块化能力又反过来支撑市场端快速上线新币种(未来或许会出现的港元稳定币交易等)。这种“需求 - 供给”的动态匹配,使 OSL 集团或可催生出类似“交易驱动基建,基建反哺创新”的生态韧性。 未来,OSL集团还计划通过深化场外交易服务优势,持续开发新客户并激活存量客户以扩大市场份额,比如针对机构客户,公司将重点拓展证券公司、金融科技公司及数字银行群体,伴随计划的落地将持续巩固公司在香港市场领导地位。 值得关注的是,OSL 集团的生态构建始终伴随“业务-地域”的双维扩张。换而言之,OSL集团业务矩阵完善和商业模式更新迭代是伴随着其全球化扩张的进程同时展开的。 除了2024年11月宣布收购日本持牌加密资产交易平台之外,2024年12月,OSL集团还宣布收购欧洲的持牌机构,通过一系列收购进一步完善其全球合规和业务网络,此前公司在公开战略中明确将东南亚、中东列为重点扩张区域。 在“产品本地化+合规全球化”策略支持下,从而使 OSL 集团托管资产的跨境流转效率得到快速提升 ,其国际交易量占比预期将从 2024 年开始得到显著增长。更关键的是,并购带来的技术整合有机会反哺 其香港业务,最后也使 PayFi 的合规模块迭代周期大幅缩短 。 展望 2025,OSL 集团的数字资产“交易+基建”业务矩阵,或许要进入经典的“需求 - 供给”螺旋上升期。机构服务深化、场景渗透加速及全球化验证,将为供需两端快速增长和连通提供来源和支持。 而从更长的时间维度看,未来OSL集团国际交易量能否获得快速增长,则成为了该公司在2025之后实现从1到10成长的重要轨迹,这一方面非常值得期待的,我们认为,国际交易量的快速增长过程,正是考验公司业务运营、服务、技术能力,以及合规与创新等综合实力的最佳窗口。 (3)精英团队:金融与科技的跨界融合推动战略愿景 OSL集团的管理层团队汇聚行业顶尖人才,参考公开履历来看,2024年加入的CEO崔崧 曾主导顶尖交易所的战略布局,CCO张英华 打造一家交易所成为全球前三大数字资产交易所, CMO陈德荣 曾作为全球市场主管领导富途的成功营销活动, CFO 黄冠文 在摩根士丹利亚洲有限公司、蚂蚁集团和波士顿顾问集团等全球知名企业担任要职,推动OSL集团的策略性投资以及全球拓展策略,这支出色团队在12个月内推动完成业务重组、产品迭代及全球合规部署等多项重要举措落地,实现盈利,展现出卓越的执行力。 (4)战略愿景:亚太版Coinbase的崛起路径 从公开资料来看,OSL集团制定了清晰的 "三步走" 战略: 短期(2024-2025)合规筑基与区域深耕:即持续巩固香港市场领导地位,加速投资及深化合规与持牌基础; 中期(2026-2027)生态扩张与全球化布局:拓展衍生品、质押等增值服务,逐步伸展至“全周期满足个人及机构客户”,构建数字资产金融生态,及透过一系列收购整合或战略合作展开全球化布局; 长期(2028+)全球枢纽与范式革新:将OSL集团打造成为连接传统金融与Web3的全球枢纽。 这是一个清晰且富有野心的未来战略规划与愿景,当前公司已通过并购整合实现从0到1的“第一步”突破,而在2025年公司战略规划中,加速海外业务扩张是重要一环。未来,OSL集团还计划加大对日本、澳洲等市场的资源投入,通过加速海外招聘与本地化运营,复制香港业务的成功模式,进一步推动区域业务内生增长,进而强化全球布局的战略支点。 从2024年所取得成果来看,OSL也正逐渐从单一交易平台向综合性数字资产金融服务商的跨越,其布局不仅支撑了当前收入规模快速增长,更为未来价值重估奠定了基础。 3、OSL集团价值重估的三重逻辑 在市场趋势、内生增长和外延式扩张的共振下,我们认为,OSL集团的估值体系正在经历范式转换: 逻辑一:Web3时代的合规化浪潮 全球数字资产行业正经历"合规交易所替代中心化平台"的结构性变革。OSL集团依托香港的监管优势,已成为机构投资者布局数字资产的重要通道。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认可OSL集团在行业变革中拥有先发优势。OSL集团与金融机构合作紧密,合规优势化为机构业务的核心竞争力,推动Web3与传统金融无缝衔接,生态协同或打开千亿级增量市场。 逻辑二:从区域龙头到全球玩家 OSL集团在香港市场完成“从0到1”的验证后,2025年进入“从1到10”全球扩张的爆发期。通过并购整合与产品创新,持续为业务注入新动能,其收入结构优化,以及海外市场贡献盈利可期。这也是其增长空间的持续且大幅突破所带来的深远影响结果。 逻辑三:对标Coinbase的估值重构 (1)OSL集团 作为全球Fintech 及Crypto 领域稀缺的已实现盈利的上市企业,其估值逻辑显著区别于两类对标群体: 成长型金融科技企业:在100亿美元市值以下的成长股中,多数企业依赖模式验证与用户规模增长支撑估值,但OSL集团已率先实现盈利拐点与收入爆发的双重突破; 头部加密货币交易所:头部合规平台如Coinbase,以及处于第二梯队的传统加密货币交易所,在盈利稳定期其市场估值普遍维持在100亿美元以上,而OSL集团当前市场价值仍处于相对低位。 (2)战略对标Coinbase的“戴维斯双击”重估机会 Coinbase在合规化阶段的PS估值区间为10-20倍,回溯过往头部加密货币交易所处于成长期阶段的合理PS一般处于约20-30倍的估值区间。 OSL 集团通过战略执行落地,使得其未来营收 CAGR 预计将超 80%,目前上市公司PSG仍远低于1倍及PS(TTM)低于20倍,双重证明了该公司当前估值与其增长性和未来潜力存在相当的差距,换而言之,从估值数据出发,该公司或存在被市场低估的概率。 对于处在快速增长期的OSL集团而言,给予其合理的PS估值倍数区间,至少应参考行业标杆上限或更高数值。 随着OSL集团业务创新落地及全球并购整合驱动整体收入的持续高增长,叠加估值倍数将逐步向行业标杆上限区域靠拢,因而在“戴维斯双击”共振推动下,该公司其市值或存在显著的高倍重估空间。 总结:数字资产的亚太新坐标,全球化之路前景广阔 站在Web3的时代风口,OSL集团正从不同的维度掌握香港行业格局及标准的制定权,比如,在产品端,推动数字资产与传统金融的深度融合等。 随着港府积极推动“国际虚拟资产中心”地位,OSL集团除了有望成为连接传统金融与数字经济的重要枢纽和基础设施之外,更可借助在香港建立起的优势,彰显“超级联系人”的作用,快速走遍亚洲,面向全球。而伴随着未来更多的潜在国际化并购或多国战略合作事件出现,OSL集团或将有机会在其国际化道路上获得充足的行业影响力和关注度,在现有基础上乘着浪潮势如破竹,收获更多市场份额。 主流群体对数字资产的接受程度逐步提高,配置需求持续上升。当合规优势转化为规模效应,当创新基因催生产业生态,这家数字资产新贵或将重新界定亚太地区的金融科技版图。 在港股科技牛市的时代背景下,OSL集团的价值发现之旅,或许才刚刚开始。
lg
...
格隆汇
03-31 09:31
每周股票复盘:南京新百(600682)子公司投资2600万美元于东方红全球配置基金
go
lg
...
(香港)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亿港元,受
香港
证监会
监管,持有第4类和第9类牌照。基金行政管理人和托管人为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香港分行。该投资不会影响公司主营业务的正常发展,不会对公司年度经营及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投资风险包括国际政治经济环境、行业周期、政策法规等多种因素影响,可能导致不能实现预期收益或不能及时有效退出。公司将密切关注基金经营管理状况,并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lg
...
证券之星
03-29 08:00
上一页
1
2
3
4
5
•••
122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周评:中美贸易战突传劲爆消息!亚币罕见集体疯涨,中国降息降准大放水
lg
...
从145%到80%:中美关税会谈开启前夜 特朗普释放降低关税信号
lg
...
下周展望:小心中美失望消息逆转市场!美国CPI或没那么糟,别忘了日英GDP
lg
...
是什么让中国重启与特朗普的关税谈判?路透揭露背后内幕
lg
...
市场对中国新一轮刺激不买账!中美贸易谈判恐复杂且耗时,北京把大招留到以后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2讨论
#链上风云#
lg
...
95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46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