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南华早报:中国大陆的下一代监控工具引入人工智能助力,称可监视 Telegram 和 VPN 用户

2025-05-19 00:00:18
加美财经
媒体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南华早报报道,北京举行的第十二届中国国际警用装备博览会展出的技术和设备显示,中国大陆未来警务将由人工智能监控工具驱动,这些工具能够监控Telegram和VPN用户,并利用类似DeepSeek的模型分析调查线索。

参展方包括公安部下属的研究机构以及各类民营企业。

人工智能技术成为展品的重要卖点,包括监控工具、刑侦设备和无人机干扰设备。

其中一项展出技术是由公安部第三研究所推出的“个人极端行为多维情报分析”。

该研究所称,中国在对“个人极端事件”的预警方面面临安全挑战。所以研究所开发了人工智能模型,分析购物记录、搜索历史和社交媒体帖子,以识别高风险人员。

工具基于中国创业公司苏州语灵提供的Dify人工智能代理服务开发,这是一个开源的大语言模型应用开发平台。

过去一年里,数起“独狼”袭击事件震惊中国公众。最严重的一起发生在11月,62岁的樊姓男子在南方城市珠海一座体育中心外驾驶SUV冲撞人群,造成至少35人死亡、至少43人受伤。

樊于1月被执行死刑。

自那次袭击后,北京多次强调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性,要求地方官员识别有可能实施此类“极端事件”的人员。

这家官方研究机构还展示了AI辅助的手机取证工具和逃犯追踪系统。许多制造商强调警务设备的安全性是产品的一大卖点。有公司声称其工具可以监控警务设备的使用,尤其是上网行为,迅速发现“非法发布、传输、存储或处理涉密信息”的情况,从而“保障国家秘密和警务工作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去年,北京大幅修改了有关国家秘密保护的法律,扩大适用范围。随后出台的政府规章要求制造商“利用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创新保密产品和涉密技术装备”。

这一规定于9月生效,并承诺对“在此类技术发展中作出重大贡献”的个人和组织给予奖励。

保密性也是今年展会的一个主题。参观者必须通过二维码申请参展,并提供真实姓名和身份证号码,随后通过审核程序方可入场。

展会上许多潜在买家穿着警服,部分展商要求参观者出示警察证件才允许拍摄产品照片。在某些情况下,产品说明书只提供给执法机构人员。

展厅内有一条醒目的标语写着:“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展示的一款工具声称可以监控Telegram,这是一款以隐私和安全著称的广泛使用的即时通讯应用。该工具可监控使用中国手机号码注册的Telegram账号,中国手机号码实行实名制。

据这个研究所介绍,工具目前已收集超300亿条消息,监控了7000万个Telegram账号以及39万个公开频道和群组。

研究所的一段宣传视频,展示了如何通过入侵的中国手机号码登录Telegram监控群聊中的毒品交易。

研究所还表示,Telegram上涉及政治和香港话题的消息也在监控之列。研究所称,开发这一工具的原因之一是2019年香港反政府抗议者广泛使用Telegram。

在中国大陆,网络用户需使用VPN才能访问Telegram和境外多数媒体,但来自东部城市南京的一家科技公司展示了一种可侦测此类行为的工具。

其他几家公司也宣传了供警务使用的大模型,强调其产品基于中国开源模型如DeepSeek。他们表示,这些AI模型可帮助警方更有效地分析线索、管理设备、勘察案发现场和审讯嫌疑人。

一家北京公司宣称其AI工具可对嫌疑人实时进行心理测试,以实现“智能审讯”,迅速“击破其心理防线”。

华为、科大讯飞和海康威视等大型科技公司也展示了他们适用于执法场景的AI模型。

来源:加美财经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