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西北大学女副校长成陕西首富!持股市值超450亿元,身家超隆基绿能李振国、李喜燕夫妇
go
lg
...
5亿元排在全国第196位,位居陕西地区
富豪
第三。 不过,5月12日收盘,隆基绿能市值为1166亿元,李振国、李喜燕夫妇二人最新持股市值跌至223亿元,隆基绿能李春安目前总身家大约342亿元。严建亚、范代娣夫妇成功坐上陕西首富宝座。 西北大学官网资料显示,范代娣出生于1966年1月,今年59岁,陕西蒲城人,从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系博士毕业后,便进入西北大学工作,历任西北大学化工学院副院长、院长。今年4月,范代娣出任西北大学党委委员、常委、副校长。 2000年,范代娣用基因工程技术高密度发酵生产的一种类人胶原蛋白宣告问世。2001年,范代娣申请了中国第一个重组胶原蛋白发明专利——“一种类人胶原蛋白及其生产方法”。同年9月,范代娣夫妻二人创立了巨子生物基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三角防务的前身则是由严建亚创立。2002年,严建亚创立西安威力通信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为西安三角防务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并自2015年9月起担任三角防务的董事长。 公开资料显示,范代娣与严建亚夫妇两人为西北大学校友。范代娣1988年7月获得中国西北大学无机化工学士学位,并于1991年7月获得化学工程硕士学位,而严建亚于1988年7月于西北大学获得化学工程学士学位。
lg
...
金融界
05-13 10:46
盖茨慈善捐赠遭质疑:“我已经听了15年,他每年的财富都更多”
go
lg
...
也是一大笔钱。” 批评人士还将盖茨其他
富豪
进行了比较,他们的慈善活动也面临着类似的质疑。一位评论者说:“反正这毫无意义。他是在购买影响力,而不是捐钱。” 盖茨曾表示,他受到巴菲特和19世纪实业家安德鲁·卡内基等慈善家的启发,他承认自己的捐赠方式是出于紧迫性。 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他说:“这真的很紧急。如果我们不追求永久,我们可以花更多的钱,我知道这些支出将符合我的价值观。” 根据盖茨的说法,他的基金会已经为健康和发展项目分配了1000亿美元,并计划在未来几十年根据市场和通胀情况再投入2000亿美元。然而,批评者认为,考虑到他的财富规模和慈善事业中经常使用的复杂结构,这些捐赠的真正影响可能很难衡量。 尽管存在质疑,盖茨仍然坚持他的愿景,他在博客中说:“当我死后,人们会说很多关于我的事情,但我下定决心,‘他死时很富有’不会是其中之一。”
lg
...
金融界
05-13 08:36
川普大變臉
富豪
稅即將來襲?
go
lg
...
rkets 億滙每日新聞 川普擬加收“
富豪
稅” 美國總統川普提出了一項引發廣泛關注的新經濟方案,其中最具爭議性的內容是對高收入群體加稅。 這項提議標誌著川普在稅收政策上的重大轉向,也反映出共和黨內部在經濟政策上的深刻變革。 據知情人士透露,川普正在積極推動為年收入超過250萬美元的個人或年收入500萬美元的夫婦設立新的39.6%稅率等級,這一稅率將恢復到2017年減稅政策之前的水平,實質上逆轉了川普第一任期內的標誌性政策成就。 目前美國最高稅率為37%,這一調整意味著最富裕的美國人將面臨更高的稅收負擔。 川普的這一立場得到了美國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公開支持,盧特尼克表示他“贊成”總統的這一舉措。 為何要加推「
富豪
稅」? 這場稅收改革的討論正在共和黨高層密集展開。 據報導,川普週三與眾議院議長邁克·詹森通電話時詳細闡述了他的稅收觀點,同時重申支援取消私募股權和風險資本經理長期享有的附帶權益稅收優惠。 這一特殊稅收優惠的取消將直接影響華爾街金融精英的利益。 密蘇里州共和黨眾議員傑森·史密斯作為眾議院籌款委員會主席,計劃在本週五與川普會面,預計將向總統保證即將出臺的稅收法案會充分體現其政策優先事項。 然而,關於法案的具體內容仍在激烈討論中,特別是是否擴大個人稅法中小企業收入免稅範圍等細節尚未確定。 川普推動增稅的背後,是共和黨面臨嚴峻的財政壓力。 眾議院共和黨人正在起草一項規模龐大的稅收一攬子計劃,該計劃不僅要延長2017年的減稅措施,還包括取消小費稅和加班費稅等新承諾。 這項被川普稱為「美麗法案」的計劃需要巨額資金支援,而共和黨領導層在削減醫療補助等福利專案上難以達成共識,這使得川普不得不尋找替代方案。 提高高收入者稅率看似成為了一個可行的選擇,儘管這與共和黨長期堅持的減稅理念背道而馳。 川普的這一舉動充分展現了他對共和黨的重塑能力,將傳統的保守主義政黨轉向更具民粹色彩的政策方向。 共和黨內部分歧 共和黨內部對這一提案的反應呈現明顯分歧。 眾議院方面態度相對開放,奧克拉荷馬州眾議員凱文·赫恩表示「只要總統提出要求,我們都會考慮」,證實新的最高稅率和取消附帶權益稅收優惠正在討論之列,但同時強調尚未達成最終協定。 相比之下,參議院的態度更為謹慎。 愛達荷州參議員、參議院財政委員會共和黨領袖邁克·克拉波公開表示對增稅“並不興奮”,但他承認國會兩院有不少人支援這一想法,並暗示如果川普堅持,共和黨人將不得不認真考慮。 這種分歧反映出共和黨在川普影響下正在經歷的政策轉型陣痛。 這項稅收改革提案的政治影響不容小覷。 一方面,對富人增稅可能損害共和黨傳統金主的利益,並可能導致資本外流; 另一方面,這一政策轉向有助於川普鞏固其中下層選民基礎,特別是在即將到來的大選前夕。 華爾街已經對此作出反應,部分金融界人士擔憂這將改變美國的投資環境。 與此同時,民主黨人可能會抓住這個機會,指責川普的政策反覆無常。 但不可否認的是,川普通過這一舉措再次展示了其打破常規的政治風格,將共和黨引向一個更加民粹主義的方向。 這場關於稅收政策的辯論不僅關乎財政收入,更將成為檢驗川普對共和黨控制力的重要指標,其結果將深刻影響美國未來的經濟格局和政治生態。 其他數據、會議及事件概覽 美國經濟數據:本週二將公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本週四將公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 川普:處方藥和藥品價格幾乎將立即降低30%至80%。 川普:將大幅增加與印度、巴基斯坦的貿易。 阿裡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蔡崇信:「電商和雲+AI」是阿裡巴巴兩大核心戰略方向。 中國乘聯分會:4月新能源乘用車市場零售90.5萬輛,同比增長33.9%。 (請注意: Moneta Markets 億滙資訊目前僅針對非中國大陸區域的華文投資機構和個人,且僅提供參考價值,不具備任何現實層面指導意義。 ) #美國 #
富豪
#川普 #稅收
lg
...
MonetaMarkets亿汇
05-12 12:34
特朗普:赶紧买股票!比尔盖茨宣布全捐!
go
lg
...
4.15亿美元。特朗普更是炫耀他的一位
富豪
朋友更是一天就赚了25亿美元。 这引来了美国散户投资者的吐槽:“如果你在白宫里,出来后没有成为超级大富翁,那你就是这个星球上最愚蠢的人”;“市场就像一个关系户的赌场,而普通人只是赌桌上的傻瓜”… 继94岁巴菲特宣布年底退休后,69岁的比尔·盖茨宣布将捐出几乎全部财富。 1 比尔盖茨宣布将捐出几乎全部财富 比尔·盖茨昨天发文宣布,未来20年,将通过盖茨基金会捐出其几乎全部的财富,用来挽救和改善世界各地的生命。到2045年12月31日,盖茨基金会将永久性关闭。 今年正值该基金会成立25周年,已累计捐赠达1000亿美元,沃伦·巴菲特的慷慨解囊对此功不可没。 有网友说是为了避税,也有观点认为:根据美国税务政策中心测算,通过捐赠获得的税务减免仅占其总资产的0.8%-1.2%,远低于直接继承或投资避税工具的收益。 比尔盖茨表示:“当我离开这个世界时,人们可能会对我有很多评价,但我决心不让‘他去世时仍然很富有’成为其中之一。当前有太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不应该把本可以用于帮助他人的资源据为己有。” 盖茨目前有大约1%的微软股票,同时在美国拥有25万英亩的农田,是美国最大的私人农场主。福布斯实时数据显示,其净资产为1088亿美元,位列全球
富豪榜
第13位。 盖茨在2022年时曾宣布,自己最终会把几乎所有的财产捐给基金会,从全球
富豪榜
上彻底退出。 盖茨今年在与播客主持人拉杰·沙马尼的对话中,公开过他对财富传承的最新看法。 盖茨称,他的孩子们得到了很好的成长和教育,但继承的财富会“低于总资产的1%”,因为他认为给更多的钱对他们没有好处。 他强调:“这不是继承王朝,我也不要求他们经营微软,我希望给他们机会创造自己的收入和成功。” 盖茨表示希望子女能凭借自身能力成为重要的人,而非被父辈难以置信的运气和财富所掩盖。他也指出,那些靠科技白手起家的
富豪
们,不会太倾向于建立“家族王朝”。在捐赠遗产方面也更激进,更愿意捐出财富本身(而不只是利润部分)去帮助那些最有需要的人。 2 比尔及梅林达盖茨信托基金会 现身多家A股上市公司10大流通股东 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成立于2000年,基金主要公众人物是比尔·盖茨、梅琳达·盖茨以及沃伦·巴菲特。 2010年时,比尔盖茨与老友巴菲特一同发起“捐赠誓言”行动,呼吁全球
富豪
将大多数(超过50%)的财富捐赠给慈善事业。 截至2024年,包括马斯克、奥尔特曼、扎克伯格、保罗·艾伦、布隆伯格等200余名
富豪
已经签署誓言。 截至2024年底,巴菲特连续五年蝉联美国
富豪
捐赠榜第一名,巴菲特的终身捐赠总额高达620亿美元,占其总身家的30%。 股神巴菲特的慈善捐赠大部分都捐给了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自2006年以来,巴菲特已向盖茨基金会捐资500亿美元,是基金会最大个人捐赠者。 值得一提的是,比尔及梅林达-盖茨基金也在A股低调布局。其在2004年获得中国QFII资格,2020年基金会获批参与A股上市公司股份定增的认购。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比尔·盖茨基金现身卫星化学、北新建材、新泉股份、神马电力四大A股上市公司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 一季度新进新泉股份、神马电力;减持北新建材;对卫星化学持仓不变。截至一季度末,持有3561万股卫星化学,持仓市值8.19亿元;持有1045万股北新建材,持仓市值3.04亿元;持有561万股新泉股份,持仓市值2.65亿元;持有159万股神马电力,持仓市值0.45亿元。 (本文内容均为客观数据信息罗列,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3 A股4月开户数据出炉了! 2025年4月,A股新开户数突破192万户,对比2024年逐月的开户数,高于去年的7个月份。 开户数的变化,反映了市场温度和投资者的情绪变化。 从数据看,2024年924行情催化下,2024年10月份开户数高达684万,达到数据峰值。 大量投资者跑步入场给市场带来流动性,相比此前的持续阴跌,2024年10月市场情绪出现明显修复。 2025年春节以来,DeepSeek爆火中国资产迎来重估,全球资金涌入中国市场,股市情绪再度迎来改善。 今年2月份和3月份,A股新增开户数分别为283万和306万,仅次于2024年10月的史诗级暴涨行情。 4月以来,在特朗普关税冲击下,虽然全球市场出现史诗级动荡,但A股开户数还是稳住了。 今年4月,192万新增开户数,同比增长约30%,超过去年7个月份。该数据表明,市场整体情绪仍处于向好修复的过程中。 A股开户数的稳定,离不开政策支持。在全球金融市场波动背景下,以中央汇金、险资为代表的机构持续入场A股托底,外加一系列政策组合拳的实施,投资者也转变了思路。 与以往不同的是,不少投资者从过去的追涨杀跌,转变为左侧逆向投资。有券商机构数据透露,市场动荡之下,个人投资者资金整体呈现净流入状态。 此前私募大佬林园曾经表示,A股处于牛市初期,但市场信心的修复就像大病初愈,需要一个反复的过程。 近期管理层继续出台一系列政策,对A股也是呵护有加,新开户数的稳定增长的确也应证了市场情绪仍在逐步向好。 展望未来,外资机构高盛继续维持对中国股市增持的评级。 高盛表示,中国股市保持韧性,原因包括美元走弱、经济增长强劲以及国内政策支持。高盛维持对中国股市的“增持”评级,并上调2025年每股收益预测,将MSCI中国指数和沪深300指数的12个月目标点位分别上调至78点和4400点,这意味着其潜在回报率分别为7%和15%。 高盛还将全年南向资金净买入额的预期从750亿美元上调至1100亿美元,原因包括资金从美国流向中国、H股的成长性与估值优势,以及新股IPO和“回归”上市推动南向可投资范围扩大。
lg
...
格隆汇
05-09 15:46
比尔·盖茨决定加快捐出全部财富:这个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却让最贫困儿童死亡,但未来20年还是会更好
go
lg
...
最初是“捐赠誓言”时代,数百名全球超级
富豪
承诺捐出一半以上财富用于慈善;之后是“有效利他主义”新兴运动;再之后则是一个极端财富时代,特征已不再是利他,而是浮夸。 2021年盖茨夫妇离婚后,梅琳达最终离开基金会,另起炉灶成立自己的慈善机构;巴菲特最近宣布,将其大部分剩余财富交由子女管理的慈善信托处理,不再在身后向盖茨基金会追加捐款。 新冠疫情过后的几年中,外援呈缓慢下降趋势;而据基金会首席执行官马克·苏兹曼最近在《经济学人》上撰文称,今年则是“彻底坠崖”。 在实际操作层面,进展也颇为曲折,特别是在疫情紧急状态之后,许多常规疫苗接种计划被暂停,世界最贫困国家集体陷入严重债务危机。 全球极端贫困人口占比,在1990年至2014年之间减少近四分之三,但之后几乎没有下降。 盖茨和他的团队表示,现在正是全力以赴的时刻——既因为疫情后带来的巨大缺口和特朗普造成的打击,也因为目前正有许多生物医学工具和其他挽救生命的创新产品在研发中,还因为人工智能的潜力,这正是盖茨反复提及的主题。 他们甚至激动地描绘了一个“基金会已不再必要”的世界。这个世界听起来令人向往。 但面对如此多的障碍,这个世界真的可能实现吗? 在4月下旬的两天里,我与盖茨就他的慈善事业的现状和遗产进行了交谈,回顾其成就与失落,并探讨未来发展方向。以下是对这些对话的编辑和节选版本。 期间,盖茨语气积极且信心十足,有时甚至带着一种过于坚定的断言,坚信未来几十年将带来比他回顾中所称的“奇迹时期”更为深刻的全球发展飞跃。 一、“数百万额外儿童死亡” 我们来谈谈现在这个时间点。特朗普政府彻底背弃对外援助,不仅让数以百万计的人陷入困境,也使全球大多数国际机构措手不及。形势有多严重? “你可以说这个宣布不算及时。在过去25年里,我们取得的成就远超我——或我认为任何人——的预期。世界发明了新工具,我们把它们变得便宜,并推广开来。我们把儿童死亡人数从每年1000万减少到500万。接下来的20年,能否再减一半? 答案是:绝对可以。 但现在情况非常怪异:在未来四年,或者八年,我也不确定,投入到这些事业的资金实际在减少,而且减得远超我预期。在儿童死亡方面,未来几年原本应从500万降至400万,但现在,除非出现重大逆转,我们很可能会从500万回升到600万。 每年会多死100万儿童。 但这也不代表会回到1000万。而在2000年,当每年有1000万儿童死亡时,人们是否意识到该有多糟?远不如我希望的那样。 你必须亲自去非洲,看看疟疾高发季的病房。或者看看那些发育迟缓的孩子。过去25年的惊人成果,并没有像应有的那样引起广泛关注。 这也意味着,当人们削减这些项目时,他们会注意到吗?他们砍掉了莫桑比克加扎省的资金。那本来是用来买药的,好让母亲不把艾滋病毒传给婴儿。但这些做出削减决定的人对地理极度无知,以为那是加沙地带,还以为是发放避孕套。 他们会去见见因为资金被砍而感染艾滋的婴儿吗?多半不会。 所以你说,好吧,会是数百万…… 你是说,数百万额外死亡? 是的,由于这些削减,将会有数百万儿童额外死亡。 你对这种冷酷感到意外吗? 美国国际开发署资金的削减令人震惊。我原以为会削减20%左右。结果现在是削减了80%。是的,我完全没料到。我想没人料到。没人想到行政部门会在没有国会参与的情况下,削减PEPFAR或脊髓灰质炎的资金。我也没想到他们会动摇艾滋病毒研究和试验网络。我们会尽力扭转这种局面。我会去游说。但这确实是强烈的逆风。 国会会做什么? 我与国会的历史经验是他们一直非常支持。在特朗普首次担任总统期间,他和预算办公室主任拉斯·沃特说要削减PEPFAR,但国会根本不理会。 但现在情况不同。这次削减太剧烈,即使我们恢复部分资金,也很难挽回。 我不认为未来每届政府都会不断削减这些项目。我认为这只是四到六年的中断。从20年这个尺度来看——我仍然相信我们会削减儿童死亡率,尽管面临这些挑战,因为“黄金法则”并没有被废除。 你确定吗?我担心人道主义冲动正在减弱,被更加功利的自利取代。 我的乐观没有被动摇。你可以说,这不仅是过去四个月的事。这显然是疫情之后的现象。我们的运动巅峰期是什么时候?2008年?2015年?但我不认为这是根本性的变化。只是有些人开始关注其他事情。如果让他们看到这些现状,他们还是会关心儿童的死亡。 而科学——谢天谢地——不会倒退。我们发明出这些工具,这就是永久性改变:儿童不再营养不良,女性不再大出血而死,女孩不再感染艾滋病毒。核心的问题是:发达国家推动的人工智能创新是否能够降低一些健康成本,从而缓解资源紧张,也让人们基本的慷慨之心得以回归? 这种道德逻辑无可辩驳。 我认为解决结核病是有道理的。我的意思是,不解决结核病是犯罪。不解决艾滋病是犯罪。不消灭疟疾也是犯罪。 但这些话在盖茨基金会创立之前也都是真实的,只是当时人们做得更少,对吧? 是的,但那些受这些病折磨的贫困国家没有资源,也没有能力组织研发工作。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失灵。 我们出现了,说:我们会把这笔钱用在这些地方。我们确实拉到了一些合作伙伴,我认为这种情况不会消失。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世界把你、梅琳达和基金会看作是一种价值观象征,是如何使用巨大财富的榜样。后来出现了“有效利他主义”,他们更激进地追求每一美元的最大人道效益,尽管他们中的许多人后来转向关注一些不同的议题,比如星际殖民或鸡的福利。现在的世界首富是谁?埃隆·马斯克。而他几乎没有为世界贫困人口做出什么捐赠。 他就是把美国国际开发署预算砍掉的人。他没去参加那个周末的聚会,就把它丢进了碎纸机。 技术上他仍是“捐赠誓言”的签署人,但我没看到他真正履行这个承诺的证据。 “捐赠誓言”的一个奇怪之处是,直到死也可以才履行。所以,谁知道呢?他未来也许会成为伟大的慈善家。但与此同时,这个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却要让最贫困儿童死亡。 编注: 比尔·盖茨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世界首富导致世界最贫困儿童死亡的画面实在不堪入目”。盖茨表示,斯克根本不了解美国国际开发署的职责和运作方式。他指出,马斯克取消了对莫桑比克加扎省一家医院的资助,这家医院本用于阻止女性将艾滋病毒传染给婴儿,而马斯克误以为美国是在向中东加沙的哈马斯提供避孕套。盖茨说:“我真希望他能亲自去看看那些因为他砍了资金而感染艾滋病毒的孩子。” 我担心的不止是美国的情况。美国在人道援助中占比很大,所以特朗普的削减特别具有破坏性。但实际上,几乎全球范围都在削减。 是的,英国的援助预算曾占GDP的0.7%,在保守党领导下降到了0.5%,而现在——令人震惊地又降到了0.3%。德国也提议削减援助预算。法国也面临严重的预算问题。援助在全球范围都被压缩。 你如何看待这个现象?为什么会这样? 这并不是因为人们有意针对这些领域,说他们不在乎。我反而希望是那样,那样我们还能正面对话:关于儿童死亡,关于“黄金法则”。 但在欧洲,他们一直有预算困境:人口老龄化导致养老金和医疗支出上涨,税收意愿却有限,问题就更大。再叠加上乌克兰战争带来的新增国防开支…… 以基尔·斯塔默为例,他要飞去见特朗普前一天,还得表现出对国防的重视。他在开会时说,好吧,我们如何把国防开支从2.1%提高到2.3%?有人就提议,可以把援助预算从0.5%砍到0.3%。 没有人站出来说,那些打不到疫苗的孩子怎么办? 而且那还是中左翼政府。在英国,民间社会在这些议题上的影响力比世界任何地方都强。工党为这个运动的巅峰期做出了很大贡献。所以这个决定特别让人意外,也有些令人失望。 你说得对,一个人若带头说“我们不想援助”——集体层面上就会削弱他人援助的意愿。当每个国家都决定,只照顾自己,就会推动其他国家也这么想。所以我很遗憾看到国防预算增加,因为那笔钱既没有改善本国人类福祉,也无法帮助全球最贫困人口。这是个悲剧。 二、“说这项工作已经结束是非常危险的” 你去年在基金会年报中写道:“全球健康繁荣期已经结束。但会持续多久?” 过去我在TED演讲中警告下一次大流行时会说,下一次大流行将是可怕的,但至少人们会意识到疫苗多么神奇!会说我们需要疾病监测,需要加强世界卫生组织。 我从没想到,疫苗已经挽救了数千万人生命之后,人们对疫苗的信任和对健康监测的投入,反而比疫情前更低。 你如何解释这种现象?在美国,我们常讲某种说法——一方是反科学情绪,一方是自由派的过度干预。但这不仅仅是美国现象。比如加拿大的麻疹疫情比美国还严重;在欧洲,病例从2022年的127例猛增到2024年的超过3.5万例。几乎所有地方的常规疫苗接种率都在下降。发生了什么? 我也不知道。在美国,这场大流行最终造成了大约140万人死亡。这既是一个大数字,也是一个小数字。当你告诉人们要全力以赴——没人知道该怎么做。特别是对年轻人来说,如果他们没有基础病,感染的风险很低,尤其在医疗系统没有崩溃的情况下。 这只是美国的特殊故事吗?还是你认为全球也是类似情况? 其他地方没那么糟。美国确实特别极端——人们不愿再听疫情的事。它显然没有让我们团结起来。也发生了各种失误,还有很多未知。 但很遗憾的是,全球健康事业并没有因疫情受益,反而受到了伤害。各国政府的债务状况也因疫情变差。 这是近年来全球发展最清晰的故事之一:疫情确实减缓了进展——很多情况下甚至出现了倒退。但我在查看某些指标时发现,进展放缓其实早在疫情前就开始了。极端贫困人口比例在1990至2014年之间减少了四分之三,但此后几乎没再下降。在最严重的受灾地区,孕产妇死亡率仍在改善,但全球范围内的死亡率已连续十年持平。儿童死亡率方面,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数据显示,全球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2000年的每千名新生儿77人降到2015年的44人,到2023年仅降至37人。这些数据只是统计假象?还是所谓的发展奇迹十年前就降速了? 这个数字确实复杂。数据的采集方式有很多不同,解读角度也很多。但我认为,说这项工作已经结束,是非常危险的。 我并不是在暗示这项工作已经结束。我只是想从近期历史中找出一些可以借鉴的经验。联合国的千年发展目标是在2000年提出的,到2015年,大多数目标都取得了良好甚至优异的进展。那真是奇迹般的成就——当联合国做出评估表时,大多数指标都是绿色的。但2015年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却是完全不同的局面。根据联合国的数据,目前只有17%的目标有望在2030年前达成,超过三分之一停滞不前甚至倒退。我最近看到的那张评估图表——基本都是黄色、粉色和红色。总体评估是“严重偏离轨道”。 确实,2015年是千年发展目标的结束节点。但非洲的孕产妇和儿童死亡率在2019年前仍在持续下降。亚洲的下降趋势甚至一直延续到2019年以后。真正的异常情况是非洲。在那里,过去五年里,埃塞俄比亚爆发了内战,苏丹也爆发了内战。 撒哈拉以南非洲在财政和稳定性上都面临巨大挑战。光是债务问题就足够糟糕!我们现在应该像本世纪初那样,对这些国家实行债务减免,让他们的财政重新清零。但目前并没有这样的政治意愿。 现在有33亿人生活在利息支出超过教育或医疗支出的国家。 我希望未来某个时刻,非洲能重新成为人们的优先事项。在所有这些衡量指标中,非洲的人口增长本身也在形成阻力。婴儿都在哪里出生?是在乍得,不是在瑞典。这是个错误——婴儿应该出生在瑞典。但事情并不是这么运作的。自1950年以来,出生在极端贫困国家的婴儿所占比例已从约10%升至约25%。这种人口基础的转移,深刻地影响了所有整体数据。 三、“我最后拥有了这笔巨额财富” 那为什么是现在?盖茨基金会正在庆祝成立25周年。你们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宣布终止计划,有什么意义? 因为这样我们能做得更多,而不是守着钱等着传承什么奇怪的遗产。如果我们打算成为永久存在的基金会,我们每年只能支出60亿美元,而不是现在的90亿美元。 我听说这被形容为“推注剂”策略——医学上指的是快速注射以迅速进入系统。 我们平常花2000或3000美元就能挽救一条生命。但在当前的形势下,我们实际上以更低的成本在拯救生命。 而且现在是一个奇迹般的时期。我们已经花出去的1000亿美元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为了建设研发管线,而基金会现在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正在研发中的项目。比如结核病项目——相较于我们过去25年的成果,我们现在的结核病项目简直令人震撼。我们将拥有艾滋病的基因疗法,我们应该不惜一切代价推动这个目标,因为这将永久性地改变世界。我们还将把人工智能引入药物研发。 这些工具太不可思议了——比如我们将如何把人工智能引入卫生服务系统。所有智能都将在AI中,因此你将拥有一个个人医生,甚至比有专属医生还要好——比富裕国家现在的医疗条件还要优越。我们也把这个目标用于教育辅导,用于农业顾问。所以,在我拥有这些资源的前提下,我们能实现什么?现在把钱花下去,而不是等将来再花,会带来巨大的不同。 你25年前是否曾考虑过基金会最终会终止? 我们一开始就说,这个慈善机构将在我和梅琳达去世后50年内花完所有资金。 为什么要这样设定? 世界将发生巨变。光是人工智能或政治的影响就足以说明问题。想象我现在制定一套目标,50年后某个人来解读,可能是善意地,也可能是误解,那是很可笑的。而且我们也不会缺富人。未来还会有更多富人,他们也会看到人工智能做了什么,政府做了什么或没做什么。 我也相信,良好的榜样会影响他人。我认为现在的富人应该做更多慈善,而且我们也确实看到一些例子。我希望20年后的富人也能更积极投身慈善。 当年基金会刚成立时的慈善世界,和现在有多不同? 首先要说,一个人拥有这么多财富本身就不寻常。但微软表现极为出色,于是我就拥有了这笔巨额财富。我和梅琳达——甚至在我们结婚之前——就开始讨论这件事,我也和沃伦·巴菲特交流,一起研究那些伟大的慈善家。 在你们的声明中,你引用了安德鲁·卡内基的一句话:“一个富有地死去的人,是可耻的。” 那么,这笔资源应该做什么用?在90年代,我研究其他基金会,问的问题是:儿童为什么会死? 当时,我对这些疾病并不了解。我从未接触过。微软的公务出差带我去了南非,但我不是去贫民区卖软件的。好吧,我确实去过索韦托装了一台电脑,当时我很惊讶——哇,这里的电力供应这么差。但我对那个世界还很天真。而在我们取得的影响、建立的合作关系和获得的深入理解方面——我们做得非常出色。 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为什么这些资源原本一直被搁置着?我们捐了区区5000万美元,却成了全球疟疾领域最大的资助者。那时候疟疾每年夺走60万儿童的生命。这个世界真奇怪,激励机制竟然无法把资源用于这种基本人道事业。这是个悲剧,也是一个错失的机会。 四、“你永远无法真正归零” 我们来谈谈未来20年。在你们的公告中,你特别提出三个主要目标。第一个是:“没有母亲、儿童或婴儿因可预防原因死亡。” 以孕产妇死亡来说,我们如何从现状迈向归零? 每当有人说“归零”,那都是一种理想状态。你永远无法真正做到零。美国都没做到零。但你可以实现几乎持平——让贫穷国家和富裕国家之间的死亡率相差不超过两倍。这是完全可实现的。 怎么做? 孕产妇死亡,主要是失血而死,而我们现在已经拥有应对这种情况的新工具,这方面是我们过去五年的重大突破之一。现在正在推广应用。 还有子痫(一种严重的妊娠并发症),这其实连富裕国家也没解决好。 我妻子就经历过子痫。而且是两次。 所以我们正在进行基础研究,研究如何用超声波观察胎盘发育,观察胎盘在子宫里的位置及发育情况,以及如何干预改善。是否能避免不必要的剖腹产?是否能在需要时及时进行正确的剖腹产? 然后是妊娠期糖尿病,这种情况非常严重,不仅对母婴都不好,还大大削弱了母亲未来的健康。大约一半女性在五年内会发展成严重糖尿病,在这些国家,这意味着她们会早死15至20年。所以在孕产妇死亡问题上——即使对于像子痫这样连富国都面临的挑战,投入依旧很少。在未来20年里,我们应该能够将孕产妇死亡率再减半,尽管这会是一个加速过程。即使在我们所谓的“奇迹时期”,这个指标的改善速度也并不理想。 你也以类似方式看待儿童死亡问题吗? 是的,在五岁以下儿童死亡方面,并没有发生某种停滞。数据确实显示下降速度从每年3.7%降到2.2%。但我们仍然可以再减半。 在你们的声明中,你们还设定了一个目标:“下一代在一个没有致命传染病的世界中长大。” 许多传染病,在疾病负担减少之后,整个社区都会受益。所以你不必百分之百覆盖。 有些病比如轮状病毒——轮状病毒无处不在,无法彻底压制。只能进行防护。你可以在美国医院里也找到它。 但伤寒、霍乱——这些是可以消灭的。传染病的传播机制本身是有利于指数级下降的。 我们即将在印度根除淋巴丝虫病——这太惊人了。还有内脏利什曼病。关于艾滋病,我们现在有了Lenacapavir——吉利德公司研发的这种注射药物,可以为女性提供六个月保护。如果全球资金正常,我们现在就会说,好,让95%的南非贫民区女孩使用Lena(对新型抗艾滋病毒药物 Lenacapavir 的简称),我们将在五年内打断病毒传播链。但现在,在资金被削减的情况下,这一切变得充满不确定。 要人们接受注射,本身还是一个挑战,对吧? 每年两次,而且这是一次痛苦的注射。 很快我们将有默克的口服药物,每月只需服用一次。不用去医院。我们预计可以把成本降到2美元,这就更好了。但与此同时,我们知道这些女孩正处在风险中。 你们在基金会成立初期就开始致力于消灭疟疾,那时每年约有80万至90万人死于疟疾。如今的进展如何? 2010年,死亡人数约为60万;到2018年,我们曾降到约40万,但现在又回升到60万。原因包括抗药性问题,以及新的双重杀虫蚊帐推广太慢——我们必须先把价格压下来。 而且疟疾是种可能“反弹”的病,因为蚊帐会磨损,蚊子会进化,你的药物也会逐渐失效,疾病本身也在演变。我们有新的药物储备。青蒿素目前是我们主要的治疗药,但如果东南亚出现的抗药性快速蔓延,我们手里还有一些完全避开这种抗性的药物。 我们目前的模型也显示,在某些地区,如果我们能将蚊子种群减少90%,再感染率就会降到足够低的程度,我们应该能从这些地区清除疟疾。刚果(金)和尼日利亚北部将是世界上最后的疟疾重灾区。但这不是五年或十年的目标。这将是我们20年期内的高难目标——在非洲根除疟疾。 但我们所做的所有事情中,最重要的仍是营养不良问题。如果能避免儿童营养不良,光这一点就能将儿童死亡率减半。 这也引出了你们的第三个终极目标:让数亿人摆脱贫困,并让更多国家走上繁荣之路。可持续发展目标中提出要根除贫困,但世界银行估算,以当前速度,要把所有人从每日生活费低于7美元的状态中解救出来,需要一个多世纪。尽管1990年代和2000年代取得了成就,世界贫富差距仍在拉大。 确实存在贫困陷阱——当你既贫穷又健康状况不佳,人口增长又高。 我们特别聚焦的贫困部分是数字金融,比如储蓄账户、贷款渠道。但我们在经济方面最大的投入是农业。在气候变化和人口增长的背景下,非洲必须从粮食净进口地区转变为粮食净出口地区。 非洲农业的潜力巨大。我们在种子改良方面是远超其他机构的最大资助者。 但你们在这方面的推广也遇到过一些困难,对吧?比如AGRA,这个旨在提高非洲农业生产力的计划并没有达到它设定的目标。而且在转基因作物方面也遭遇了强烈抵制,包括那些通过引入其他生物基因的技术,还有所谓的“神奇种子”,它们采用的是基因编辑。 是的。我们曾试图让大家对转基因持开放态度。我们的一个成功之处——这对全世界都很有利——是基因编辑的广泛接受。因此,未来将出现类似绿色革命的种子生产力提升和抗病能力提升,这得益于基因编辑种子的广泛接受。这是非常好的进展。 我们完全有能力将非洲农业生产力提高一倍。目前非洲的农业生产力只有欧洲和美国的三分之一。当然,你不能一挥手就做到,因为——为什么会这样?他们的土壤较差,他们种的作物是本地特有的。在撒哈拉以南非洲,他们没有资金购买化肥。但从整体来看,提高非洲农业生产力是很有希望的。如果是在中非共和国或刚果(金)的一些地区,那会非常艰难。 但就整个非洲而言,这是可以实现的。虽然那不是一个容易取得成果的地区,但我确实认为,在未来20年内,我们将看到非洲在健康和GDP方面都进入一条更好的轨道。 五、“你可以说我天生就是乐观主义者” 我们谈了很多关于研发和药物开发的问题。但我想问的是,从实验室里取得的成果到落地所需的条件之间存在差距——我们是否有可能在对前沿科技的热情中,忽略了那些传统公共卫生的基本需求。比如蚊帐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你们对蚊帐也做了一些创新,但它本质上仍然只是蚊帐。可它们确实挽救了无数生命。 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是否真的能做出艾滋病疫苗?这些是非常困难的科学问题。也有些事情是,比如轮状病毒疫苗最初是为富裕国家研发的,一旦通过试验,尽管生产成本高,我们必须把西方疫苗制造商的创新和发展中国家疫苗制造商的成本导向结合起来。 所以我想说的是,这是一个连续谱。一方面,有些成果令人惊艳,比如我们对营养不良的理解——那本身就是个极具挑战的科学问题。肠道微生物群、婴儿微生物B.infantis,这些都非常惊人。所以我们确实做一些非常硬核的科学研究。但我们所做的一切,动机都是为了取得实际成果。 说到成果,你提到过很多次人工智能—— 我也希望不必依赖“魔法棒”,但我向你保证,这是真的。我不是在幻想。 但确实如此:如果要确保未来20年令人惊艳,我们必须依赖基金会找到合作伙伴,在贫困国家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卫生、农业和教育体系——至少提前十年做到这一点,而不是被动等待。 我对人工智能推动生物医学进步充满信心。但在实验室之外,交付端的问题似乎更棘手。有些疫苗,我们早就掌握技术,但却用了很久才让真正需要的人用上。种子技术也类似,你们也常遇到推广难题。人工智能在这方面能起到什么作用? 你应该看看我们一个演示案例:当人工智能训练完所有本地方言之后,一个住在非洲偏远地区的人,即使只有功能机,不是智能手机,只要能打电话,就能拨打一个农业咨询热线,说:“我该种什么?价格是多少?” 这个人工智能系统能“下沉”到他们所在的环境,因为它会讲当地方言、听得懂他们的语音,而且能通过现有基础设施完成沟通。 这让我想起你以前说的关于疟疾和“网络气球”的那句老话。 “网络气球”的哪一句? 哦,大概是2013年,谷歌推出一个通过气球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网络服务的项目,好像叫Project Loon?你当时说,他们太执着于技术本身,而忽视了地面上真正迫切的问题:“如果你快要死于疟疾,你可能会抬头看到那个气球,但我不确定那能帮上你什么忙,” 你说。“一个孩子拉肚子时,不会有哪个网站能让他好受点。” 嗯,关于人工智能的正确想法是,它本质上是免费的智能资源,但这并不意味着它自然就能惠及贫困国家。它对富人有用——市场机制也会优先满足富人需求。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这样一个非市场机构,且对人工智能有深入理解,非常重要。我们将能做到的事情令人难以置信。 所以你可以说我天生就是乐观主义者。但我认为我是在现实主义基础上的乐观。我可以客观地告诉你,未来20年会更好。 不管怎样,就算有人说服我别这么想,我又能做什么?买一堆游艇?去赌博?这些钱本就应该回馈社会,以最可能带来积极影响的方式使用。 来源:加美财经
lg
...
加美财经
05-09 00:00
历史上三次9点重磅会议后,市场发生了什么?
go
lg
...
特朗普名下企业股价大涨21%,他的一位
富豪
朋友更是日进25亿美元。 今年年初,特朗普就职美国总统前,其妻子梅拉尼娅发布了个人代币。近日媒体爆料,有神秘资金提前埋伏,豪赚1亿美元。 据媒体披露,在特朗普妻子代币发布前的2分半钟内,有24个数字钱包提前购入了价值260万美元。该报道称,当梅拉尼娅正式宣布将推出个人代币后,这些钱包迅速卖出获利,其中81%的抛售在12小时内完成,获利高达近1亿美元。 对于特朗普家族的一系列操作,尽管市场上不少人提出质疑,但特朗普似乎越玩越花了。 近期“特朗普币”则是直接公告,宣布5月22日特朗普将在私人高尔夫俱乐部与持币量排前220的投资者共进晚餐,前25名持有者将享受特朗普的私人VIP招待,参加白宫特别之旅。 该消息称,晚宴有机会直接听到特朗普谈论“加密货币的未来”的“第一手”信息。 同时公告还透露,5月12日之前持有的特朗普币越多、持有的时间越长,排名就会越高,参加会议的嘉宾将根据4月23日至5月12日期间的平均持币量确定。 消息发布后,“特朗普币”一度大涨超50%。对此,美国议员和社会组织痛批,有相关人士发出感慨:“我们从未有过一位总统像这位总统一样如此爱钱。” 早在今年年初,特朗普发行的虚拟货币以0.1824美元的开盘价开始交易,12小时内涨超15000%至约30美元,最高升至75.35美元(累计涨幅超过41200%),完全稀释市值(FDV)市值接近800亿美元。 当时引发了市场强烈批评,人们认为特朗普正利用权利谋取财务利益。据市场分析估计,特朗普的加密项目从1月发行以来至少获利3.5亿美元。 美国证监会表示,这类代币更类似于收藏品,不受联邦证券法管辖。意味着项目不受联邦披露和内幕交易规则的约束。 索罗斯说过:世界经济史是一部基于假象和谎言的连续剧,要获得财富,做法就是认清其假象,投入其中,然后在假象被公众认识之前退出游戏。 这句话,特朗普的家人和
富豪
朋友是领会到了。
lg
...
格隆汇
05-07 17:48
硅谷观察:马斯克赢了一局,但OpenAI也没输
go
lg
...
非营利性质的研究机构,依靠马斯克等超级
富豪
和行业公司的捐赠,也没有股东分红。因此,OpenAI在美国税法中根据501(C)非营利性质享受着免税待遇。 然而,这种非营利研究机构无法进行商业化融资,仅靠马斯克等亿万富翁的捐款,在资金消耗极大的AI行业中,根本无法与谷歌和Meta等巨头竞争。因此奥特曼在2018年推动OpenAI商业化转型,次年成立了一家“有限营利”的子公司,引入了微软等战略投资者,加速推动产品研发。 这才有了后来的ChatGPT和生成式AI革命。2022年底发布的ChatGPT拉开了生成式AI时代的序幕,也开启了AI工业革命。在谷歌、Meta、xAI等诸多竞争对手的压力下,OpenAI依然维持着行业领先者的地位,用户数达数亿人,自己的估值也达到了3000亿美元。 但这种转型同样存在问题。OpenAI依然受制于原先的非营利机构母公司。更为关键的是,与必须为股东利益负责的传统董事会不同,OpenAI的非营利董事会的受托责任是“服务全人类”,而不是商业利益。 OpenAI子公司的“有限营利”指的是,微软等投资者对OpenAI的投资回报被设置了上限,最多是本金的100 倍。而且如果非营利董事会认为必要。甚至可能让投资回报归零。这样的结构显然不是一个正常的创业公司,也无法在未来上市。而且,作为董事会成员,奥特曼并不持有OpenAI子公司股份。 在这种结构下,微软即便拿到了子公司半数股权,也没有一个董事会席位,对OpenAI的未来业务发展没有任何话语权。在2023年底奥特曼被董事会开除的风波中,微软作为主要投资者直到最后才得知消息,而且对董事会的决定毫无影响力。 奥特曼并非完全失败 然而,凭借着OpenAI全体员工和投资者的力挺,奥特曼最终不仅回到CEO职位,还对董事会进行了重组,清洗了此前对他持有怀疑态度的诸多外部董事,成功打造了一个全力支持他的董事会。 过去一年时间,奥特曼开始推行他的第二次重组计划。看起来他对推动OpenAI母公司的商业化转型成功充满信心。在OpenAI的多轮融资中,奥特曼不断向投资者暗示,公司会选型为一家更为传统的公司机构。而软银的300亿美元投资协议还规定,OpenAI必须完成结构重组,才能获得全部的融资金额,否则只会投资三分之一的金额。 但现在OpenAI放弃母公司转型的原定目标,奥特曼依然可以获得他的初步目标。他依然牢牢控制着OpenAI的商业子公司,而且为自己持股打开了大门。这或许意味着少则几十亿多则上百亿美元的持股回报。 与此同时,投资回报上限100倍的“有限营利结构”也被取消了,这或许意味着为OpenAI未来上市铺平了道路。微软、软银等投资者也将获得更多的投资回报。 此外,OpenAI子公司的“有限责任公司”性质转为“公益性公司”,意味着他们“必须兼顾股东利益与企业使命的双重目标驱动型架构“。在此法律框架下,OpenAI开发人工智能产品时,必须将非营利因素纳入法定考量。 非营利董事会将成为“公益性公司”的主要股东,继续监督并控制公司。有趣的是,奥特曼在宣布放弃转型之后,强调这个新的折中转型方案也可以确保获得软银全部的投资。显然他得到了软银孙正义的支持和保证。 转型遭遇诸多阻力 为什么奥特曼无法完成原定的转型计划,最终不得不宣布放弃?从行业对手到专家学者到监管机构到商业伙伴,OpenAI在几乎所有环节都遭遇了强烈反对。 行业AI专家们担忧公司转向逐利模式,会诱使其为金钱牺牲安全性,尤其是担忧奥特曼会为了巨大的个人利益而推动转型;因为他此前作为董事会成员,自己并不持有OpenAI的股份,转型后则可以获得股权。 现在也许有理由怀疑:奥特曼到底是在兑现OpenAI 所宣称的非营利使命,还是只是利用一个对他更友好的董事会来推动自身商业目标——无论哪种方式,最终都可能让他和他人获得巨额回报。 最大投资者微软的态度也很微妙。他们既是OpenAI的最大投资者,也是提供主要算力支持的技术伙伴。但据彭博社援引消息称,目前微软并不热衷于推动OpenAI转型。过去半年时间,微软和OpenAI的竞争日益显现,已经不复此前的紧密合作关系。 主要竞争对手Meta公司也反对OpenAI的变革,这与他们自己正开发ChatGPT竞品不无关系,限制OpenAI融资能力显然符合其商业利益。其他一些非营利机构也对此提出质疑,担心OpenAI会将本应用于“公共利益”的资源,用于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 更为重要的是,监管机构显然持怀疑态度。加州和特拉华州(OpenAI总部及注册地)总检察长关注的是OpenAI是否将公共利益置于次位,以及非营利机构对营利实体的持股估值是否公允。无法得到他们的批准,OpenAI就不能完成转型。 马斯克出了口恶气 或许,只有马斯克是胜利者。作为xAI的创始人,马斯克现在是OpenAI的最主要竞争对手。阻止OpenAI转型,不仅是因为xAI和OpenAI的商业竞争关系,也是他和奥特曼的个人恩怨。这是他个人的复仇之战。 过去的一年时间,马斯克通过多重手段施压OpenAI:一方面通过诉讼阻止OpenAI转型,认为该公司已经偏离了其最初“利他主义”的使命;另一方面还联合投资人向OpenAI发出收购974亿美元的要约,但遭到拒绝。 在全球首富马斯克三十年的职业生涯中,从来都是扮演着“霸道总裁”的角色。在他自己创办或投资的公司,马斯克向来说一不二,大裁员或者解雇高管毫不留情。 然而,这样强势的马斯克也有两次被排挤出局的“悲惨”遭遇。第一次是著名的PayPal往事。2000年马斯克在澳大利亚度蜜月期间,得知自己已经被董事会解除了CEO职位,由彼得·蒂尔(PeterThiel)取而代之,还把公司名从X.com改成了PayPal。 尽管他还是公司最大股东,但已经失去了控制权,担任毫无作用的“顾问”职位。不过,马斯克这种靠边站的状况并没有持续多久。不到两年后电商巨头eBay就收购了PayPal,马斯克套现拿到了1.8亿美元,成功开始了新的创业和投资生涯,才有了后来的SpaceX和特斯拉。 这次被出局让马斯克教训深刻。在随后的创业生涯中,他始终牢牢控制着公司董事会,不会再留下被出局的可能性。但他没有想到,自己还会遭遇第二次出局。 马斯克和奥特曼原本有着相似的AI愿景,在2015年联合诸多行业人士与机构一道创办了非盈利机构OpenAI,两人共同出任联合创始人兼联席董事长。马斯克不仅承诺捐款10亿美元,还成为了OpenAI的推广大使,负责吸引行业人才加入这个非营利研究机构。 到了2018年,眼看着OpenAI在产品竞争中落后于谷歌与Meta,马斯克像当初特斯拉那样,希望自己由董事长转而担任CEO,亲自主导产品研发。然而,OpenAI并不是一家普通的创业公司,马斯克在董事会只占了一个席位,而其他董事纷纷反对马斯克出任CEO,更支持由奥特曼来主导公司运营。 无法接受被拒绝的霸道总裁马斯克一气之下,以“特斯拉也在研发AI产品,存在利益冲突”为由退出了OpenAI董事会。原先承诺的10亿美元投资实际上只捐出了一亿美元。从那时起,马斯克就一直坚定反对OpenAI的任何转型计划,更公开批评OpenAI接受微软投资是违背初心,开始以营利为导向运作,向微软等公司出售“排他性技术使用权”,偏离了公益导向。 现在,OpenAI放弃母公司转型计划,被迫选择将子公司转型为和xAI一样的公益企业。马斯克总算是出了一口恶气,也给自己的xAI争取到了更多的竞争时间。 现在马斯克和奥特曼的AI竞争,才刚刚开始。
lg
...
金融界
05-07 07:36
夏洁论金:国际黄金最新价格行情走势分析及交易策略
go
lg
...
,则在周四凌晨美联储利率决议公布前,翁
富豪
提醒大家需密切留意金价能否守住3272美元/盎司这一关键支撑。若金价失守该支撑位,则后半周行情或仍将以跌势为主,本轮上涨仅可视为反弹修复行情,而非多头趋势的真正回归(前提是3386美元/盎司阻力位未被有效突破)。 综合来看,金价近两日的强势上涨,无论是由消息面因素主导,还是受国内市场开盘影响所致,我们在现货黄金交易中仍需保持稳健节奏。当前3386美元/盎司作为短期关键阻力位值得重点关注,若该阻力位被有效突破,则多头有望继续发力,目标上看3400美元/盎司整数关口。周一价格单边上行3338,早间分析强调日图录得大阳,K线组合偏强,日内跟进看涨3202-3500连线50.0%-61.8%反弹点3350-3386;白盘实际测试3386承压回落,现报3372;1H图呈多头结构,晚间预期会攻破3386至3400上方空间;短线支撑3370-3364,强支撑3360;短线阻力3386,强阻3400;基于此今日黄金短线操作策略上,夏洁建议以回调做多为主,反弹高空为辅。上方短期需重点关注3390-3400美元/盎司一线阻力,下方短期则需密切留意3350-3340美元/盎司一线支撑。 操作策略: 1.黄金3368-3373区域做多,止损在3362,目标看向3390-3400 2.空单进场建议3415,止损3430,目标看向3385 结语: 一篇文章的指引或许有限,但长期精准的分析才是稳步提升收益的关键。或许你见过无数分析与盈利案例,却仍受亏损困扰,这往往是因过度综合复杂策略所致,而市场本质是 “少数者盈利” 的博弈。与其分散参考,不如专注跟随专业思路:建立 “入场、出场、风控” 三位一体的交易体系,方能实现稳定盈利。积少成多并非难事,关键在于科学规划与严格执行。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建议仅供参考;本文夏洁论金原创,用心写好每一篇分析,传递有价值的投资理念。如有雷同纯属抄袭,读者请擦亮眼甄别,尊重原创!】 没有不成功的投资,只有不成功的操作。对现货投资有兴趣却无从下手或者已经在接触却并不理想的朋友,欢迎添加:MACD3100获得最新资讯; (以上文章由夏洁论金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夏洁论金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以上仅代表夏洁论金个人观点,不作操作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夏洁论金
05-06 23:06
夏洁论金:国际黄金最新价格行情走势分析及交易策略
go
lg
...
,则在周四凌晨美联储利率决议公布前,翁
富豪
提醒大家需密切留意金价能否守住3272美元/盎司这一关键支撑。若金价失守该支撑位,则后半周行情或仍将以跌势为主,本轮上涨仅可视为反弹修复行情,而非多头趋势的真正回归(前提是3386美元/盎司阻力位未被有效突破)。 综合来看,金价近两日的强势上涨,无论是由消息面因素主导,还是受国内市场开盘影响所致,我们在现货黄金交易中仍需保持稳健节奏。当前3386美元/盎司作为短期关键阻力位值得重点关注,若该阻力位被有效突破,则多头有望继续发力,目标上看3400美元/盎司整数关口。周一价格单边上行3338,早间分析强调日图录得大阳,K线组合偏强,日内跟进看涨3202-3500连线50.0%-61.8%反弹点3350-3386;白盘实际测试3386承压回落,现报3372;1H图呈多头结构,晚间预期会攻破3386至3400上方空间;短线支撑3370-3364,强支撑3360;短线阻力3386,强阻3400;基于此今日黄金短线操作策略上,夏洁建议以回调做多为主,反弹高空为辅。上方短期需重点关注3390-3400美元/盎司一线阻力,下方短期则需密切留意3350-3340美元/盎司一线支撑。 操作策略: 1.黄金3368-3373区域做多,止损在3362,目标看向3390-3400 2.空单进场建议3415,止损3430,目标看向3385 结语: 一篇文章的指引或许有限,但长期精准的分析才是稳步提升收益的关键。或许你见过无数分析与盈利案例,却仍受亏损困扰,这往往是因过度综合复杂策略所致,而市场本质是 “少数者盈利” 的博弈。与其分散参考,不如专注跟随专业思路:建立 “入场、出场、风控” 三位一体的交易体系,方能实现稳定盈利。积少成多并非难事,关键在于科学规划与严格执行。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建议仅供参考;本文夏洁论金原创,用心写好每一篇分析,传递有价值的投资理念。如有雷同纯属抄袭,读者请擦亮眼甄别,尊重原创!】 没有不成功的投资,只有不成功的操作。对现货投资有兴趣却无从下手或者已经在接触却并不理想的朋友,欢迎添加:MACD3100获得最新资讯; (以上文章由夏洁论金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夏洁论金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以上仅代表夏洁论金个人观点,不作操作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夏洁论金
05-06 19:14
巴菲特宣布将公司CEO交给加拿大人阿贝尔,警告美国赤字和美元走弱,称贸易不应该是武器(附阿贝尔是谁)
go
lg
...
哈撒韦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全球第六大
富豪
,也被认为是最知名的投资人。 他自1965年起领导这家总部位于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的公司,将伯克希尔从一家濒临破产的纺织企业,转型为市值1.03万亿美元、涵盖保险、铁路、能源等多个行业的企业集团。 伯克希尔旗下拥有BNSF铁路、Geico汽车保险等企业,并持有苹果、美国运通等公司的股票。 94岁的巴菲特计划在去世后,将他99.5%的剩余财富捐赠给一个由他女儿和两个儿子管理的慈善信托基金。 “我无意出售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任何股份,我完全没有这个打算。这些股份都会被赠予他人。”他在大会上说道。 巴菲特1930年8月30日出生于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曾就读于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和哥伦比亚商学院。 自2006年起,巴菲特与阿斯特丽德·门克斯结婚。他的第一任妻子苏珊·汤普森·巴菲特于2004年去世,两人育有三个孩子:苏珊、霍华德和彼得。苏珊·巴菲特和霍华德·巴菲特都是伯克希尔董事。 巴菲特喜欢吃牛排,也喜欢伯克希尔旗下See’s糖果公司的糖果。他估计自己四分之一的热量来自可口可乐,这也是伯克希尔长期持有的投资。 自1958年以来,巴菲特一直居住在奥马哈一条繁忙街道上的同一所房子,并在那里主要工作。他当年花3.15万美元买下这栋房子。这栋建于1921年的住宅有五间卧室、两个半浴室,面积约603平方米,占地约0.29公顷,2025年的评估价值为122.45万美元。年税额为2.0457万美元。 伯克希尔副董事长格雷格·阿贝尔将在年底接任,他是伯克希尔工作了25年的资深员工。投资者和分析人士普遍预计,62岁的阿贝尔将延续这家市值8650亿美元的企业长期投资企业、并回避向股东分红的传统。 阿贝尔在2021年被指定为巴菲特的首席执行官接班人。 阿贝尔1962年6月1日出生于加拿大艾伯塔省埃德蒙顿的一个工薪阶层家庭。据致力于教育的非营利组织“霍雷肖·阿尔杰杰出美国人协会”介绍,他曾打零工、回收废弃瓶子、填充灭火器。这个协会在2018年表彰了阿贝尔。 “我们是一个真正的工薪阶层家庭,有时候家里有人有工作,有时候没人有工作。”阿贝尔在协会网站发布的一段视频中这样描述他的童年,“你会意识到我们都在努力工作,为的是让家庭向前迈进。” 阿贝尔1984年毕业于阿尔伯塔大学,曾在普华永道和能源公司CalEnergy工作。他于1992年加入伯克希尔哈撒韦能源公司(当时名为MidAmerican Energy),伯克希尔在1999年收购了这家公司。 他在2008年成为这家公司负责人,目前负责伯克希尔的非保险业务,包括BNSF铁路、伯克希尔哈撒韦能源公司以及数十家化工、工业和零售企业。 以上内容整理自路透、华尔街日报和财富。 来源:加美财经
lg
...
加美财经
05-05 00:00
上一页
1
2
3
4
5
•••
133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国突传重磅!彭博独家:中国当局就走私调查约谈金属行业老板 释放关键信号
lg
...
特朗普突发语出惊人!黄金、比特币“战争”避险买盘飙升……
lg
...
黄金刚刚爆发!金价亚盘大涨26美元 彭博分析黄金本周突然“大变脸”背后的原因
lg
...
中东突传重大巨响、美国通过关键法案!比特币飙升逼近11万 黄金3324避险加剧
lg
...
中东突传重大警告!美媒:一旦出现这一幕 以色列将“闪电”打击伊朗核设施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4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02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71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